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魔都,有這樣一個行政區,雖然身處城市中心,但因為那一條條永不拓寬的小馬路、洋房、街邊的小店和沙沙作響的梧桐落葉,總讓人覺得離心靈很近,離名利場很遠。
在這座城市上班的996們啊,平日裡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從日常的瑣事中抽身出來,和喜歡的人手牽著手,軋過窄窄的馬路,走向新開的甜品店、全新的藝術場館、歷經時光的名人故居、緊跟潮流的時髦商場……遍嘗人間的喜悅。
這裡是徐匯
一個被時光眷顧的地方
她的風景很美,比起那些城市邊緣擁有無數4A、3A景點的郊區,更像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宜居景區。
她的上海植物園,在1996年被駐滬海外人士評為最喜愛的郊遊目的地。
▲上海植物園
她的中環綠廊櫻花大道,目前,建成綠地長1538米,面積17.8公頃,種植櫻花1809株,開放綠道長3.55公裡。放眼望去,滿目的綠樹紅花。小孩子們在厚實的草地上撒著歡地跑,附近的人民閒散地走著,不時感嘆一句,這地方真好。
▲中環綠廊櫻花大道
她的徐家匯公園形似上海版圖,公園湖模擬黃浦江等水域,並有近200米長的天橋貫通。而老上海的風韻和大工業時代的烙印,被封印在唱片廠辦公樓和橡膠廠煙囪裡。
▲徐家匯公園
她的桂林公園曾經是私人別墅,園內遍植桂花樹,故易名為桂林公園。每到九月,就總要惦記著要去聞聞桂花香。
▲桂林公園
到了11月,梧桐葉紅了。餘慶路、衡山路、嶽陽路、復興西路……統統落葉不掃,美得宛如童話世界。每年評選出的魔都最美落葉景觀道路,也總在這裡。
▲左,嶽陽路;右,餘慶路
全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小資馬路,徐匯區佔了一半。這片區域的老洋房,骨子裡透著沉靜與優雅。在淡淡的燈光下,斑駁的樹影在牆磚屋瓦上低吟細語。
▲左,桃江路;右,巨鹿路
她有幾乎全上海最好的教育資源。在徐匯區長大的小囡都知道,作為上海市的教育重區,從這裡走出的學生常年承包各大學科競賽的前三甲。
全上海最頂尖的中學——上海中學也在這裡,不僅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地方官辦新學,還盛產學霸!
▲上海中學
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音樂學院……這些上海頂級學府,也都在徐匯設有校區。不計其數的傑出青年從這裡走向社會,甚至在歷史書上留下了姓名。
▲交通大學徐匯校區
▲復旦大學楓林校區
圖源復旦大學微博 來源:程乾昊
有很多名人都曾經住在這裡,這有巴金故居、柯靈舊居、張樂平故居等名人舊居84處。
阮玲玉、宋慶齡是這裡的居民。
▲宋慶齡故居
▲巴金故居
▲柯靈故居
▲張樂平故居
姚明、胡歌、金莎、藍盈瑩……都在這裡長大。
許多風格迥異的舊時洋房在這裡扎堆,黑石公寓、武康大樓都是經常出現在影視劇和電影裡的老面孔。
▲黑石公寓
▲武康大樓
這裡的展覽讓人看不完。
只要沿著濱江大道一路騎行,就能一口氣打卡油罐藝術公園、西岸藝術中心、餘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沿路還有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畫廊和藝術工作室星羅密布。
「十三五」期間,徐匯濱江將聚集起20座文化場館,打造亞洲最大規模藝術區。
▲油罐藝術公園
▲餘德耀美術館
▲龍美術館
她很博學。
徐家匯藏書樓始建於1847年,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也是我國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的縮影。
▲徐家匯藏書樓
圖源走起用戶@凹凸曼
更不用說名聲在外的上海圖書館,不僅是市內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和行業情報中心,更是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上海圖書館
此外還有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的錢學森圖書館。
▲錢學森圖書館
建於上海電影製片廠原址的上海電影博物館,是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見證著中國電影的發展。
▲上海電影博物館
小時候愛看動畫片的你,也一定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標誌再熟悉不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九色鹿》……這些經典動畫都是從這裡走向世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動畫人。
你總能在這裡看到一場自己喜歡的演出。
每年至少有上百場演出在上海京劇院、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劇場等演出場館上演。
▲上海京劇院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劇場
中國唱片業也是從徐匯起步。
1921年,東方百代在百代小紅樓裡建起上海第一座錄音棚,此後中國現代藝術史上幾乎所有的重量級人物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就連《義勇軍進行曲》都是在這裡錄製的!
