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緬甸的興盛與困境

2020-12-17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文在緬甸的興盛與困境 ( / 3)

發布時間: 2017-05-19 15:25: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新玲  |  責任編輯: 蘇向東

在緬甸,九年級以後除緬文外的課程都是全英文教學,這讓英文成了不太具有競爭力的技能,也讓中文等外語顯得更加重要。在緬甸前首府仰光,進駐的中資機構、前來考察的中國商務團與日俱增,中文速成班隨處可見,能用中文進行溝通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置身海外的中文教育親歷者們依然感覺困難重重。

攝影:秦斌

學中文的寺廟女孩兒

2016年11月以來,每逢周二、周六,緬甸老師蘇雪蓉就會去仰光北奧加拉巴區的Buttha Ditar寺廟,給這裡的孩子們教授中文課,除了一年一度盛大的潑水節假期外,從未間斷。緬甸是佛教國家,僅仰光一座城市,就有2000多所寺廟,其中228所是寺廟學校,這些學校在講經誦道之外,還承擔著收容孤兒並教化他們的社會功能。寺廟學校與政府學校並駕齊驅,支撐著緬甸的基礎教育體系。Buttha Ditar即是其中之一。

2004年,住持Daw Eayka Sari和另外兩位女住持一起創建了Buttha Ditar寺廟,十幾年來,寺廟共收留了30個尼姑和43個孤兒,最大的尼姑34歲,最小的孤兒只有4歲半。他們日常的吃穿用度靠寺廟來維持,寺廟則主要靠愛心人士來接濟。

Buttha Ditar寺廟只有兩棟建築,主建築是一棟三層小樓,大門前整齊地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鞋子,在緬甸,進入寺廟相關區域都需要光著腳。一層是學習區,孩子們上課的地方;二層是休息區,孩子們白天在這裡玩耍,晚上席地而睡;三層是講經堂,立有幾尊佛像,是誦經的地方,也有一臺電視,用來看新聞或動畫片。主建築之外還有一個偏房,孩子們每天在這裡圍坐、誦經、吃飯,洗碗做飯等家務活主要由大些的孩子們輪流來做。

中文課開班時,Daw Eayka Sari住持告訴孩子們,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她們把中文當母語來學習。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孩子們基本學會了拼音和跟讀,能用中文進行最簡單的交流。女孩們有的一心向佛,有的則希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寺廟能夠解決她們的生存問題,卻無力解決她們的發展問題,免費的漢語教學能豐富她們的技能,為未來提供更多空間」。

學習中文的將近70個女孩兒中,大多穿著橙色粉色的袍子,理著板寸般的頭髮,只有一個女孩兒長髮披肩,她叫Naw Aye Chan May,是寺院收留的孤兒,已經進入大學讀書,但對她來說寺廟就是家,她仍堅持上每一節中文課。

和其它寺廟學校不同,Buttha Ditar寺廟旁邊就有一間政府學校,孩子們平時在政府學校上課,學習緬語、英語、數學等科目,在寺廟裡主要學習經文和中文。寺廟裡的桌椅板凳是日本捐贈的,日本等國也曾在這裡教授語言課,但都是短期的。

寺廟學校的中文課是仰光一家中緬合資學校卓越語言教育中心推行的一個公益項目。他們希望通過教授一門語言,來傳遞一門技術,為孩子們改變生活出力。選派緬甸老師蘇雪蓉來授課,更多是為了照顧孩子們的零基礎。蘇雪蓉的父親是華人,母親是緬甸人,從小學習漢語,她曾獲「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緬甸賽區第一名。

