...著名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上榜小說,分鐘擴展你的視野

2021-01-15 騰訊網

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方法很多。例如,他們可以記住更多的詞彙,與母語人士交談或參加額外的英語課程。對學生來說,最有效的方法是如何有效地正確使用單詞和語法,沉浸在英語文學中

閱讀英文原著,不僅能熟悉已知的常用詞彙,而且能學到新鮮的地道的詞語。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先跳過,在通讀上下文後,再看能否猜測生詞的含義。這樣一來就積累了很多單詞。此外,多閱讀課外讀物上面的文章,因為這些內容都很新穎,大多關於當前社會上的一些新聞事件或科技發展,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擴大詞彙量。同時,英文閱讀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語言、分析判斷、邏輯思維等能力。閱讀英文原著給學生寫作時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感性材料。

今天在我們國際教育英語書友會,我們要向大家介紹英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 Wells)本期小書友會,適合文學系學生,例如參加GCSE考試的英語文學系學生,或A-Level或大學文學系的學生。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是英國著名小說家,新聞記者、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入侵」、「反烏託邦」等都是20世紀科幻小說中的主流話題。

威爾斯的小說分為許多流派,包括科幻小說、幻想小說、反烏託邦小說、諷刺和悲劇。威爾斯寫了大量非小說,包括傳記、自傳、社會評論、教科書以及社會評論、歷史、傳記、自傳和娛樂性的戰爭遊戲。

威爾斯1895年的處女作《時間機器》緊隨其後的是《莫羅醫生之島》(1896)、《看不見的人》(1897年)和《世界大戰》(1898年)。這四部小說都被改編成電影,然而,威爾斯作品中最著名的翻唱之一是奧森·威爾斯,他的廣播改編的《世界大戰》於1938年10月30日播出。

★ 書籍推薦:《世界大戰》

閱讀難度:

威爾斯的《世界大戰》(1898年)他給科幻小說界留下了一筆遺產,該小說是一部真正的現代傑作,也是對未來的一種預言。在21世紀的今天讀這本近百年的書,仍然對未來科技產生巨大的的影響力。

一百年來《世界之戰》不斷以各種方式被搬演。1938年,《世界之戰》被改編為本土故事在美國的電臺播出,由於小說描寫太逼真,聽眾以為真有火星人入侵,引起了大恐慌。此事成為美國歷史上一大離奇笑話。2005年,好萊塢大導演史匹柏圓了他少年時代的夢想,把《世界之戰》搬上銀幕,拍成同名科幻史詩巨片,著名影星湯姆·克魯斯主演並擔任製片人。該片耗資2.5億美元,迄今為止全球投資最高的影片。

威爾斯的《世界大戰》絕對不是一本易讀的書。但是,這部科幻小說之所以如此特別,是因為它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通俗文學大不相同。從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的莊嚴沉悶中,它像一束雷射一樣爆炸,把所有的印花棉布和大理石都炸開了。

推薦理由:通過閱讀這部科幻小說,學生們將在直接跳入一部未來派小說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同時也對作者在一百多年前所做的幻想和預言感到敬畏。這本書將開闊學生的視野,挑戰他們對英語的理解。

★ 書籍推薦:《紅屋》

閱讀難度:

對於想要掌握英語寫作中象徵和意象力量的學生來說,《紅屋》是最好的短篇小說之一。《紅屋》裡,一個不知名的主人公選擇在一間據稱是鮮紅色的房間裡過夜。他打算反駁圍繞它的傳說,說它是一個鬧鬼的房間。儘管住在城堡裡的三個體弱的看管人發出了含糊的警告,敘述者還是爬到「紅屋」開始了他的夜間守夜。

一開始很自信,敘述者在房間裡變得越來越不安。他試圖通過點燃蠟燭來克服恐懼,但是讓蠟燭在通風的房間裡一直點亮就成了一場持續的戰鬥。每當蠟燭熄滅,敘述者的恐懼和偏執就會增加。他開始想像這些草案是由一個惡意的情報所引導的。隨著敘述者的恐懼加劇,他絆倒在一件大家具上,在盲目的恐慌中,撞到了他的頭,最終失去了知覺。當敘述者同意房間鬧鬼時,看門人在早上找到了他,覺得自己是對的。他們渴望聽到對幽靈的描述,但他解釋說房間裡沒有鬼魂,這讓他們大吃一驚。房間裡充滿了恐懼。

