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囊腫微創手術理念:皮膚切口和椎旁肌剝離範圍

2020-12-20 新華神外沈霖

上海新華醫院神經外科腰骶神經中心 鄭學勝 楊敏 沈霖

骶管囊腫微創手術理念最重要的是神經根保護和骨質保護,這方面已經在前期兩篇文章中詳細闡述。皮膚切口的大小,以及椎旁肌剝離範圍,相對來說對於預後不算最重要,但仍然需要儘量優化,則術後疤痕更小,更加美觀,而且對今後的影響更小。

以下是新華神外鄭學勝團隊的一些經驗:

(1)對於5釐米以下的骶管囊腫,一般都可以採用4釐米左右的切口完成手術。由於骶管囊腫手術需要通過顯微縫合技術來封堵漏口,所以4cm切口不能再小了,再小就無法縫合了;換句話說,如果切口小於4cm,術中肯定是不包括漏口封堵環節了。

圖片1:骶管囊腫微創手術的皮膚切口,約4釐米,皮內縫合。

圖片來源:https://www.haodf.com/station/zhuanjiaguandian/zhengxuesheng_6316924351.htm

圖片上傳者:鄭學勝手術者:鄭學勝

圖片2:骶管囊腫手術切口,術後35天

圖片來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882693(得了骶管囊腫是怎樣的體驗? - 知乎)

圖片上傳者:患友神奇阿光手術者:鄭學勝

(2)對於5釐米以上的巨大骶管囊腫,切口可能要更大一些,如果切口大於6cm,一般不建議做皮內縫合,以免切口癒合不良。

(3)皮膚切口設計時應以骶管囊腫的囊頸為中心,而椎旁肌的剝離範圍也應以囊頸為中心;如果骶管囊腫限於一側,那麼一般只需要剝開患側椎旁肌就可以,對側基本不用剝離。

(4)椎旁肌剝離的外側邊界是骶後孔的內側緣,避免損傷骶後支;

