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學的巔峰之作《道德經》,期待讀者能夠通過我的視角,重溫經典,借鑑古人的思辨精神,打磨屬於自己的生活。
老子在這一章,給出為人處世的建議「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是個實用主義者!老子眼中的人生,實實在在。在這一章,老子的人生態度,非常明確,活著不一定要鮮豔,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顏色,闖蕩江湖要自備7件法寶!
1、謹慎(豫兮若冬涉川)!事前謹慎,總比事後補救強。做人做事就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覺悟。
2、警覺(猶兮若畏四鄰)!時刻保持對生活的敬畏,對環境的警覺,不沉溺於習慣,做出明確的判斷,付諸行功,絕不躊躇。一定要明白,停留是剎那,轉身即是天涯!
3、為人處事莊重恭敬、彬彬有禮(儼兮其若客)!《禮記·表記》:「子曰: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人生第一要素不是善而是真,這是就起碼的人生態度,不是較真,而是通過思辨,看到真實!
4、從容自信(渙兮其若凌釋)!悠閒獨處時,身心舒緩而不敢放縱,慎獨。老子給了一個比喻,看冰塊緩緩消融,這就是非常有意思了,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看著冰雪消融的過程,是一種怎樣的靈魂觸動?不要輕易評價別人,是修養;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是睿智。低谷時不必自卑,因為沒用,身居高位不要狂妄,因為有害。
5、敦厚質樸(敦兮其若樸)!裝傻是一種智慧,裝聰明則是一種真傻!堅強的內心,往往會被一句簡單的安慰打敗,然後淚流滿面!「愁雲低鎖衡陽路,魚書不至雁無憑,今番欲作悲秋賦,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難度,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6、虛懷若谷,豁達人生(曠兮其若谷)!人生要有前進一寸的勇氣,亦有退後一尺的從容。
7、看透不如看淡(混兮其若濁)!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智,哪有什麼來日方長,要習慣人走茶涼。
道德經裡的為人處世,活著不一定要鮮豔,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顏色。
成熟的人生,三不問!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努力的人不問現在!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最後一段話特別有意思,「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家講究吐故納新,順勢而為。每一代人都是犯著上一代人的錯誤長大的!在大自然面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拓展視野,發現新的規律,開拓人生的新局面。
我特別喜歡《道德經》中的這一段論述,這就是老子的《心經》,做人要有能力愛自己,有餘力愛別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做人就要不拘泥成見,虛懷若谷;灑脫做人,謹慎做事;環境允許,有所為;環境不允許,有所不為;任何時候,都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時也命也,善始慎終,盡人事聽天命,才是最靠譜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