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母稱:大陸節目5年後超越臺灣,我們現在只剩自尊心

2020-12-12 娛蛋君

這些年,我國的綜藝節目是呈井噴式發展,吸引了不少港臺明星、製作人員等北上「掘金」,一定程度上加速港臺娛樂圈萎靡衰敗的現象。

前陣子各大衛視都舉辦了跨年晚會,而臺灣也同樣舉辦了跨年晚會,但今年臺灣的跨年晚會比往年冷清,臺灣網友都在感慨:A咖都在大陸了!針對這一現象,臺灣《康熙來了》節目的製作人李懿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了目前臺灣綜藝節目的現狀,對大陸綜藝節目飛速發展將超越臺綜的現象深感擔憂,稱:「大陸再過5年就超越臺灣,我們現在只剩自尊心。」

李懿慧認為臺灣演繹水準還是比大陸高,眼界廣闊,也比較多元化,但大陸的發展就像「飛梭」一樣,資金又雄厚。而臺灣目前沒錢,又沒心做節目,只剩自尊心,人才流失也嚴重,年輕一代又安於現狀,沒什麼競爭力。

看了這篇報導,首先覺得臺灣娛樂圈還有在反思自己差距的業界人士表示可喜,不過還是覺得李懿慧所說的某些看法嗤之以鼻。如果是十年前,也就臺偶、臺綜還能勉強「收割」部分大陸市場的時候,以上所說的這些觀點還有點看頭,然而在大陸綜藝百花齊放的今天認為我們還需要五年時間去趕超臺灣,就有點在說夢話了吧,真以為還是20年前港臺娛樂圈稱霸的年代嗎?現在是2018年,不是1998年了呀!

十幾二十年前臺灣偶像劇、臺灣綜藝是風靡大陸,誰沒看過幾部《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天國的嫁衣》之類的偶像劇啊,誰不知道《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之類的綜藝節目啊。

但這幾年我們的綜藝節目強勢席捲臺灣,去年《中國有嘻哈》讓臺灣兒天天問你有freestyle嗎,《極限挑戰》、《歌手》、《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目的討論量也不小。論資金,不用說了;論技術,看看舞美、特效就知道;論眼界,我們會直接向韓國、日本、歐美去取經(當然有沒有付版權費那另說了);論執行力,說三個月製作完成絕不會拖到半年;論嘉賓,遠的不說,看看最近《歌手》拉來的「結石姐」就知道了,只要口袋填得夠滿,要啥樣的沒有呀。