有了Buttha Ditar這個範例後,更多的寺廟學校希望開設中文課,其中一家有1000多個孩子,這讓卓越校長江琪英深感壓力。「即使公益項目,也需要優秀的師資,和讓項目長期堅持下去的儲備。準備好了,決定做了,才敢接」。江琪英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資助,將英語和計算機課程引入Buttha Ditar寺廟,她也希望能夠改善寺廟裡的膳食狀況,讓這些正在長身體的女孩兒們能在「過午不食」的宗教習俗中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感知中國」走進緬甸 緬甸人學唱中文歌
    「感知中國」走進緬甸 緬甸人學唱中文歌 2014年05月06日 10: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緬甸曼德勒福慶學校校長李祖清表示。作為「感知中國」緬甸行系列活動重要內容之一,「學唱中文歌曲大賽」4月1日在緬甸曼德勒國家歌劇院舉行,來自緬甸5省4邦的選手們,用一首首中文歌曲拉開了「感知中國」緬甸行系列活動的序幕。
  • 緬甸寺廟傳出的中文讀書聲
    「加油、跑步、排隊……」,5月3日我們剛剛踏入緬甸仰光Buddha Ditar 寺廟的門口就聽到教室裡傳出了略顯生澀的朗讀聲。教室裡30多個身穿粉色僧袍的小尼姑們在老師的領讀下,認真地朗誦著。緬甸的寺廟往往也同時具備教育功能,這座位於North Okklapa區的普達迪達Buddha Ditar寺廟是228所寺廟學校之一。
  • 講著流利中文的「外來者」:緬甸小夥的北大求學記
    然而當時中文說得不是很流利的阿東還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其實我的漢語那時也不是不會講,就是不敢說出來,又有點怕。」阿東靦腆地笑著告訴我們,當時甚至有些人開始跟他用英語講話,顯然將他默認為馬來西亞或者新加坡華裔。「可能是因為我也確實長了一張和大家差不多的亞洲人的臉吧。」
  • 中文在亞洲地位如何?緬甸人表示:學中文和學英文一樣重要!
    緬甸的空氣很好,下面這個視頻是我在曼德勒市一座山上的寺廟,視頻裡有拍到山腳下的風景,進寺廟都需要光腳丫,你可能注意到了緬甸男人特色的「裙子。」這個叫隆基,是一塊布,很神奇的綁在了男人的腰間,而且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綁法。會在肚臍處有一個大球。
  • 緬甸新世紀學校舉辦中文詩歌朗誦及電腦製作賽
    緬甸新世紀學校舉辦中文詩歌朗誦及電腦製作賽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緬甸《金鳳凰》報報導,近日,緬甸曼德勒新世紀學校舉行2013年「雅淑迪」杯感恩中文詩歌朗誦大賽,一千多名師生及家長觀看了此次詩歌朗誦比賽。
  • 中文學科如何走出困境?
    在11月5日由浙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中文學科建設:歷史經驗與全球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知名大學一流中文系的掌門人及專家們都為這部《系史》擊節讚嘆,在中國高校,出版校史者甚多,而以如此厚重的篇什記述一個系的歷史,極為罕見。    對浙大中文系來說,出版《系史》及召開研討會,目的均是尋找中文學科走出困境的途徑。
  • 說普通話、寫漢字,緬甸的撣族人是中華血脈嗎?
    早上手機上刷到幾個緬甸撣邦軍人唱中文歌的小視頻。如果僅聽聲音,不看軍裝,很難想像他們是一群外國人。一般這種視頻的評論區也毫無例外的火爆起來,一群人感嘆他們是中華兒女,一定要接他們回家,另一群則拼命科普,撣族人不是漢人。
  • 緬甸規範進口商品包裝,只有中文、英文者不得出售
    【緬甸中文網訊】本月開始,國內售賣的商品必須帶有緬文說明的通令正式實施。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緬甸國內市場上售賣的所有商品,須使用緬文或緬文與其他語言共同標註說明。售賣無合法手續沒有緬文標識的商品的商家將被嚴懲起訴。
  • 潑水節取消,緬甸仍無確診病例但社會恐慌情緒已然蔓延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報導 2020年3月12日晚間,緬甸國家電視臺發布重要新聞稱,國務資政杜翁山蘇姬在當日出席有關新型冠狀肺炎緊急會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建議近日取消所有大型活動,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 第177期:緬甸最大中文求職信息!您急需的人才可能就在裡面
    :Honghyy7758258學歷: 不限本人想在緬甸臘戌找一份工作,職位不限,主要看待遇,有意者想了解具體信息,請加微信或打電話諮詢,謝謝。工資水平: 面議語言: 中文 緬文 英文 其它 性別: 不限電話號碼: 09789523136其它聯繫方式: -學歷: 不限本人現有施工工程隊伍,找公司合作或分包工程,如你公司剛進緬甸或公司工程多須工程隊伍請與我聯繫,工程不分大小,合作多種方式,分包多種方式,望公司或個人聯繫。
