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藝人· 我的原創(二)| 張生

2020-11-14 康巴什發布

"音樂對我來說,是一種特別的存在,我總能在一首歌裡找到共鳴。"


【本土藝人·我的原創】


張生,著名音樂創作人,曲作家。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音樂教師,鄂爾多斯禁毒形象大使,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音樂家協會主席。

代表作和成就:

2016年,為第20屆中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創作主題歌《飛起來》。

2017年,成功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為內蒙古自治區70周年創作獻禮作品《鄂爾多斯我溫暖的家》、《童謠草原》;為康巴什區創作歌曲《青春康巴什》。

2018年,創作鄂爾多斯禁毒歌曲《歸途》,並榮獲自治區禁毒歌曲大賽最高獎(優秀創作獎);為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創作歌曲《書寫輝煌》;與著名歌唱家曲丹合作推出歌曲《童年的村莊》;推出為港珠澳大橋獻禮作品《心橋》。

2019年,創作歌曲《情暖中國》,榮獲「歌聲飄過七十年」全國歌曲創作大賽優秀獎;同年,創作歌曲《幸福康巴什》、《遇見幸福》、《情暖中國》、《草原兒女永遠眷戀的故鄉》、《我的老媽媽》、《一路同行》、《難還母親情》和《百姓最愛農商行》。

2020年,疫情期間創作了大量抗疫歌曲:《選擇逆行》、《心燈》、《天使》、《最美》和《我們在一起》等,並製作完成「抗疫八部曲」,榮登「人民網」、「學習強國」、「央視網」、「民歌中國」、「歌唱藝苑」等大型平臺。

代表作還有《大柳樹的春天》、《國色天香》、《無悔人生》等。


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在內蒙古扎魯特草原上的關於一匹蒙古馬的鄉愁的真實故事。一匹棗紅馬三年前被賣掉,輾轉了幾個地方,更換了幾個主人。今年春天,掙脫管束,自己奇蹟般地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他跋山涉水,行走幾百公裡只為回到自己思念的故鄉........

馬,是有靈性的動物。他在自己思鄉的時候放下心裡的掙扎、掙脫牽絆的籬笆,毅然決然的跑回了故鄉。但因他是人類為了生產、生活而飼養的工具和有價值的商品,他的返鄉在買主與賣主間會引發怎樣的爭論?他未來的命運會怎樣?是人類順從動物的情感?還是動物要遵從人類的利益?

此歌的作詞、作曲、編曲、演唱均為生活在故事發源地的內蒙古草原上的本土音樂人。歌曲以深刻的語言、優美的旋律和馬頭琴、呼麥、長調等草原元素來表達蒙古馬的鄉愁。從馬的心理來訴說思鄉的情感,從馬的視角來審視人類的價值觀,從生靈的角度來宣示鄉愁,呼喚人類善待這些可愛的生靈,善待這些在我們人類進化、發展進程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無言的朋友。

歌詞:

《一匹蒙古馬的鄉愁》


作詞:王繼春

作曲:張 生

演唱:孟根塔娜


抖去一身霜花

看那小草發芽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我夢裡老家

我雖不能說一句話

心裡總有絲絲牽掛


追趕一朵雲霞

看那遍地鮮花

在這最美的地方

是我夢裡老家

我雖不能說一句話

眼裡總有點點淚花

回家

放下心裡的掙扎

回家

飛躍牽絆的籬笆

回家

只為讓你知道

鄉愁

就是我對你的牽掛


追趕一朵雲霞

看那遍地鮮花

在這最美的地方

是我夢裡老家

我雖不能說一句話

眼裡總有點點淚花

回家

回味純真的年華

回家

感受世間的繁雜

回家

只為讓你知道

鄉愁

也是你對我的牽掛

詞作者:王繼春

內蒙古扎魯特旗人, 復員軍人, 中共黨員, 國網扎魯特旗供電公司員工。歌曲代表作有《武漢我的家》、《我們在一起》、《金扁擔》、《大柳樹的春天》等。

演唱者:孟根塔娜

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獨唱演員。2012年科爾沁音樂節民歌大賽一等獎;2013年「那達慕風情杯」民歌歌手大賽獲得達人獎2017年全區首屆蒙古族民歌大賽優秀獎;2018年《一帶一路敖包相會》全區首屆科爾沁民歌大賽獲得三等獎;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區民歌大賽獲得優秀獎原創歌曲:《美麗的扎魯特》、《四季悟》;2011和2013年參加了通遼電視臺蒙語春晚演出;2017—2019年參加了《烏力格爾搖籃——扎魯特》春節聯歡晚會演出;2018年參加了亞洲巴哈通遼一站到底大獎賽開幕式演出;2019年參加了全區烏蘭牧騎匯演;2020年參加了通遼市首屆烏蘭牧騎文藝匯演。

