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小天使:攜手見證「一家親」

2020-12-25 今日中國

2017-08-07 13:04:00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文圖|本刊記者 張 洪

  辛勤播種,精心耕耘。如今,「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活動」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2917年7月6日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北大附小),來自寶島臺灣的40位「小天使」與大陸同齡學童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孩子們眼裡的「兩岸一家親」。

 

  既然相遇,便是緣分

  來自臺北的江喻今年10歲,在臺灣民族小學上四年級,閃著一雙明眸,她告訴記者,「跟爸爸媽媽來過上海咯,這次是第二次來大陸哦!」

  江喻說,她超喜歡大陸少年組合TF boys,二年級參加社團的時候,就學會了他們的歌,「覺得好酷」,於是毅然收藏了小boy們的照片,可惜,江喻說,她至今還沒有聽過「現場」。

  對於北京,江喻最想去的是長城,還對接待自己的北大附小充滿了好奇,蠻想在這次行程中交一個貼心「小夥伴」。

來自臺北的「小天使」與北大附小的學生相聚北京

  跟江喻一起,40位來自臺北三所小學的「小天使」參加了「第十五屆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活動」,他們中最小的孩子只有7歲。

  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兩岸一家親,首先要讓兩岸青年親、少年親。他希望小朋友們能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夥伴,以後也能保持聯絡、互相促進,成為一生的好朋友,成為兩岸一家親的具體體現。

  自1992年7月舉辦第一屆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動以來,「小天使」活動已經持續了25年。兩岸小天使的足跡遍及大陸14個省市自治區和臺灣本島,參與交流人員超過萬人,已成為兩岸青少年交流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年齡層次較低,影響面很廣的重點活動之一。

  「既然相遇,便是緣分」,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葉靜漪說,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從娃娃抓起,「這個種子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她表示,大陸與臺灣「小天使」天真無邪的交流互動,消弭了兩岸人民因為歷史因素產生的誤解,加深了兩岸青少年的民族情、同胞愛。

  相處的幾天裡,臺灣「小天使」寄住北京同學的家庭,同吃同住,互為友伴,並在周末與小夥伴家庭一同出去遊玩,過一過大陸孩子的日子。

  「站在彼此的角度來看對方,不以自己的立場來誤解。」臺灣市民族小學校長黃耀農期待這批「小天使」能互相了解,親身感受,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這邊的「大風景」。

  「這對臺北孩子來說會是一種很深刻的感受,一定可以成為他們生命中一個鮮明的印記,這樣的印記可以改變大人。」黃耀農說。

 

  自然交流才可以心靈契合

  「一樣的大地,一樣的天空,你我未來命運相與共;一樣的皮膚,一樣的臉孔,心中擁有同是一個夢……」開營儀式上,兩岸的孩子們共同唱響了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活動的主題歌《同是一個夢》。

  作為這項活動的發起人,中華企劃人協會理事長翁林澄和他的家人每一屆活動都在現場。「無非是要呵護我們的下一代,為民族的融合出一份心力。」

「小天使」江喻在接受記者採訪

  翁林澄表示,盛暑的北京更顯得兩岸交流的熱誠和親切。他見證了「小天使」「從小到大」的歷程,親歷了每一屆活動,甚至為孩子們花費70萬元臺幣創作了主題歌,「不收版稅,隨便播」,他笑言,「年輕很瘋狂」。

  「爸爸」是家人的榜樣。在翁林澄的帶動下,他們一家四口都成了「小天使」的「義工」。兒子翁林宇、女兒翁瑄當年都曾是「小天使」的一員,並一直為「小天使」交流活動「加油打氣」。兩人隨後在北京大學拿到了學位,傾心服務於兩岸,在兩岸交流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

  為了活動的持續進行,翁林澄費盡心思。他透露,最大的困難是籌集經費。有一年,他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產,貸款支持「小天使」交流活動持續進行。

  舉辦這樣的活動,在兩岸之間奔波,其中的辛勞不言而喻。翁林澄說,這次想來的孩子特別多,甚至有的家庭姐姐已經報了名,「弟弟也要來」,可惜名額有限,無奈之下,他只好狠狠心婉言告知,「不好意思,一家只能來一個哈。」

