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要做攻略,演講要打草稿,拍片要有腳本,像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度過一段愉快的親子時光,也要提前做計劃。生活中,父母總是要為孩子制定各種各樣的計劃,但是執行過程中卻總是bug不斷,究其原因,可能是計劃出了問題。
和孩子一起在外就餐時,父母總是會因為孩子挑食不吃蔬菜和小孩爭吵,那如何避免呢。出發前,你可以試著這樣和孩子溝通:「寶貝,今天我們出去吃牛排,你看這樣好不好,你如果願意吃一份蔬菜沙拉,那就獎勵你飯後一個冰淇淋。」像這樣,做計劃的時候,考慮孩子的需求,並徵得他的同意,計劃就會比較順利。
所以,養育要主動,想要度過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父母需要提前計劃和溝通,過程中考慮孩子的需求 ,並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在計劃階段就和孩子達成一致,這樣的計劃才是切實可行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所以,父母在做計劃的時候,考慮自家孩子的氣質就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獨特氣質的孩子該如何來引導。
理察是一個性子慢,做事拖拉,適應能力比較差的小孩,這樣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時間去和孩子相處。每天晚上睡覺前的洗漱時光總是被不快的氣氛籠罩,因為理察總是磨磨唧唧,不願去洗漱,動作緩慢,以至於拉瑞總是反覆地催促,最後不耐煩,就會發生吼叫和爭執。
那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拉瑞可以試著這樣和理察溝通:「寶貝,咱們來做一個叫做「睡前洗漱」的遊戲好不好,如果你晚上洗漱可以在20分鐘之內結束,那媽媽就給你講你喜歡的睡前故事。如果洗漱時間延遲了,那就只能第二天再講了,你看這樣好麼。」理察特別喜歡聽故事,所以這個遊戲對於他是有吸引力的。
執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當理察超過了時間,那拉瑞就要按照約定,取消講故事的時間,這樣幾次之後,理察就能明確地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麗薩是一個容易情緒化和固執的孩子,當他打電話但是爸爸沒接到的時候,他總是要接二連三地打無數電話,直到爸爸最終被他激怒。
後來,爸爸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麗薩發送微信語音,當麗薩有新的想法和疑問的時候,她就給爸爸發錄音,等到晚上回到家的時候,爸爸會和麗薩一起度過一段「聽錄音」的特別時光,他們一起討論麗薩的新想法和困惑。這樣的方式,讓麗薩很期待和享受這樣的單獨時光。
敏敏是一個喜歡跳舞的小孩,但是她又是一個比較慢熱和敏感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同樣開始練習,她就會跟不上大家的節奏,並且一旦跟不上,她就會退縮和生氣,所以每次去上課之前她都很抗拒。
爸爸和老師說明了這個情況之後,老師建議敏敏早來幾分鐘,提前練習,這樣敏敏可以一個人安靜地提前熱身練習之前的動作,等大家都來的時候,她已經跳地很熟練了,也能跟上大家的節奏。
所以,根據不同孩子的氣質去提前制定計劃,考慮自己安排地同時,也考慮孩子的時間和氣質,這樣的方式是有效減少衝突的好辦法,各位家長可以試一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