相關焦點

  • 在戲曲《西廂記》中,張生究竟是「傻」,還是「精」?
    紅娘向鶯鶯述說張生「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自報家門舉動之後說:「我不知他想什麼哩,世上有這等傻角!「(一本三折)鶯鶯與張生「聯吟」時,紅娘說:「這聲音,便是那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那傻角。」(_本三折)老夫人「賴婚」後,張生要尋死,紅娘說:「街上好賤柴,燒你個傻角。「(二本三折)營鶯燒夜香,紅娘等著張生如簡赴約,說:「偌早晚,傻角卻不來「赫赫赤赤,來?
  • 張生為何對崔鶯鶯薄情始亂終棄?
    簡單回顧下《鶯鶯傳》的故事,崔鶯鶯是前朝崔相國之女,與母親因故被困於廟中,得到張生的解救,因為紅娘牽線搭橋,也因為鶯鶯對愛情的渴望,所以鶯鶯與張生,成就了好事,崔母得知,恨極,逼張生考取功名來娶鶯鶯,後來張生考中了狀元,被當朝重臣看重,選為女婿,鶯鶯自然被拋諸腦後,多年後,故地重遊,鶯鶯拒絕見這個「外兄」——《西廂記》裡給了一個光明的尾巴,寫成了張生與鶯鶯大團圓。
  • 《鶯鶯傳》:窮書生愛上富家女,結果張生卻對鶯鶯始亂終棄,為何
    張生對崔鶯鶯的」始亂終棄「,也催生出後世之人對這個故事的集體改編,不惜打破現實還鶯鶯一個公道。比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清代的《何必西廂》,使得元稹的《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在後世人中以」大團圓「的結局,成為才子佳人愛情戲的經典。
  • 作曲家郭文景:本土原創作品該得到應有重視
    作曲家郭文景:本土原創作品該得到應有重視 2017-08-30 11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作曲家郭文景:本土原創作品該得到應有重視
  • 張生不是無情種,元稹不是薄倖人 | 豫記
    蘇軾認為張生是唐朝詩人張籍,王銍認為是元稹本人,並加以考證。 南宋的趙德麟在《侯鯖錄》(卷五)轉引了王銍的《傳奇辯證》,從此,「則所謂傳奇者,蓋微之自敘,特假他姓以避就耳」就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宋代劉克、胡應麟等人則馬上表態同意,但沒有提出新的證據。現當代陳寅恪等人不僅同意,又進行了補充考證。
  • 觀課隨筆(二)(原創)
    我想應該就是檢查吧!如何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學生學會了呢?最好的方法就應該是抽查。回到真正的課堂(線下課堂教學),早課、正課、自習課和晚課,為什麼老師都放棄了這一提高學生效率的致勝法寶呢?開學以來,很多時候,我們的老師開始重視學隊,嘗試用學隊進行自主學習(討論,互批,互查,等等),這樣做非常好,有效果。
  • 中國本土原創兒童動漫雜誌誕生
    比拼《米老鼠》、《小熊維尼》 中國本土原創兒童動漫雜誌誕生  本報訊 已被許多孩子熟知和熱愛的卡酷(Kaku)品牌,將從電視屏幕上走下來,搖身一變為剛剛面世的兒童雜誌期刊名---《卡酷全卡通》。
  • 聊齋:丫鬟青梅如願以償,嫁給她認為有前途的張生,坐等富貴?
    聊齋:丫鬟青梅如願以償,嫁給她認為有前途的張生,坐等富貴?人如其名,張生既愛惜自己的羽毛,又尊重對方,不自欺,不欺人,是個慎獨守信的正人君子。青梅夜奔又碰了一鼻子灰,這次是結結實實碰到自己的臉上了。一般女人遇到這樣難堪的事,或者灰溜溜跑了,或者乾脆一根繩吊死,青梅在如此尬情勢下仍然能夠跟張生坦誠對話,尋找解決困境的途徑,真是解決難題的能手。青梅夜奔被拒絕,但張生說出了一句真心話:「得人如卿,又何求到你這樣的人做妻子,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
  • 美國語文教材方法論與本土閱讀資源結合,系統提升閱讀技能(二)
    二年級的一篇課文股關於相處與合作的故事,引導孩子探討:人們是如何額相處與合作的?三年級用一篇歷史上對改進蒸汽發動機有特別貢獻的發明家的小傳記,幫孩子探討這個問題:創意如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就這樣,將文學、科學和語言學習融為一體,層層遞進,幫孩子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 南大歷史學院院長張生:如果要進步,就得去念書
    1984年,張生參加高考時,最想讀的其實是地理專業,「我地理好,老師一講就懂,我高考考得也不錯。」不過當年的高考政策是文科生可以考地理學科但不允許報地理專業。於是,張生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文科生熟悉的領域——歷史專業。歷史作為長線學科,浸淫其間令他過癮。因為歷史滿足了他「對知識的追求,對智慧的追求,對審美的追求」,對觀察社會解鎖社會也很有幫助。