  從北京、上海、西安、哈爾濱,到高雄、花蓮、臺中、阿里山、日月潭,到處都有「小天使」播撒的友誼種子。「家庭接待是活動規劃的主軸,也讓「小天使」在中華大地上到處都有自己的家園和友伴。」

  為了保持孩子們童心的純淨,翁林澄希望活動的目的性儘量降低,「自然交流才可以心靈契合。」他在心裡祈禱,「不管兩岸關係如何,都不要把和平「小天使」交流的機會切斷。」

 

  給孩子做事,老天都會幫忙

  臺灣民族小學校長黃耀農用「眼見為憑,用心感受」寄語來自寶島的「小天使」,他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心裡交到好朋友」。

  舉辦這次活動,中間經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不過,黃耀農說,「只要願意給孩子做事,老天都會幫忙。」也因此,暑假當中最緊俏的機票都被「小天使」們拿到了。

  孩子們從臺北桃園機場3個半小時直飛到北京。「或許只是打個盹,吃個午餐」的時間,黃耀農卻相信「這是他們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大跨步。」

  這幾年,黃耀農帶孩子到世界很多地方遊學參訪,他一直在想,我們可以跟金頭髮、白皮膚的孩子交友,為什麼不可以跟同種同源的大陸孩子一起做朋友?

  基於這樣的想法,黃耀農成了孩子們的「大團長」。這次活動集結了臺北民族小學、民生小學、敦化小學三個學校的孩子。他說,「在短時間內讓校長和家長接受並且支持這樣的活動,我們下了一點小小的功夫。」

  在臺北,黃耀農親自為家長辦了一場說明會,參加的人很多,大家都急切地想了解其中的一切。

  「我只是把自己這幾年來大陸的親身感受,以及朋友在這邊的生活經歷告訴他們,同時提醒家長,孩子們未來的就業市場、工作夥伴,可能性會在哪裡。」

  黃耀農說,「這幾年在臺北出生的小孩子以後會不會也來大陸生活,家長如果真心為孩子設想,就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家長知道這一點,孩子們也知道這一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為他們創建這樣的機會。」

  說明會之後,立刻有家長前來打探,「還能增加一個名額嗎?」

  「讓臺灣的孩子來過過北京孩子的日子」,這樣的連接本身就很「吸睛」。說明會讓家長們提著的心放了下來,甚至有家長說,「我們也想去。」同源同種的中國人,在不同地方的生活,他們也想來感受一下。「我覺得大人也在幫自己找出路。」

  黃耀農說,回到臺北,孩子們自然會把在大陸的經歷和友情轉達給家人及親朋,所謂「口耳傳播」,在黃耀農看來,用孩子的視角來看兩岸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文化,訴說他們自己的故事,「遠比大人寫文章去感動孩子要有用得多,這將是一個根本的改變。」