當然,在臺灣社交平臺ptt上,有些臺灣網友還是挺有「自知之明」,對該報導也是諷刺不斷——

「再五年是不是搞錯什麼?」

「這和政治有什麼關係,不花錢,一堆小圈圈把持怪政治?」

「是五年超越臺灣,還是已經超越臺灣五年了?」

「南極大陸?」

「5年?人家做節目的品質早就超越臺灣了。」

「應該是5年前超越」

「說到底就是錢啊,你出啊」

「做出康熙這類節目還談什麼自尊心呢」

而我們的網友對此也表示:「早就超越了」、「5年後才超越?誰給你的自信」、「早就吊打了好麼」······

相關焦點

  • 大陸綜藝節目酬勞高 臺灣節目只剩二三線通告咖
    相對的,陶晶瑩(陶子)上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一季酬勞約5000萬臺幣,她主持臺灣《華人星光大道》一季260萬,和大陸酬勞差了約20倍。製作費低難請大牌臺灣綜藝節目曾是華人綜藝櫥窗,隨著大陸綜藝邁向「大片時代」,動輒數億人民幣的製作費,也開出上千萬的藝人酬勞,宛若強力磁鐵吸走港臺大咖藝人,臺灣綜藝礙於市場小、製作費低,請不到大牌,淪為二、三線通告咖戰場。15年前,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與張學友,甚至是張國榮、梅豔芳都是臺灣綜藝常客。
  • 陳漢典尬演趙正平直播…康熙停播後,臺灣搞笑藝人都在大陸忙些啥
    臺灣王牌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停播3年後,我開始了一場尋找。對於曾經的康熙粉來說,沒有康熙的日子裡,整個臺灣綜藝圈失聯了,我們有太多疑問想要解答,就像網上流傳已久的那份清單——小甜甜有男朋友了嗎?還有人敢對趙哥唱蛤蟆之歌嗎?陳漢典到底在幹嘛?黃國倫還瞞著寇乃馨去看電影嗎?
  • 因康熙來了爆紅,後性格乖張被臺灣娛樂圈封殺,現在大陸也混不下
    在多年後,丁小芹還在臉書上罵舊情敵違規停車並其公布車號,還真是最毒婦人心啊!丁小芹在《康熙來了》自爆第二段戀情成功吸引吃瓜群眾,雖沒有實名,但還是被廣大瓜民們扒了出來。男主角就是楊千嬅的現任老公丁子高。丁小芹在節目中爆料稱,該男子家住半山豪宅、身價不菲,但為人小氣。兩人戀愛時,吃飯、交通費都要AA。
  • 大陸綜藝節目正在改變臺灣 臺學生直呼「好想去!」
    2013年,臺灣當局宣布開放大陸綜藝節目赴臺後,大陸綜藝節目就以旋風之勢迅速在島內形成氣候。當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播出《中國好聲音》,首播以0.88的好成績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0.77),收視排在第一位。隨後,八大電視臺、TVBS-G臺也相繼播出大陸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都有著不錯的收視率。特別是選秀節目《我是歌手》總決賽更是席捲臺灣。
  • 劉真去世引網友追憶「康熙來了」 臺灣綜藝巔峰之作
    很多大陸觀眾認識劉真是通過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她是該節目的常客。在節目中,她常常與同樣擅長國標舞的小S(徐熙娣)鬥舞,為《康熙來了》貢獻不少收視巔峰,成為眾多觀眾難忘的經典瞬間。劉真去世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追憶起已經停播的《康熙來了》。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我是歌手)
    很多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一渠道同步觀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進展。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記得2014年初記者在臺灣採訪期間,發現許多餐館裡正在反覆播放著《中國好聲音》,食客們也樂哈哈跟著看。回溯到2013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版權並播出了《中國好聲音》,首播就以上佳的收視率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
  • 來到大陸後嚇壞了 他感嘆:臺灣只剩無知跟一張嘴
    「去了一趟大陸,才發現臺灣是多麼落後......。」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有島內網友在社交網站上撰文,提到去了一趟大陸,親身體會了當地的生活,才發現和臺灣教科書、媒體上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樣,從方便的電子支付,再到井然有序的都市規劃,甚至是人民的素質都贏過臺灣了。
  • 懷念《康熙來了》,八一八上過節目的藝人們現在生活的怎麼樣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下飯綜藝《康熙來了》已經停播很久了。   樓主前兩天看到臺灣曾經宅男女神林採緹的懷孕的事情,想來八一八上過康熙的藝人現在在幹什麼,過得怎麼樣。
  • 被臺灣綜藝碾壓數十年後,大陸綜藝是如何逆襲的?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影視圈的發展瞬息萬變,一檔節目的平均存活周期甚至很難超過一年。2016年是內地綜藝節目的井噴年,據統計,2016年爆發了至少400檔綜藝節目,但存活率不足25%。不過相比大陸,臺灣卻是另外一番景象,2016年臺灣停播了《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等幾大超十年的老牌節目,整體綜藝狀況一片蕭條,哀鳴遍野。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 本土觀眾越來越買帳
