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來說,都希望孩子可以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不管是品格方面,外表最好也是儘可能的完美。比如孩子的身高,想必對於許多家長來說,都希望孩子哪怕不是高人一等,至少也要擁有正常的身高吧?
但大多數家長只知道給孩子補鈣、均衡營養,殊不知,在孩子長個子的黃金時期,有許多主要事項都關乎能否讓孩子在遺傳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再多長高几釐米!
如果能在孩子的「骨骺線」閉合前及時作出有助於長高的措施,至少還能讓孩子長高3釐米!
前幾天,鄰居軒軒的媽媽唉聲嘆氣的感慨,如果當初能早一點發現軒軒的「骨骺線」閉合時間,軒軒如今就不是比同齡人矮的情況了。
軒軒媽媽說,原本她在軒軒前兩年,也就是3歲至青春期的那段時間,看到軒軒的身高一直都沒有很大的變化,比同齡人矮了不少,一直很積極地給軒軒補鈣,平常也會燉一些骨頭湯給軒軒喝,每天也會準備牛奶給他。但還是沒有很大效果,今年甚至開始「橫向發展」,也就是長胖不長個頭。
然後軒軒媽媽前幾天便帶著軒軒到醫院檢查,沒想到,檢查的結果顯示軒軒的「骨骺線」有閉合完全的傾向,如果在早些時候能帶軒軒到醫院檢查,趁著「骨骺線」還沒有閉合之前採取措施,或許還能長高3釐米。
如今軒軒若想繼續長個子,已經比較艱難了。軒軒媽媽看到醫生的診斷後十分後悔,當初自己沒有了解到軒軒的「骨骺線」情況,看到他長個頭如此緩慢也沒想到帶他去醫院檢查。現在每每想起這件事情,都悔不當初!
軒軒的遭遇無疑提醒了各位家長們,對於孩子的任何變化都要分外上心,還有孩子成長中的各種變化信號也要了解透徹。比如孩子的「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家長們就要有詳細的了解,做到及時幹預或者採取有效的措施,這樣才能讓孩子多長高几釐米!
那麼,孩子的「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有哪些呢?
1、孩子身高增長速度減緩,甚至是停止
孩子處於不同的年齡,身高發育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如1至2歲的時候,孩子每年大約能長高10釐米左右;2至3歲時,每年大約能長高6至7釐米左右;3歲至青春期,每年大約能長高6釐米左右。
當家長們發現自家孩子增高速度比這些數據小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這或許就是「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
為了了解孩子身高變化,家長們要勤於給孩子量身高,並做好記錄,以便於在總結孩子的身高變化情況時,有清晰、直觀的數據。
2、第二性特徵開始出現
所謂的第二性特徵,包括女孩子的胸部開始發育,迎來初潮。男孩子則開始長喉結,並慢慢進入變聲器等,這些都是孩子開始進入第二性特徵的現象。一般正常出現第二性特徵是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時才會有的身體變化,但對於還沒到10歲的孩子便出現第二性特徵,便是早熟的表現,而且會嚴重影響到身高的增長。
一旦孩子出現這些超出正常成長規律的表現,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免耽誤了孩子的身體發育。
3、孩子的肌肉開始變得僵硬
相比於成年人的肌肉,孩子的肌肉就顯得柔軟許多。這主要是隨著身體的成長,骨骼逐漸發育成熟,我們身上的肌肉為了保護骨骼,便會開始變得僵硬。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的肌肉開始變得僵硬後,也就可以知道,孩子有極大可能要停止長高了。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開始出現以上的身體變化,一定要引起重視。為了幫助孩子能在「骨骺線」即將閉合前還能再長高一些,在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的同時,不妨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孩子多長几釐米!
想讓孩子多長几釐米?家長們不妨這樣做
1、認真做好孩子身高發育的記錄
若想幫助孩子長高,還是要對孩子身高發育的速度有所了解。最直觀的方法便是測量孩子的身高變化,可以固定時間,如每個月為孩子量一次身高,並做好記錄。通過這些數據記錄分析孩子身高發育的變化,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時,也可以將這些數據交給醫生,一起分析。
2、均衡營養、監督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首先是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不能過度進補,營養過剩只會讓孩子長胖而已。平時家長們也要注意監督孩子多運動,或者與孩子一起運動,不僅對孩子的長高有幫助,對於身體健康也是有益無害的。
還有就是保證孩子能擁有充足的睡眠,畢竟睡眠對於還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夜晚睡眠狀態中,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值才能達到最高峰。
孩子的身高,除了受父母基因遺傳的影響外,後天也是極為關鍵的。家長們抓住孩子每一個身高增長黃金期,可以彌補先天的遺憾,也不會耽誤孩子變得「高人一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