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教材編寫啟動會在西安召開

2020-07-31 群眾新聞
新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教材編寫啟動會在西安召開

7月28日,新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系列教材——《大學生媒介素養》教材編寫啟動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召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副總經理、副總編秦茂盛,經管事業部主任魏照民、副主任祝翠華,市場營銷中心副主任崔永政,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教學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張宏邦,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齊亞寧、西安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凌雲及吉林農業大學、貴州中醫藥大學等省內外12所高校教師組成的教材編委會成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祝翠華主持,採用「線下+線上」的方式進行。

教材編委會主任、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玉鵬在會上介紹了教材編寫的背景和定位,對教材編寫目錄內容、任務分工及編寫注意事項做了詳細說明。張玉鵬表示,該教材在內容設計上,將融入文化育人理念,貫穿課程思政主線,突出普適性和前瞻性;內容選材上,將貼近大學生實際,涵蓋學生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需掌握的知識和具備的經驗,強化案例性與實踐性,便於學生引以為鑑,引起重視,切實發揮教材提升學生媒介素養的作用。與會教師圍繞教材編寫的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並就個人負責編寫的內容談了設想和建議。

據悉,《大學生媒介素養》是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群體規劃編寫的素質教育系列教材,擬於2021年6月出版。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張玉鵬同志受出版社委託擔任主編,牽頭組建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漢江師範學院、信陽農林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鹹陽師範學院、貴州中醫藥大學、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青年職業學院、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12所高校的教師團隊參與編寫。編委會成員涵蓋高校新聞類專業教師、宣傳部、學工部等宣傳思想工作人員,多位老師主持過國家級、省級新聞媒介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教材編寫旨在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文件精神,推進網絡思政育人,幫助高校大學生更好的認知媒介、使用媒介、駕馭媒介,提升個人網絡媒介素養,增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質、科學精神和認知能力。同時,普及新聞寫作、新媒體運營、短視頻拍攝等技能知識,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增強職場核心競爭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提供必要的技能儲備。 (通訊員 張玉鵬)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召開「新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重要窗口)系列教材第二輯編寫工作會
    「新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重要窗口)系列教材第二輯編寫工作會,總結經驗,研討下一階段主要任務。校黨委書記、系列教材主編任少波主持會議並講話。 任少波指出,學校立足浙江實踐編寫幹部培訓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系列教材,是承擔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履行大學政治責任的重要體現,為廣大幹部和青年學生更好地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理論滋養,為全面展示浙江「重要窗口」建設成效提供了重要載體。
  • 關於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
    兩年多來,先後召開了多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專題研討會、報告會和經驗交流會。各試點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採取多種途徑和方法進行探索,取得顯著成績,積累了不少經驗,在高校和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實踐證明,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對於促進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發布
    由此,針對新時代大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的教材開發與建設工作提上日程。為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響應中央教育部署,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作為國家勞動教育綱領性文件的參與起草單位,與機械工業出版社攜手推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助力我國高校勞動教育教材建設工作。
  • 湖北召開大學素質教育高峰論壇 30餘所高校探討創新創業教育
    陶宏開教授說,創新推動社會發展,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也是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培養敢闖會創的新時代弄潮兒」,武漢輕工大學副校級幹部陳偉就學校的創新創業實踐進行了專題報告。湖北第二師範大學副校長夏力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賦能學生終身發展》為題對學校素質教育研究進行了分享。
  • 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60年回望
    改革開放春風中的全面復興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一度停滯十來年的中小學教材建設得以重新啟動。1977年,教育部召開中小學教材工作會議,組織人教社等教材編寫力量編寫中小學各科教材。    1978年人教社編輯出版了《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課本(試用本)英語》,共六冊。
  • 魯昕:人工智慧時代,職業英語教材必須聚焦新職業
    7月10日,《新時代職業英語》系列教材出版發布會暨第二屆中國職業外語教育發展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出席並作題為「人工智慧:新職業的技術技能知識基礎」主旨報告。會上,《新時代職業英語》系列教材重磅發布。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發布 助力高校全面推進勞動教育課程...
    2020年12月6日,《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新書發布會暨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意見》和《指導綱要》提出,普通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託的課程,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由此,針對新時代大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的教材開發與建設工作提上日程,一本專業、務實的「高等院校勞動教育」教材「呼之欲出」。