    得益於網絡傳播的少約束效應,臺灣的綜藝節目「漂洋過海」來到大陸,在大陸培養了一群死忠的「綜藝迷」。記得2002年左右,記者在大學念書時,一些同窗還定時守在電腦顯示器上,等候對岸《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等節目的更新,享受期待中的爆笑盛宴。那時候,各種下載網站成為大學生下載收看臺灣綜藝的主要渠道,《康熙來了》和《我猜》一直都是下載量最高的節目。
  • 臺灣節目驚嘆大陸黑科技!網友瘋狂吐槽
    【臺灣驚嘆事件】1、【#臺灣節目驚嘆大陸黑科技#「能翻譯方言」 網友吐槽:我們都統一普通話了】10月9日,臺灣一檔財經節目中,主持人又吹捧起了大陸「黑科技」——科大訊飛的即時翻譯軟體,不過這次網友的畫風卻偏了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摘 要:隨著全民「娛樂化」需求的發展,綜藝節目備受關注。自1962年臺灣綜藝開播以來,綜藝節目便開始在中國電視熒幕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大陸綜藝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大量引進國外優秀節目,並進行本土化改造,已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
  • 康熙來了停播2年 臺灣搞笑藝人今何在?
    2016年1月14日,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在播放完最後一集後正式停播,兩年來,儘管視頻更新表中沉寂無聲,但「康熙粉」卻在用不同的方式讓節目延續。》很像,但康熙有它更加獨特之處,那就是這裡面的主咖有時也有經常當做綠葉的搞笑藝人,你會覺得在這個由故事構成的世界中,他們才是這個節目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陳漢典、沈玉琳、小甜甜、曹西平、趙正平、小鍾、梁赫群...這些名字是康熙停播後最清晰和值得回味的記憶。這一期,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
  • 臺灣節目盛讚大陸快遞黑科技?言辭之激烈令人咋舌,網友淡定回復
    這並不是臺灣媒體首次報導雙11黑科技。近年來,臺灣媒體對於相關科技話題的報導顯得異常「熱情「,之前就有新聞狂贊大陸的行動支付技術,表示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企業網際網路創新能力「超越全世界」,言辭之激烈令人咋舌。
  • 臺媒:當臺灣被曾經看不起的大陸超越
    面對未來,臺灣應以理性態度全方位看待大陸發展現狀,並從中找到應有的新定位。首先,要接受兩岸經濟的差距,中國大陸經濟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排名第二。從整體上看,臺灣跟大陸的差距已經不在一個量級,甚至臺灣跟大陸各省比較,也不見得保有優勢。
  • 臺灣節目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 網友:這樣坐井觀天真的有意思嗎?
    繼「吃不起茶葉蛋」之後,大陸人現在又「吃不起榨菜」了…… 在臺灣談話節目《關鍵時刻》,最新一期的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發表的一番「高論」,逗樂了一眾大陸網友,該話題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最新一期播出的節目中,主持人劉寶傑和「財經專家」黃世聰在節目尾聲處,以「大豆之戰」討論中美貿易摩擦。在他的口中,中國大陸現在很「頭疼」。因為除了不斷焦灼化的中美貿易摩擦,加上香港、臺灣問題頻出,現在就連大陸內部都有問題在「拖後腿」。
  •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臺灣節目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網友:胡說八道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臺灣節目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網友:胡說八道臺灣有一檔節目,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還上了熱搜,網友調侃說這是繼中國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之後,現在我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這檔節目稱,我們大陸有一種股票叫做涪陵榨菜,說這張股票的業績好的時候,我們的中下階層生活過得都不錯。因為我們吃泡麵會配榨菜。但是最近涪陵榨菜股價跌了,所以我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 《康熙來了》停播五年,綜藝咖們過得怎麼樣?
    如今5年過去了,就像一個班級畢業後各奔東西,很多臺灣藝人來大陸闖蕩之後,「康熙綜藝咖」這個特殊的群體中,不少人雖然沒有徹底銷聲匿跡,但已經在很多觀眾記憶中漸漸暗淡了下去。
  • 臺灣教材現大陸「愛國歌曲」惹議 評論稱政治化
    正是這位賴議員,在去年還曾向議會參了一本,稱宜蘭縣內有6所學校的校歌充斥著「大陸用語」,比如礁溪國小的「光榮的祖國,萬歲萬歲萬歲」,四結國小的「為祖國為家鄉」,而最讓他「驚悚」的是冬山國中校歌,竟出現「中國的富強」。  對此不用筆者多說什麼,賴議員已被臺灣網友批為「另類文革」。  臺灣的某些人對大陸文化進行政治戒備,其實心有餘卻力不足。
  • 臺灣節目常誤讀大陸 對岸同胞:別較真
    臺節目誤讀大陸 沒見過包包吃不起水餃  這篇題為 《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帖子收集了很多誤讀大陸的臺灣節目截圖。新浪娛樂調查發現,這些節目大多是06年到13年的節目,其中除了兩三個新聞節目外,幾乎都是談話類節目。而這些節目中嘉賓的言辭一般十分誇張,發表了一些明顯不符合大陸實際情況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