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最基本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不僅要加強孩子的數學基礎知識,同時還要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這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提高數學成績。在小學階段,我們要怎麼幫助孩子提升計算能力呢?
1、掌握好基礎知識,是培養孩子計算能力的關鍵。
學生在計算的時候,要先行思考會用到什麼數學思維和公式定理這些,所以,是否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就決定了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計算能力。
相對低年級的數學知識而言,高年級所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更加複雜,所以,老師和家長在傳授知識的過程裡要注意避免急於求成的心態,要幫助孩子鞏固基礎,紮實基礎。
2、加強數學基本技能訓練
學數學必須要練題,同一種題型的不同解法反覆練習,熟練掌握,才有利於計算能力的提高。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題做得多了,計算能力也就提上來了。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對孩子進行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避免計算時出現小錯誤。在計算練習中,強化基本技能訓練,比如解題技巧的訓練這些,能夠很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計算能力。
此之外,還要幫助孩子進行總結。不管是計算方法,公式定理還是答題技巧,都需要進行總結,避免下次再錯,同時也能夠加深印象。
3、培養孩子的口算心算能力。
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口算心算能力。口算和心算是小學數學掌握的技能,掌握好口算和心算的技巧,對孩子提升運算能力幫助很大。
小學階段,孩子一定要將九九乘法表等基礎數學運算掌握得滾瓜爛熟,此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湊整的速算技巧,比如湊十法。無論是加法、減法還是乘法,都可以運用到湊十的速算技巧。
4、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計算能力的提高還需要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但不限於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檢查驗算等等習慣。
看到題目要先審題,要了解題目的要求。計算出錯是常有的事,所以要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同時,規範的書寫格式可以幫助學生理清運算的思路和計算步驟。
培養學習習慣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要持之以恆,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孩子形成較強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