(5)椎旁肌剝離的上界一般不要超過L5的下緣;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將來患者需要做腰麻(例如無痛分娩或剖腹產),可以通過L3-4或L2-3兩個椎間隙進行腰麻;另外,如果將來患者年老得了腰椎間盤突出,需要做腰椎手術,基本沒有什麼疤痕粘連之類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腰突剋星——脊柱微創手術兵器譜之微創脊柱內鏡技術
    目前最新的內鏡理論就是所謂的「經自然腔道內鏡外科手術(NOTES)」,是指經人體自然存在的腔道(如胃、直腸、膀胱或陰道)置入軟內鏡,再通過管壁做切口進行腹腔手術。該技術的關鍵優勢在於可減少甚至不需皮膚切口,明顯降低術後疼痛,促進術後康復,又稱為「無瘢痕手術」。那麼,在我們的脊柱上,我們是否也能借鑑「經自然腔道」這一概念來降低手術入路的創傷呢?
  • 3 mm 切口拿下 3 cm 大小乳腺腫瘤,麥默通微創手術了解...
    現為愛美人士送上好消息——重慶北部寬仁醫院普外科/乳甲外科已開展麥默通微創手術,切口僅 3 mm,可切除 3 cm 大小乳腺腫瘤,守護健康,呵護美麗兩不誤!麥默通微創手術優勢 近日,重慶北部寬仁醫院普外科/乳甲外科引進最新一代麥默通雙向真空輔助乳腺旋切與活檢系統。
  • 為什麼骶管囊腫患者不宜中藥治療
    ,而且我長期做中藥單體抗腫瘤的研究,發表多篇中藥相關SCI論文;所以我們不反對中醫,而是要表達:不要試圖用中藥治癒或改善骶管囊腫;中藥治療骶管囊腫不僅是無效的,而且經常是有害的——這個結論是基於我們在臨床上接觸到的很多病人的痛苦經歷。
  • 痔瘡傳統切割手術和微創手術的區別有哪些?
    想到要做手術,廖先生有點牴觸,早些年他陪過自己的父親做過痔瘡手術,當時父親難受的樣子還歷歷在目。得知廖先生的顧慮,接診醫生榮新奇了解到廖先生的父親當年所做的痔瘡手術是傳統切割手術,於是為了打消廖先生的顧慮,榮新奇給廖先生科普了現在的微創手術和傳統切割手術的區別。榮新奇表示,傳統切割手術就是外剝內扎術,外剝內扎主要適用於混合痔,既有外痔也有內痔的部分。
  • 從微創走向微無創 中國婦科手術接軌國際(圖)
    一婦嬰首次公開了成功的經陰道NOTES婦科手術。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上海婦科腔鏡微創外科技術國內領先,接軌國際。  孫靜30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和設備更新,人們對微創要求越來越高,對醫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生的理念需要不斷更新。如何使手術創傷更小、疼痛更少、疤痕更隱蔽、更微創,成了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
  • 創可貼蓋住手術切口(新術亮相)
    過去,婦科手術大多需腹部開刀、傷口較大;而如今,從住院部到門診,從釐米到毫米,從數個小時到幾十分鐘,從疤痕數十年到無疤痕,婦科手術進入到微創無痛時代。
  • 骶管囊腫不可怕,出現以後應積極的治療,平時還要預防
    現在骶管囊腫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然而這種疾病也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實這也屬於一種腫瘤疾病,然而也有分別,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惡性的。但是無論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都應該積極的治療,不然根本就不能自愈,並且也不能自己消失。
  • 查出骶管囊腫了,怎麼辦?別慌!只有兩種情況才需要處理
    先簡單了解骶管囊腫 骶管囊腫是骶管內囊性病變的總稱,包括神經束膜囊腫、脊膜囊腫、脊膜憩室、蛛網膜囊腫等多種類型。
  • 重度腋臭雙小切口微創根治術臨床療效分析
    腋臭又稱臭汗症,是由於大汗腺 (頂泌汗腺)過度分泌造成的慢性皮膚疾病,其特徵是腋窩區域的分泌物產生一種特殊的刺鼻異味,對患者社交、學習與工作等均產生負面影響,其發病機制可能涉及到細菌、外激素、5α-還原酶和異常ABCC11基因等[1]。治療腋臭方法眾多,大致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 八大處整形楊欣教授:微創懸吊除皺讓年輕延續
    隨著年齡增長,面部皮膚、皮下組織、肌層及骨骼逐漸蛻變、萎縮、松垂,在面部表面則形成可見的皺紋及下垂,呈現衰老徵象。  說起除皺手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傳統的大拉皮,需要在頭部或者耳周做較長的手術切口,然後在皮下、筋膜下或骨膜下做大範圍的剝離,切除部分皮膚,利用拉緊皮膚達到除皺的效果。
  • 12歲女生長了30釐米卵巢囊腫,微創婦科一孔切除!
    01 「檢查報告顯示囊腫有30釐米,已經對我女兒的腎臟和肝功能造成嚴重影響,需要手術治療。一想到女兒這麼小就要受這種罪,我內心非常自責,為什麼這麼晚才發現女兒這個病,要是早點發現的話還不至於這麼嚴重。」內疚的郭女士此刻追悔莫及,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
  •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為肥胖患者成功實施「升級版」微創手術
    李大可團隊處處為患者著想,就手術方式進行多次聯合會診、審慎討論,在幾種手術方案中,最終一致認為患者年輕,僅僅32歲,腫瘤考慮良性,經陰道單孔腹腔鏡手術是患者最好的選擇,它能避免腹壁肥胖造成的傷口癒合不良,同時陰道切口有助於標本順利取出,還可減輕患者疼痛,但是該手術方式對醫生操作要求特別高。
  • 女子怕留疤不想手術,醫生微創打孔切除囊腫:「你要的『美』,我們給...
    近日,因右上腹持續腹脹腹痛,20歲的徐馨(化名)到醫院就診檢查後,得到一個讓她「晴天霹靂」的診斷——她的膽管上長了一個15釐米的巨大先天性膽管囊腫。 但凡徐馨一腹痛,不僅眼睛要變黃,還會伴隨高燒。讓父母憂心忡忡的,不僅是女兒的症狀,還有得知病情後,女兒的反應。
  • 女子怕留疤不想手術 醫生微創打孔取出囊腫
    50歲的程女士腹中長了一個26釐米大小的卵巢囊腫,卻因為愛美又膽小,不敢做開腹手術。日前,醫生在她的肚臍上打了個孔,用「荷包」和「網兜」,將這個囊腫從肚臍眼全部取了出來。25日,她恢復出院,完全看不出曾經手術的痕跡。
  • 骨科醫生眼睛的延伸技術——關節鏡微創手術
    關節鏡,顧名思義就是把鏡頭深入到關節腔內,人的肉眼難以企及的地方,就好比把醫生的眼睛放到關節腔內部進行觀察和治療的一種微創手術方法
  •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手術技巧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類型,其發病率佔子宮內膜異位症的 17%~44%,其中 2%~50% 的患者無症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盆腔疼痛、盆腔包塊和不孕。且治療後復發率高。 1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分型: 根據囊腫大小及異位病灶浸潤程度進行分型:I 型、II 型(IIA 型、IIB 型、IIC 型) I 型:囊腫直徑多小於 2 cm, 囊壁多有粘連,解剖層次不清,手術不易剝離。
  • 微創腹腔鏡手術再升級 術後腹壁「天衣無縫」
    更大的顧慮是韓阿姨直系親屬有卵巢癌家族史,她希望手術的同時也切除雙側卵巢,免後顧之憂。婦科劉巍主任非常重視微創領域的發展和創新,不斷探索前沿技術,在得知患者的心願後,與王文慧主任醫師最終制定了經陰道單孔腹腔鏡 (V-NOTES) 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的手術方案。
  • 青聯榜樣說 | 李海俊:一個執著於手術切口越做越小的醫生
    「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手術是目前腰椎管狹窄和腰椎滑脫的金標準手術方案,然而傳統的開放手術需要組織的廣泛切開和剝離,術後患者疼痛明顯,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高,臥床時間長,恢復慢。而微創下腰椎融合術主要是通過微創通道完成椎管的減壓和融合器的植入,經皮植入椎弓根螺釘固定,僅需幾個一公分多的小切口,即可完成和開放手術一樣的置釘,減壓和融合操作。
  • 微創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
    查出來左邊有硬塊,右邊有個小結節,醫生建議去做微創手術!兩側都做!心裡很焦慮,28歲!這種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嗎?【龐教授分析】:今天來回答一下「微創手術」和「傳統開刀手術」有什麼先進性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微創手術無須開刀,只需在病人身上開1-4個1釐米個小孔,就可以通過放入內窺鏡進行體內的手術了,病人術後疤痕小、疼痛少、恢復快。所以,微創顧名思義就是:微小創傷的手術。常用的微創手術有腹腔鏡、胸腔鏡、宮腔鏡等。
  • 3mm切口拿下3cm大小乳腺腫瘤,重慶北部寬仁醫院開展...
    近年來,乳腺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多數情況下,手術治療不可避免,為解決傳統切除手術大於2cm的切口以及術後顯眼瘢痕,近日,重慶北部寬仁醫院普外科/乳甲外科引進最新一代麥默通雙向真空輔助乳腺旋切與活檢系統,用於開展麥默通微創手術,切口僅3mm,可切除3cm 大小乳腺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