▲百代小紅樓
而在上海體育場和上海大舞臺舉辦過個人演唱會的歌手更是不計其數。張國榮、周杰倫、張惠妹、劉德華、王力宏、五月天、鄧紫棋、楊丞琳……都以能站上這裡的舞臺為榮。
▲上海體育場
上海體育場也是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的主場,許多重要的國際性大型賽事都選在這裡舉辦。
▲2015年7月30日,上海體育場
2015國際冠軍杯中國賽上海站,AC米蘭VS皇家馬德裡
▲2018年5月11日,上海
2018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鑽石獎盃
這裡的商場很多,年輕人總是喜歡跑來這裡剁手。
1997年,瑞典宜家首次進入中國。次年,選擇在徐匯成立全國第一家宜家家居。
▲國內第一家宜家家居
也是1998年,必勝客美羅餐廳開業,此後幾年的時間裡,這裡一度是70後、80後、90後的聚會地標。
再後來,徹思叔叔、哞匠工場、七葉和茶、博多一幸舍……紛紛入駐,每開一家都是爆排的節奏。
▲美羅城
而美羅城邊上的百腦匯,是上海最早且最大的電腦賣場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上海小囡的第一臺電腦、第一部MP3,就是在這裡買的。
▲百腦匯
不過時髦的小姐姐,還是更鍾愛約上閨蜜,去最近煥然一新的港匯恒隆血拼購物,或者到新開不久的喜茶Lab買一杯下午茶。
不久之後,建造6年之久、和港匯恒隆最短直線距離僅僅171米的新鴻基Itc國貿匯,商業部分也即將揭開面紗。LV、Gucci、Chaumet、Tiffany、Celine等大牌將隔街上演雙店大戲。
▲上海恒隆港匯
圖源@商業咔kaga
超大體量的購物中心,還只是ITC的其中一部分,這座總建築面積約78.2萬㎡的城市綜合體,還擁有浦西最高370米地標建築以及一座星級酒店。項目其餘部分會在2023年之前逐一分批落成。
▲新鴻基Itc國貿匯
在建設中的還有徐家匯空中連廊。建成後將一口氣把徐家匯商圈中的港匯恒隆、美羅城、太平洋數碼、東方商廈等商業中心串聯起來。
等到年內一期正式建成後,就能在空中漫步,飽覽商圈繁華景致。
▲徐家匯空中連廊
她很小資。
大商場的身後藏著小馬路的幽靜。衡山路、華山路、永康路、武康路、東平路、復興西路……魔都一代又一代的網紅馬路,總繞不開徐匯的地界。
▲復興西路
▲衡山路
▲永康路
各種文化在這裡匯聚。
有「遠東第一大教堂」之稱的徐家匯天主堂,在這裡佇立了一百多年。
▲徐家匯天主教堂
新樂路上的東正教聖母大堂,一度歷經燒毀又重建,是上海僅存的兩座東正教堂之一。
▲東正教聖母教堂
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龍華寺,香火總是源源不斷。
▲龍華寺
她時刻站在科技前沿。
據統計,2018年底徐匯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0.2件,位列全市第一。
▲徐匯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
這裡的徐家匯觀象臺,曾被譽為遠東氣象第一臺。1879年7月31日發布的中國第一個颱風警報,就是從這裡發布的。
▲徐家匯觀象臺
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和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新興技術從這裡走向成熟。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舉辦
她四通八達,可以走得很遠。
境內鐵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縱橫交錯,9條地鐵線路經過區境,不論去哪裡都方便得不得了。
▲徐匯高架立交橋
▲地鐵1號線徐家匯站換乘通道
上海南站、上海長途客運南站、漕溪路公交樞紐站和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每天都將成千上萬名遊客帶去他們的目的地。
▲上海南站
來源:上海打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