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為「太陽、地球和天氣」,當日上午,德州市氣象局舉辦氣象科普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和學生走進氣象局,了解天氣知識,探索氣象奧秘。
活動期間,德州市氣象局市氣象臺、演播室、人影指揮中心、氣象科普館和長河公園氣象觀測站等向公眾開放,家長和孩子們通過參觀、互動遊戲、聽講座、觀看科普宣傳片等了解氣象。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市民們興致勃勃地了解溫溼度、雨量、能見度、風向風速等多個觀測儀器的工作原理,觀看了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片,零距離了解氣象觀測數據資料的收集與傳輸、天氣預報的製作、各種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以及氣象災害的防禦等知識,感受氣象科技的奧秘。
「風力從1級到12級,大家看看幾級大風能把房子吹倒?」在氣象科普館,德州氣象局的講解員通過現場模擬演示,向前來參觀的學生介紹大風的生成、風力變化及影響,等到10級大風「颳起」時,「房子」轟然倒塌,震撼的場景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靜電球、風能發電互動模擬系統、氣候系統示意模型、氣象災害虛擬演示等活動裝置,吸引了眾多學生圍觀體驗,藉助聲光電技術,帶給孩子們最直觀的科技體驗。「這個靜電球好像一顆魔法水晶球啊,只要手指放上去就會有彩色的光線出現,太好玩了。」德城區第二實驗小學的萌萌笑著說。
在天氣預報節目演播室,氣象主播被孩子們團團圍住。「天氣預報節目是怎麼做出來的?」「氣象監測數據是怎樣收集的?」在得到工作人員生動細緻的解答後,孩子們又走上演播臺,過了一把「氣象小主播」的癮。「這樣的科普活動特別有意義,可以讓孩子開闊眼界,增加知識面,並且互動性很強,孩子能邊玩邊學。」市民胡女士告訴記者。
當天,氣象專家們還結合天氣變化與太陽地球的關係、德州市常見天氣類災害及防禦方法等內容,回應了市民關切的話題。專家介紹,德州市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忽冷忽熱,風多乾旱,夏季炎熱多雨,高溫高溼,秋季天高氣爽,雨水漸少,冬季寒冷乾燥,雨雪稀少。乾濕季節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偏少且過分集中,旱澇、冰雹、乾熱風等氣象災害頻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