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線下火熱的「一元店」最近又在電商圈復出了。這個雙11,性價比人群和下沉市場無疑最為火爆。和過往研究如何花錢不同,巨頭們開始思考如面對網際網路最後的人口紅利,幫下沉市場人群如何省錢成了新的命題。
從10月份淘寶特價版高調宣布1億件商品1元包郵,打造一個月的「1元更香節」開始。京東隨即在10月15日推出「1元好用才香節」。11與3日,蘇寧易購搶註 「一元真香」商標,表示要構建「大型真香現場」。
天眼查APP顯示,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商標申請信息,商標名稱為「一元更香」,申請註冊號為50948955,商標分類為35-廣告銷售,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如果商標申請成功,蘇寧易購將享有「一元真香」的商用專用權,受法律保護。蘇寧易購此前已經於11月8日上線了「1元真香節」活動,推出了毛巾、抽紙、垃圾袋等商品1元包郵。
不同於傳統的「全場一元」大甩賣,也有別於靠10元店生意起家的名創優品,淘寶特價版發起的一元包郵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構建出切實高效的產銷通路,引發京喜、蘇寧等「下沉市場」的後來者緊密跟隨。此次雙11,多家電商平臺不約而同盯上了新的流量獲取手段,開始「下沉市場」2.0階段的挖掘———瞄準產業帶連結挖掘新流量,開拓新渠道,解決了消費者的新需求。
究其根本,淘寶特價版、京喜等電商平臺已經在「下沉市場」的商業模式中升級,邁進2.0階段。他們如此「豪橫」的定價底氣其實主要來自於C2M模式,也就是瞄準產業帶,重整產業帶的優勢。
以淘寶特價版為例,其「下沉市場」打法通過「一元包郵」玩法撬動白牌工廠整合產業鏈,首先是從上遊端幫助工廠實現數位化改造,通過爆款走量,提升工廠端的效率問題和新渠道拓展;
其次,於消費端而言,一方面,工廠將品牌打法中產生的分銷成本和運營成本直接讓利給消費者,解決了消費者端「貨真價實的平價商品」需求,另一方面,產業鏈縮短,平臺從源頭上保證了貨品質量。
作為產消兩端的連結者——平臺則獲得了新流量和平臺的活躍度:淘寶特價版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已突破1億;京東來自3-6線下沉新興市場的新用戶佔雙11當日京喜新用戶的74%。
有電商從業人士分析,「1元包郵」是富有創造性的拉新思路,淘寶特價版的補貼投入可能要低於原本的拉新成本,且能確保有效拉新。而對商家而言,銷量的提升有助於其拿到更低的發貨價格,以降低整個店鋪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內卷」狀態下的中小型工廠也能夠維持運轉,閒置產能得到有效利用。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推出「1元更香節」,「不是為了短期內實現盈利,而是讓工廠通過零售了解市場的需求,用新品、新品牌的研發實現持續發展,擺脫為品牌做代工的命運。」言下之意,淘寶特價版更在意工廠是否能完成從製造商向零售商的轉變,以及是否能完成轉型數位化的商業。
如此來看,看似一場營銷比拼的雙11玩法,實則是一場商業模式的進擊與升級,其中,產業帶資源整合成為搶奪戰的重中之重。
最新數據顯示,淘寶特價版背後聯合的是2000個產業帶上的120萬產業帶商家,30萬數位化外貿工廠不停歇地為消費者生產性價比好物;阿里巴巴還將淘寶特價版與內貿批發平臺1688全面打通,全國7成產業帶成為淘寶特價版的供給大後方。
京東也通過接入微信埠、「超級百億補貼」等計劃一方面在3C數碼領域「正面剛」起拼多多。而從去年延伸至今,曾經的「下沉之王」拼多多則利用3C數碼等高單價正品,努力開拓一二線市場。
顯然,對於搶搭「下沉人群」紅利末班車的的電商平臺而言,眼下正是考驗平臺創新迭代能力的時候。以新供給為核心的「消費人本主義」,使得下沉市場電商格局逐漸從拼營銷、拼關係的「人頭戰」向拼產能和供應鏈的「產業戰」進化。如果說「一元包郵」的營銷和「百億補貼」戰術在解決中短期增長和效率問題的話,或許如同阿里構建「馬其頓方陣」搭建全鏈路數位化體系的做法,在未來這場下沉滲透大戰中更能提供持久深厚的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