為了理解《紅屋》,學生必須首先理解故事裡的象徵(Symbolism)。象徵是一個故事中用來代表其他。例如,在故事中,黑暗實際上是恐懼的象徵。威爾斯通過使用圖像,或者生動的視覺描述,證明了黑暗是一種威脅性的存在。這些通常是通過擬人化創造的,或者將類人的品質歸因於非人類的事物。

推薦理由:通過閱讀這篇短篇小說,學生們將學會如何有效地塑造人物,並在寫作時營造一種氛圍。學生將了解象徵在故事寫作中的力量,以及如何運用文學手段使故事生動起來。

威爾斯一生著有120部作品,既有純學術作品,也有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科幻小說最多佔六分之一。然而,威爾斯對於科幻的貢獻,比他想像的還要大。

文學專業的學生,無論是GCSE、A-Level或大學水平,都必須通過閱讀偉大作家的作品來挑戰自己。H.G Wells威爾斯只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作家將他對未來的幻想和預測,與他現在的政治思想相結合,並被他勇敢和創新的寫作風格所賦予力量。

相關焦點

  • 星級英國著名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上榜小說,分鐘擴展你的...
    今天在我們國際教育英語書友會,我們要向大家介紹英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 Wells)。本期小書友會,適合文學系學生,例如參加GCSE考試的英語文學系學生,或A-Level或大學文學系的學生。
  • 世界十大最著名科幻小說家,中國劉慈欣第九
    1、儒勒·凡爾納 ,代表作:《奇異的旅行》系列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誌文章。
  • 盤點世界十大科幻小說家,你都認識嗎?
    儒勒·凡爾納儒勒·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該頭銜也被授予H·G·威爾斯和雨果
  • 世界公認的3大推理小說家,福爾摩斯作者上榜,你知道他嗎?
    推理小說在全球一直都很受歡迎的,歷史至今也誕生了不少出色推理小說家,他們寫出了很多經典受歡迎的推理小說。今天一起了解下世界公認的3大推理小說家,他們的小說你都看過嗎?1、松本清張:松本清張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其作品種類其實並不是以推理懸疑系列為主,還涉及到歷史類小說。松本清張的創作風格,深受他喜愛的本國和外國作家的影響,東野圭吾、宮部美雪、蔡駿等懸疑推理小說家皆深受其影響。
  • 中國十大青年小說家排行榜
    隨著網絡文學的發達,紙張印刷公司迎來了自己的瓶頸期,許多紙質書籍銷量都不太好,但是這並不影響年輕一代小說家的創作,排行榜123整理中國十大青年小說家排行榜,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青年小說家上榜吧,這些作家的功底是非常強的。
  • 世界著名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
    赫伯特·馮·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偉大的奧地利指揮家。自幼學鋼琴,曾進維也納音樂學校和薩爾茲堡的莫扎特音樂學院學習。他是現代最著名的指揮家之一,人們稱他為「歐洲音樂的總指導」。他也是拜羅伊特、薩爾茲堡音樂節的主要人物。1967年開始主辦他個人的音樂節——復活節音樂周。 卡拉揚有驚人的指揮技巧,與樂隊的配合天衣無縫,通過熱情洋溢、奔放豪邁的演奏,將音樂準確而強有力地傳達給聽眾。
  • 俄羅斯著名科幻小說家謝爾蓋-盧基揚年科專訪
    俄羅斯著名科幻小說家謝爾蓋-盧基揚年科專訪  想像未來變得越來越難了  謝爾蓋?盧基揚年科是歐洲科幻大會2003年度最佳作家和俄羅斯科幻大會2006年度最佳作家。他的「守夜人」系列是一個囊括小說、電影和電腦遊戲的龐大文化產業。
  • 這些日本小說家你都知道嗎?
    這些日本小說家你都知道嗎?日本小說在國內有巨大的讀者群,日本許多大師級的作家的作品也是深受世人追捧,那麼你知道日本有哪些著名的小說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嗎?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冠王」東野圭吾是日本極受歡迎的推理懸疑小說家。他每年都有多本著作出版,這是非常驚人的成績。代表作有《放學後》、《白夜行》、《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等。川端康成新感覺派作家川端康成,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是首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小說家。