  • 【原創】談談作文的那些事兒 (二)
    其實很簡單,下面我就說說如何扮靚語言。(朱自清《春》)你更喜歡哪一句呢?第一句平淡無奇,第二句運用了反覆、擬人的修辭。通過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作者盼望春天來到的急切心情,擬人的修辭又將春天寫活了。
  • 學者談新冠︱張生:面對疫情,我們歷史學人能做些什麼?
    本文是對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教授的訪談,談及全球化、歷史學人在親歷歷史時的感受等話題,以下為訪談正文。張生教授澎湃新聞:歷史學是一門研究過去的學問,那么正在發生過程中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成為歷史學者的研究對象嗎?
  • 我的教師節(二)
    我的教師節(二) 2002年,第十八個教師節又一次以陌生人的身份過教師節,這一次是在昆一中。全新是因為校舍是全新的,老學校是因為大部分教職員工都是老人,而我卻是地地道道的新人。2014年,第三十個教師節全區的教師節表彰大會在轎子山實驗中學報告廳舉行,最為特別的是我跟一群老教師一起獲得了一份特殊的榮譽,從教30年紀念獎,拿著金燦燦的榮譽證書,不知道是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悲傷?眨眼間,我教書竟然30年了,從18歲到48歲,三十年彈指一揮間。
  • 我的月嫂之路十二(原創)
    我在杭州一個家庭做了一單,我感覺這家人媳婦兒賢惠,公公婆婆也很善良,老公更是體貼! 媳婦兒順產生個小子,當時,孩子出院後黃疸值在13上下浮動,我每天都會把孩子抱上陽臺給孩子曬太陽15分鐘. 公公清早就出門看著「愛的果實」月嫂公司配的當天菜譜一一都買回家,婆婆前後張羅清洗媳婦兒當天吃的菜餚。
  • [我的初三畢業季](二)
    軍區司令的女兒韋X,主動爭取看管我。上廁所都跟著。我的第一次逃學,以失敗告終。被人管控的日子並不好過。我還是想逃。於是一下課我就衝出教室亂竄,我的看守跟著我追。校園比較大,以前還沒注意到大操場的後面靠著城牆。這會兒知道了,下課就去爬城牆,聽到上課鈴才從城牆上像坐滑梯樣順下來。當然,兩個人都遲到站教室門口。我反正沒臉沒皮了,可別人哪受得了?於是沒人願看管我了。
  • 扶持原創劇目步履不停,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歷經曲折終相見
    從名著改編到本土原創,劇情從驚險刺激到纏綿悱惻,展演季3部作品一戲一格,展現出原創華語音樂劇的生命力與新高度。圖說:音樂劇《西廂》 官方圖今年展演季在劇目的選擇上更注重多樣性的表達與高質量的呈現,既有優秀團隊的全新力作,也兼具常演不衰的口碑佳作。
  • 本土原創音樂的堅守與突破西安用「搖滾」節奏與世界共鳴
    申鉉準(左一)採訪黑撒樂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旭東 攝)有人說,「西安是一座雄性 城市」,充滿粗獷、厚重,誠如其 「搖滾重鎮」的獨特氣質,滄桑 中掩不住蓬勃的激情,樸訥中 藏不住自由的氣息。 其實,就像這座城市的搖 滾樂,西安從不缺乏激情與自 由。
  • 我的月嫂之路十三(原創)
    後來還是有一天寶媽提前回家發現我一直抱著孩子在外面玩,她就說阿姨寶寶有推車,你可以帶寶寶出門時推著輕鬆點。我很感激寶媽替我著想,這樣,我每天可以沿著整個大公園轉圈陪孩子玩了。 這是我欣慰的一面,可是,我在她家又有非常辛酸的一面,開始一個多月,奶奶就這樣讓我每天早晨抱孩子去公園玩,不告訴我孩子有推車可以推孩子出去玩。就這樣一直讓我抱著孩子在公園轉大圈。
  • 笑喜我了(原創)
    從孩子半歲開始,一直堅持給孩子錄像,用影像記錄下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有時間一家人歪在沙發上看回放,我和孩兒媽感嘆歲月的流逝,而孩子更多的是對著幼稚的自己笑得前仰後合。 有一段錄像是在孩子兩歲多時錄的,孩子葛優式躺在沙發上看自己剛會爬的時候的錄像,一邊往嘴裡填著零食一邊會心一笑,嘴裡發出還不太真切的聲音:「笑喜(死)我了。」
  • 大連本土原創作品市集開進宜家家居
    宜家家居大連商場市場部經理曹華表示,宜家一向尊重原創設計,此次特別邀請榴槤市集參與其中,這樣的合作方式在全國範圍內的宜家商場當屬首次。宜家希望給這些原創手工藝人提供一個溫暖的場地展示他們的手工設計,而手工藝人這種生活方式和宜家的經營理念也是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