相關焦點

  • 「兩岸和平小天使」慶祝互訪交流25周年
    80名兩岸和平小天使共同演唱活動主題歌《同是一個夢》(大公網記者趙一存攝)  大公網7月6日訊(記者 趙一存)「第十五屆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活動開營儀式」6日在北京舉行未來8天,兩岸和平小天使將一起參訪故宮、長城、中國科技館等名勝古蹟,體驗傳統和現代的北京;參與國子監開筆禮儀式,傳承國學文化;並參加傳統書畫體驗交流活動和兩岸學生成語競賽,感受中華書畫與成語的魅力。  開營儀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宣布此次互訪交流活動開幕。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在開營儀式上致辭,他表示,兩岸一家親,首先要讓兩岸青年親,少年親。
  • 茶園結茶情·兩岸一家親
    9月23日-9月25日,由成都市臺聯、臺盟成都市支部聯合主辦的「茶園結茶情·兩岸一家親」——蓉臺茶產業暨茶文化研習營分別在邛崍、雅安、眉山展開,來自蓉臺兩地的茶文化專家、茶產業代表共30人參加活動。活動啟動儀式在邛崍夾關鎮舉行,徐公茶文化研究所所長、成都市非遺項目茉莉花茶傳統窨制技藝傳承人、莉花茶「碧潭飄雪」創始人徐金華,臺灣天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業顧問、眉山洪雅縣茶產業顧問吳明洲分別作主題發言,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名譽董事、中華花藝浣花草堂研究會會長、臺灣長流美術館四川省特聘顧問操瑞芸,國家一級茶藝技師、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都市技術能手、龍門茶藝助教分別給大家帶來了插花
  • 兄弟同心 兩岸一家親
    劉峻邑說:「(臺灣)市場真的是太小了,供需非常不穩定,前幾年價格跌的非常嚴重。」過去,在屏東,原產地檸檬每公斤賣不到人民幣4塊錢,利潤低微,很多像劉峻邑這樣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繼承父輩的產業,可是自從大陸開放對臺農產品進口後,價格翻倍地增長,大陸市場也很穩定,這讓大學畢業的劉峻邑有了回鄉打拼的念頭。
  • 人民日報觀滄海:「兩岸一家親」的生動實踐
    自1987年兩岸開啟交流以來,人員交流日益密切,規模不斷擴大,到今年一季度,來往大陸的臺灣同胞已累計超過1億人次,其中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常住臺灣同胞已經多達數十萬人。這些年來,常住大陸臺胞因為證件無法兼容大陸社會公共服務系統,「小到註冊小黃車,大到申請大陸專項基金」,都無法對接線上系統。
  • 兩岸一家親 江蘇省臺灣小鎮美術館揭牌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見習記者 陳 儼攝   2日,「兩岸一家親——2018海峽兩岸藝術家交流活動暨江蘇省臺灣小鎮美術館揭牌儀式」在句容舉行。來自江蘇、臺灣的數十位藝術家以及十多位新加坡藝術家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兩岸文化交流的盛事。   此次活動由臺灣小鎮聯合江蘇省美術館、臺灣中部美術協會舉辦。
  • 兩岸一家親 哪有標籤化?
    臺北市長柯文哲說「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被標籤化,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表示,「九二共識」是事實,哪有什麼標籤化,兩岸有「九二共識」,才有和平往來,對臺灣無傷,對兩岸有幫助,什麼叫做標籤化?    吳敦義反問,柯文哲講「兩岸一家親」其實是跟著「誰」講?
  •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互訪活動
    臺北民族小學校長黃耀農認為,讓兩岸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有助臺灣青少年更深刻地了解大陸,從彼此身上看到兩岸同文同種的聯繫。兩岸一家親 共築天使情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活動在上海開營鄭平副會長致辭  開營儀式上,鄭平副會長代表各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宣布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活動(上海段)正式開始,並祝願兩岸小天使們在未來7天的相處裡,攜手共築天使般的情誼
  • 「臺灣一筆龍」添彩龍江文博會 寓意兩岸一家親
    「臺灣一筆龍」添彩龍江文博會 寓意兩岸一家親 臺灣書畫家楊大閣在龍江文博會現場為藝術愛好者題字
  • 蘇州推出「兩岸一家親」微信表情包
    新華社南京8月31日電(記者何磊靜)記者從蘇州市臺辦獲悉,為拉近兩岸青年距離,由蘇州市臺辦開發推出的「兩岸一家親」表情包30日起正式在微信平臺上線。記者在微信表情相關欄目中看到,表情包的兩個小主人公,分別是身穿蘇式旗袍、頭戴市花桂花的蘇州女孩蘇蘇,和身穿印著臺灣特有的、寓意「顧家」的藍鵲鳥圖案T恤的臺灣男孩安安。表情包共有24款動圖表情,蘇蘇和安安分別以蘇州話和閩南話進行日常交流。據了解,目前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量已超過10億,這款表情包可在微信表情中通過搜索「兩岸一家親」下載使用。
  • 海峽百姓論壇:打造「兩岸一家親」的百姓平臺
    海峽百姓論壇從2007年9月創建以來,已先後在閩臺兩岸成功舉辦了十屆,成為兩岸民間人文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剪不斷的血脈親情在交流中共鳴、在合作中升華,見證著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生動實踐。「我們秉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希望通過海峽百姓論壇這一平臺,不斷增強臺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促進心靈契合,提升文化自信,共築兩岸和平發展的社會基礎。」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會長莊奕賢表示。&nbsp&nbsp&nbsp&nbsp「看到大致相同的民俗、飲食、信仰,看到葉氏祠堂時,我深信這就是我的根,我的血緣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 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