  • 英媒稱中國科幻小說處於黃金時代:打入主流英語世界
    儘管歷史已有百年,但在當時,中國的科幻小說在西方鮮有人知。然而,15年後,當時參會的一位作家——名叫劉慈欣的計算機工程師,此時距他出版個人首部長篇小說還有兩年——憑藉小說《三體》(由劉宇昆翻譯)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當我從中蒙邊境坐夜車抵達北京時,我還是一個留著長發的背包客。作為科幻作家,我想知道中國的科幻圈中能有些什麼。
  • 英國大使赫伯特爵士
    他讓凱雷先生先去找英國大使赫伯特先生,因為他身上也帶著查理國王給赫伯特的密詔。格雷厄姆與康威、伊利莎貝特和拉夫勃仍回紇蘭的住處等候。約莫過了兩個鐘頭,就見凱雷和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紳士大踏步走進房來。二十五歲到過法國,朝見了亨利四世國王,結識了太傅蒙莫朗西公爵等諸多法國名流,還投在著名哲學家以撒·卡索邦大師的門下為徒。回到英國後,他已是小有名氣的學者了,又結交了諸多詩人和劇作家,如奧勒蓮·湯紳,本·瓊森,約翰·多恩等人。縱然有幸被這些文豪接納為同道的詩人,但赫伯特並不甘心做一介儒生,因為除了滿腹經綸,他還有一身武藝,必要找一個用武之地施展抱負。
  • 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岡察洛夫
    伊凡·亞歷山德羅維奇·岡察洛夫(1812-1891),是十九世紀中葉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岡察洛夫出身於一個貴族兼商人的富裕家庭。七歲去世,他由教父照看長大。岡察洛夫在讀大學時就開始發表小說。但他的創作不多,主要文學遺產是三部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奧勃洛莫夫》和《懸崖》。 十九世紀中葉是俄國社會由封建農奴制向資本主義急劇演變的時期。由於歐洲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和俄國國內人民革命運動的高漲,沙皇不得不於一八六一年下令對封建農奴制度作一些「改革」。
  • 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博爾赫斯
    ∞《小徑分岔的花園》,2015上海譯文出版社赫伯特·奎因在愛爾蘭的羅斯科門去世;《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僅用半欄篇幅追記他的生平,其中讚揚之詞都經過矯正(或者仔細斟酌),我看了不免有點驚訝。我說過,那是一本偵探小說:《迷宮中的上帝》;值得慶幸的是出版社在1933年11月底開始發售該書。12月初,《連體孿生兄弟的奧秘》在倫敦和紐約問世,書中異同轉化的故事雖然有趣,但讀來十分吃力;我把我們朋友的小說的失敗歸咎於出版時間上的巧合。
  • 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逝世,曾寫出「有史以來最偉大間諜小說」
    英國大眾小說家羅伯特·哈裡斯(Robert Harris)悼念說,「(勒卡雷)是戰後英國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也是一位令人刻骨銘心的獨特人物」。愛爾蘭犯罪小說家阿德裡安·麥金蒂(Adrian McKinty)也將勒卡雷的代表作品《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視作「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間諜小說」。
  • 開卷八分鐘:奧爾罕·帕慕克《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
    鳳凰衛視11月19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本來我應該在這個節目裡面好好跟大家談一下莫言,但幸好在我放假的時候,馬家輝兄代替我已經給大家講了一整個星期的莫言的小說,莫言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中國籍的作家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
  • 當心靈的視野擴展後,心情也大的助益
    一旦你要堅持己見,或想要做你喜歡甚至認為是唯一對的事時,摩擦衝突就難以避免了。很多事,都在一念之間,念頭轉得過來就是天堂,轉不過來就是地獄。因此,最關鍵的是讓你的心中充滿愛,只有你的心中充滿了愛,你才可能替別人著想,才可能讓自己從情緒中走出來,不致成為脾氣的奴隸。其實,在你打算與別人生氣時,不妨換一種思想,用另一種辦法抑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其中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