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也是煞費苦心。孩子沒出生的時候就給孩子上胎教,孩子出生之後就帶孩子上早教,孩子上學之後還要給孩子報輔導班。
很多家長表示,為了讓孩子更聰明,哪怕交點「智商稅」也沒什麼,但是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培養孩子的機會啊。
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父母們對於3歲孩子的教育更是格外重視。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3歲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因為寶寶的腦組織細胞在3歲之前就完成了60%。所以這一階段,是寶寶開發腦力的好時候。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孩子在嬰幼兒時期,肌膚接觸越頻繁,觸覺器官傳遞給大腦皮層的刺激就會越多,進而可以幫助嬰兒神經系統、大腦和小腦的發育。
如果想讓自己家的寶寶更聰明,不妨常常撫摸寶寶的這3個地方,打開寶寶的智慧開關,讓寶寶腦力發育快人一步哦。
「智慧開關」的3個部位
1.小手
「心靈手巧」這個詞可不是空穴來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智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和手有著聯繫。
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不能走路,不能言語,視力和聽力也正處於發展狀態中,他只能用指尖觸碰這個好奇的世界,用小手感知周圍環境。
因此,在幼兒早期,孩子手指的靈活程度可以反映孩子智商的高低,隨著孩子身體的成長,手指的靈活程度也在增加。
手部能力的發展,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眼部協調能力和專注力,所以孩子的智力也會隨著一起提升。
促進新生兒的手指運動,可以提高新生兒的大腦兩半球皮質機能。手在執行大腦命令的時候,可以撩撥1/3的運動皮質區域,1/4的軀體感覺皮層區域。
所以父母不要放過這幾個機會,當孩子2~3個月的時候,可以時常幫助孩子進行一些手部運動,促進孩子的自主意識,鍛鍊孩子的大腦接收能力和執行能力。
撫摸手法:
攤開掌心,將大拇指放到寶寶的掌心處,順時針搓揉寶寶的手掌心來回五次,然後用大拇指搓揉寶寶的掌心和指根部位。
2.小肚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小孩子小時候真的是「不知飽」,給他什麼吃什麼,自控力比較差。但是寶寶的腸胃能力又比較弱,所以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脾虛積食、發燒的症狀。
所以寶爸寶媽們可以適當的溫柔撫摸孩子腹部,幫孩子將腸胃中積攢的氣體排出,促進寶寶腸胃的消化,緩解腸胃壓力。
而且這還可以促進寶寶的神經系統,對於寶寶的健康發育和智力提升,都是有促進作用的。
撫摸手法:
雙手貼在寶寶腹部,沿著寶寶的胸大肌到肩膀的線路,做弧線形的按摩。然後一隻手覆蓋在寶寶的肚皮上,以寶寶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10圈。
3.小腳
人的腳具有非常多的穴位,經常觸碰按摩,可以挑起穴道的刺激,幫助血流和淋巴的清理。
寶寶又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按摩寶寶的小腳,可以提高寶寶的身體抵抗力以及代謝能力。
除此之外,給嬰兒腳部按摩還可以幫助嬰兒安然入睡,減少寶寶的哭鬧,降低寶寶的不安。腳部按摩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被媽媽呵護的溫暖,寶寶會覺得自己被重視,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撫摸手法:
先從右腳開始,用手握住寶寶的腳掌心,然後用大拇指對著腳掌心順時針輕揉5次,再用大拇指從右到左進行橫向按摩。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做一些什麼努力,來幫助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呢?
提高寶寶智力的方式
1.母乳餵養寶寶
母乳對於嬰幼兒來說,是最天然的食物,並且包含嬰幼兒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母乳當中含有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胺基酸比例適宜的蛋白質,可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研究表明,母乳餵養的嬰兒智商水平比普通嬰兒高出5%。所以醫生建議,除了從寶寶出生到六個月給寶寶哺乳,後續還可以考慮繼續母乳餵養孩子直到2歲,不過同時要補充其他營養食物哦。
2.不要經常看電視
美國兒科學會曾經強調過,不應該讓嬰幼兒看電視,因為每天固定的電視時間,並不能給寶寶帶來幫助,反而會損害寶寶的認知能力。
可以讓寶寶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多增加一些身體活動的時間,讓寶寶四處走動並思考,可以帶寶寶玩滾球和嬰兒足球,不僅可以幫助寶寶健康成長,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3.和寶寶一起閱讀
閱讀從來不嫌早,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從小就喜愛讀書的孩子,更願意去思考問題,等到上學之後學習能力也會更強。
幼兒時期的讀書主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記住多少知識。當孩子可以識字、自主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們可以幫忙挑選有意義的書籍。
選書時需要注意2個原則:一是根據孩子的興趣,二是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段。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的辦法,有時間的父母們,可以在家適當的撫摸孩子,不僅可以提升孩子智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