    (臺海觀瀾)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中新社福建寧德1月7日電 (記者 葉茂)在福建,媽祖、陳靖姑、閩王、開漳聖王等眾多與臺灣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信俗文化,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橋梁與紐帶。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臨水宮祖廟住持黃光輝7日告訴中新社記者,圍繞「千年臨水情·兩岸一家親」,該宮今年將經常性地邀請臺灣青年來交流走訪,了解大陸發展環境和歷史文化,進一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古田是陳靖姑文化的發祥地,古田臨水宮是全球奉祀「順天聖母」「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的宮廟的祖廟。
  • 海峽兩岸一家親 臺灣處處中國心
    時針撥回到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正式發表,兩岸關係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在今天上午的《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團結臺灣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向和平發展道路。
  • 王金平:多數人認同「兩岸一家親」是「最大公約數」
    國民黨籍「立委」王金平中國臺灣網3月30日訊 國民黨籍「立委」王金平30日表示,多數人認為「兩岸一家親」,可能是「最大公約數」;若不局限於黨派之見,「兩岸一家親」與他的「認宗愛臺、漢魂臺魄」理念,似乎可打破當前兩岸困局。
  • 「兩岸一家親,和諧鄰裡情」 第七屆濟南-基隆鄰裡節正式開幕
    他向臺灣客人介紹了山東發展情況,鼓勵臺灣同胞更多地參與到兩岸交流中來。他強調,兩岸民間基層加強往來,能消除彼此誤解,加深了解和認同,對增進兩岸同胞情誼,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中華文化裡,親望親好,鄰望鄰好是我們共同的基因。兩岸本屬一家,兩岸同胞就是一家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兩岸同胞擔負著民族復興大任,要攜手共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同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
  • 「親中派」又添丁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親中派」又添丁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2017年06月09日 08:38:29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6月8日電 臺北市長柯文哲8日在市政總質詢時答覆議員陳重文時強調
  • 臺北,兩岸小天使共唱《龍的傳人》
    北京藍天兒童藝術團團長邱火林從臺灣回京這些日子裡,每每回想兩岸同胞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同唱《龍的傳人》情景時,總是心潮澎湃。 在臺灣中南部地區遭受「八八水災」一周年之際,北京藍天兒童藝術團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舉行兩場以「八八重建、攜手藍天」為主題的公益演出活動,所得善款全部捐獻災區,為災區民眾重建家園獻出愛心。
  • 柯文哲再談兩岸一家親,「上海臺北城市論壇」今年要辦視頻會議
    據臺媒報導,中國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公布了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的舉辦時間為將在7月22號,且因應防疫需求,將採用視頻會議的形式隔海召開;現場有臺媒記者提問兩岸交流和兩岸一家親話題時,柯文哲表示,不需要一直重複過去講的話,不過我相信兩岸一家親絕對比「一家仇」更好!
  • 科技牽紅線 兩岸一家親——臺灣高雄市旗津區參訪團回訪中關村街道...
    科技牽紅線 兩岸一家親——臺灣高雄市旗津區參訪團回訪中關村街道紀實 2017年12月14日 13: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體驗了中科院的尖端成果之後,參訪團一行人又走進企業園區,見證科學技術轉化為企業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在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接待人員為臺灣朋友們介紹了當前園區內各家企業正在通過將海澱區文化教育資源與IT技術產業進行整合,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而在神州優車總部基地,負責人則向參訪團成員們展示了集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打造中國最大的一體化汽車共享和出行共享平臺。
  • 山海一家親 攜手奔小康
    山海一家親 攜手奔小康 2020-09-07 10: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傅崐萁:「兩岸一家親」已深入每個中華兒女心中
    傅崐萁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兩岸關係正面臨一些波折,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卻已逐漸深入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自2008年兩岸關係全面深化以來,臺灣人民深刻地感覺到,兩岸和平發展是互利共榮的關係,兩岸間的交流合作,能夠帶給臺灣民眾相當大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