  • 緬甸海關說著中文要小費,中國小夥假裝聽不懂!
    離開緬甸這次也一樣,在曼德勒機場的大廳裡點了四個菜,兩個米飯兩人吃,總共花了80多塊錢,東南亞機場吃的東西好像都不貴。坐在餐廳裡,看著來往的遊客發現全是中國人。曼德勒國際機場雖然是緬甸最大的機場,其實並沒有很多航線,大多是國內的航線,國際航線主要是到泰國和昆明,因此這裡能看到非常多的中國遊客。
  • 不要聽說緬甸,請聽緬甸說!緬甸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昨天,小編也提出一個倡議「請不要聽說緬甸,請聽緬甸說!」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我們緬甸人。緬甸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緬甸人虔誠、善良、慷慨、淳樸!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外國人對緬甸人的評價。關於緬甸人的慷慨,中國媒體和英國媒體是這樣說的:慷慨國家排行榜:緬甸最慷慨!
  • 這是一個六歲緬甸華人兒童的童年:中文學校學ㄅㄆㄇ,國際學校講英文,晚上與家教念緬文
    緬甸和大多數的東協國家一樣,擁有多種語言學校,包括國立的緬甸學校,私立緬文學校,私立英語授課國際學校,正體中文學校(採臺課綱),簡體中文學校(採大陸課綱)。緬甸的中文教育可說是相當成功,全國大部分地區皆有中文學校,大多成立已超過一甲子,這也是緬甸華人相較於其他東協國家中文程度較高的原因。早年只有正體中文教育,採用臺灣國立編譯館的課本。
  •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緬甸人起名玄機多
    緬甸人起名玄機多3月28日,緬甸前人民院(下院)議長吳溫敏高票當選為緬甸新總統,也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第10任總統。縱觀緬甸歷任男性總統的名字吳溫敏、吳廷覺、吳登盛……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事實上,中文媒體中常用「翁山蘇姬」是我們的約定俗成,而不是緬甸人的稱謂習慣。由此可知,翁山蘇姬年輕時未成名前,原則上是可以被稱為「瑪翁山蘇姬」的。然而,隨著她年事漸長、名聞天下,緬甸人都稱呼其為「杜翁山蘇姬」。另外,簡稱翁山蘇姬為「昂山」也不準確。
  • 緬甸疫情控制很糟糕,此時緬甸總統卻大談人權
    【緬甸中文網訊】國家總統府消息,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人權日由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2日通過設立。為紀念人權在世界得到推行,國家總統吳溫敏給72屆世界人權日慶典發去了賀函。在賀函中,總統吳溫敏就人權相關提到了緬甸為人權落實作出的努力。
  • 日韓疫情嚴重,大量緬甸僑民申請回國,給緬甸帶來極大壓力
    衛生與體育部聯邦部長:韓國疫情發展迅速,緬甸需警鐘長鳴 【緬甸中文網訊】日前,在新冠肺炎觀察與防治中央級協商會議上,衛生與體育部聯邦部長敏褪博士表示,目前,韓國疫情發展迅速,雖然剛開始沒有確診患者,但後來確診病例突然大量出現,這給緬甸乃至其他國家都敲響了警鐘
  • 緬甸果敢老街市中心
    老街(Laukkaing是老街緬語的英文音譯),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的首府,建於1839年,與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緬甸仰光警方稱:店面招牌內容要以緬文為主,不能直接用中文標牌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仰光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計劃局主任吳覺敏發布消息稱,仰光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轄區內,所有以外文(英文除外)標註的店面招牌,招牌內容都需要改為以緬文為主的文字。
  • 又一個國家公開威脅緬甸!
    【緬甸中文網訊】近幾年,歐洲多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不斷對緬甸進行商業及武器禁運制裁,總部位於英國的非政府組織"緬甸運動"(Burma Campaign),更是不斷警告與緬甸軍方合作的外資企業,利用輿論打壓與緬甸軍方企業有往來的國際企業。
  • 探訪緬甸最大翡翠市場,跌眼鏡,翡翠擺滿地攤賣,滿是中文主播們
    只要來到了緬甸的翡翠市場中,就可以看到成排用中文對話,使用手機直播的男女主播們,面前成堆的翡翠製品逐個展示銷售,國內知名的幾個快遞公司,都在翡翠市場內設有專門的服務站,無數的翡翠製品從緬甸流向華人世界。有資料說,全世界95%的翡翠都產自緬甸北部,而99%的翡翠被華人所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