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按理大學用這些體現民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命名是引以為傲的事。然而,自高校更名風潮以來,這些因素卻據我們漸行漸遠。比如曾經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八大紡院」,也害羞的面目全非。有句話叫「別以為你穿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說實話,這些高校「換了馬甲」,你還真不一定認識。
1.東華大學。東華大學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912年實業家張謇創辦的紡織染傳習所。同年更名為南通紡織專門學校,成為中國最早的紡織大學。1927年改為南通紡織大學,後又改稱「南通大學紡織科」、「南通學院紡織科」等,1952年併入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中國紡織大學更名為東華大學。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天津工業大學。學校最早的學科始建於1912年的北京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先後更名為北平大學工學院機織工程系、西北聯合大學西北工業學院紡織系、國立北洋大學紡織系、天津大學紡織系;1958年,天津大學紡織系、天津紡織工業學校合併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1968年,河北紡織工學院更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天津紡織工學院與天津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天津工業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北京服裝學院。學校始建於1959年,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4.蘇州大學。蘇州大學的最早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1952年,東吳大學之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之數理系合併組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範學院。1982年,學校復名蘇州大學。其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和蘇州醫學院等相繼併入蘇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5.西安工程大學。學校前身為1912年創辦的北京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後歷經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紡織系、西北聯合大學紡織系、西北工學院紡織系等發展階段,1959年開始招收紡織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1978年成立西北紡織工學院,隸屬原紡織工業部。2006年學校更名為西安工程大學。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高校。
6.浙江理工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創辦的浙江蠶學館,是中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64年由國務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99年學校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2004年,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
7.武漢紡織大學。學校溯源於1958年建立的武漢紡織工學院,是原中國紡織工業部九大部屬高校之一。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02年、2006年,原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後併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工、文(藝)、經、管、法、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紡織服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8.中原工學院。學校原名鄭州紡織工學院,始建於1955年。前身是榆次紡織機械工業學校,1957年遷往鄭州市,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製造學校。1960年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學院,1987年升格為鄭州紡織工學院。2000年定名為中原工學院。學校是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擁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無疑,「八大紡院」除了武漢紡織大學保留本色,北京服裝學院還有一點舊身影,其他我們真的不認識了。雖然我們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換了馬甲總不至於一點懷舊情懷都不給人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