  • 孫誠、宗誠:新時代職業教育教材——時代背景、內涵要求與實施路徑
    ,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管理辦法》對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職業院校教材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對於教材由誰管、管什麼、如何管等問題給予重點解決。堅持「誰編寫誰負責」「誰選用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了職業教育教材的管理主體責任。明確了國家、地方和學校的「統」「分」關係,規定了各方管理職責,即由國家層面統籌規定職業教育教材的管理原則、管理標準和管理程序,進而指導各地方、學校、出版單位及專家學者各盡其責、積極參與。
  • 全國高等學校「十三五」醫學器官-系統整合規劃教材編寫會暨臨床系統整合式課程建設總結會順利召開
    高等教育出版社醫學分社首席編輯瞿德竑就編寫與出版要求作了介紹。她指出,高校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需要一流課程與教材支撐。根據教育部「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版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需要對教材的出版予以創新。本套教材是傳統教材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是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環境和教學服務的有機融合,是新時代教材的體現。
  • 《中國小排球》教材編寫工作啟動
    《中國小排球》教材編寫工作啟動2020年7月,中國排球協會立項《小排球實施策略及路徑研究》的科研課題,並於月底啟動《中國小排球》教材的編寫工作。未來,小排球教材將填補我國小學生無教材的空白,指導小學生排球教學、訓練、課餘活動、校園排球等多方面工作的有效開展,並提供大量的理論與實踐支持。《中國小排球》教材編寫組匯聚了來自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專家和學者,包括來自從事排球教學一線的骨幹教師和優勢力量。
  •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編寫完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5月31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2018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的使用覆蓋到全國小學一、二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編寫全面完成。
  • 中國航空學會職業教育無人機專業系列教材審定會成功召開
    ,結合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需求,中國航空學會規劃編寫職業院校無人機專業系列教材,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共同申請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為提升教材編寫質量、加速出版進度,9月4日,中國航空學會在京召開職業教育無人機專業系列教材審定會,來自中國航空學會、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空軍航空大學、海軍航空大學、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學、陝西省航空學會、濱州學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
    本書既可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為大學生和其他讀者心理調適的自助讀物。【前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 西安培華學院參加第六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
    7月3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陝西賽區啟動會網絡視頻會在省教育廳第一會議室召開。西安培華學院在國學大講堂設分會場。西安培華學院常務副校長胡俊生、校長助理秦海鋒出席會議,學校教務管理中心、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以及各二級學院領導、聯絡員及教師代表等40餘人參加了現場會議。
  • 新時代高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教育的對策探究
    【摘要】  培養「德技並修,知行合一」的高級技能綜合性人才是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的目標。當前,職業教育進入加速發展、提升內涵的快車道,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探索職業心理素質教育對策,提高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 韓紹祥、魏國棟:回顧我們所經歷的第十套人教版教材的編寫出版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並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教育課程體系」。2001年6月,《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加強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 藏文教材編寫中的幾點思考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社會,是一個靠才華贏得信任的時代,教育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之必須,更是體現人才教育之必須。  為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教育部於2011年7月啟動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修訂工作。
  • 在博實樂看見"新素質教育":教育部課程中心研討會召開
    12月10-1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第二屆實驗區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在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和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召開。博實樂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廣東碧桂園學校校長程晉升現場分享報告著眼於新的時代背景響亮地提出了"新素質教育"的主張。
  •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
    文化素質教育應如何調整、創新,才能適應充滿變化的新時代?來自教育部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學術機構、高校以及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專家、學者六十餘人參加會議。研討會以「讓人文感動青春」為主題,針對文化生態的負面性與大學生文化素質缺失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就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轉換、教學過程優化等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探討。
  • 為開拓新時代教材建設新局面不懈奮鬥-中國教育新聞網
    於是出現了200多位專家在香山飯店召開「中小學教材編寫會議」的盛況,鄧小平還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了這些專家並與他們合影留念。從1978年開始,一套全新的、體現改革開放思想的中小學教材在全國普遍使用。1983年人教社成立「課程教材研究所」,鄧小平親筆題寫所名。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編寫教材、以研究的高水平促進教材編研出版的高質量,這一重要理念由此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