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餘:「童軍」走進氣象局 探尋氣象奧秘

2020-12-13 中國天氣

在「3.23氣象日」到來之際,扶餘市氣象局結合2019年世界氣象日主題「太陽、地球和天氣」開展多項活動,普及氣象知識、弘揚氣象文化和科學精神。16日,吉林童軍.扶餘分會一群可愛的小童軍帶著疑惑和好奇走進市氣象局,近距離感受氣象科學,探尋氣象奧秘。

小童軍們在氣象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氣象臺、觀測場、科普畫廊。工作人員生動的為孩子們講解了風霜雨雪的形成、氣象預警等級以及各種觀測儀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小童軍們認真聆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並就自己關心的氣象知識和問題不時提出各種問題,積極互動。通過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氣象科普知識,增強小童軍們對氣象知識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科學、學好科學的熱情,提高小童軍們對氣象災害防禦和氣候環境保護的意識。(扶餘 何鳳輝)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日:孩子們走進德州氣象局探索氣象奧秘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為「太陽、地球和天氣」,當日上午,德州市氣象局舉辦氣象科普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和學生走進氣象局,了解天氣知識,探索氣象奧秘。活動期間,德州市氣象局市氣象臺、演播室、人影指揮中心、氣象科普館和長河公園氣象觀測站等向公眾開放,家長和孩子們通過參觀、互動遊戲、聽講座、觀看科普宣傳片等了解氣象。
  • 揭開氣象的神秘面紗,青少年公益課堂帶你走進平湖氣象局 ​
    為了讓全市青少年積極參與保護生態環境,深刻認識氣象與生態環境工作的重要性,近日,平湖市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等單位開展了一次走進氣象局的公益課堂,近距離探索天氣奧秘,普及氣象知識。活動開始,由氣象局工程師帶領學生實地參觀了國家基本氣象站(嘉興科普教育基地),介紹了各類氣象觀測儀器,揭開了氣象的神秘面紗。緊接著是一堂「走進氣象」的科普小講座,課上重點介紹了幾類常見的天氣現象,並結合氣象科普影像資料,生動地呈現了氣象災害的破壞力以及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現場的問答互動環節,學生們將剛才所學的氣象知識活學活用,氣氛活躍。
  • 湘潭市氣象局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
    紅網時刻湘潭9月14日訊(通訊員 張美麗)9月14日,湘潭市氣象局在「湘潭市氣象科普實踐基地」湘紡小學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水銀氣壓表觀測第一步是觀測附屬溫度表,計數精確到0.1℃;第二步調整水銀槽內水銀面,使之與象牙針尖恰恰相接;第三步調整遊尺與讀數;第四步讀數復驗後,降下水銀面……」活動中,「紅領巾氣象觀測員」在工作人員手把手地傳授下,了解了氣壓、溫度、溼度的觀測和記錄的方法,將深奧的氣象科學變成了看得見、學得會、用得著的氣象知識。一位孩子開心地說:「我們掌握了觀測方法,以後就可以準確觀測了。」
  • 平江城北學校:「讀天書的人」探索氣象奧秘
    氣象關乎著我們老百姓衣食住行,天氣、氣象、氣溫、氣候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平江縣城北學校組織全體學生收看「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網絡大課堂——《讀「天書」的人》,在總班主任郭曉芳和氣象主播柳逸飛的帶領下,3000學子樂當一回「讀天書的人」。「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隨著天氣預報裡,寒潮逐步退卻,暖空氣與日俱進,一個蓬勃生機的季節已經來臨。」
  • 小學生走進氣象局 零距離感受萬千氣象
    7月30日上午,開魯縣氣象局科普教育示範基地迎來了實驗小學100餘名師生及家長,開展了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普及氣象科普知識。參觀過程中,縣氣象局工作人員耐心講解,學生們參觀了人影發射架、作業系統,津津有味地聽工作人員講解增雨原理,操作步驟及所需的氣象條件,通過淺顯化的講解,同學們感受到了氣象的無窮魅力。
  • 市氣象科普館將開展「紅色星期天」活動 邀你一探溫州氣象奧秘
    溫州網2月27日訊(記者 鄧歡歡)去年,市氣象科普館的氣象防災科普體驗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今年將再度升級,開展「紅色星期天」活動......2月27日上午,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今年溫州氣象部門將推出為民服務
  • 小寒時節話氣象,科學避寒送溫暖——省氣象專家走進勸學裡小學科普...
    為豐富校園文化,普及氣象科學知識,1月6日,在小寒節氣到來之際,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特邀全國優秀預報員、山東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張颯,山東氣象學會副秘書長任年民親臨學校,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素養。
  • 天津市氣象局2016年「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活動方案
    2.公僕走進直播間訪談 ◆時間:3月23日 ◆活動內容及形式: 由市局局領導帶領市氣象臺、氣候中心、氣象科學研究所、氣象服務中心等相關單位的專家到新聞廣播參加「公僕走進直播間」欄目,講解本次氣象日主題內涵,結合應對氣候變化、氣象防災減災等熱點問題,向公眾宣傳氣象科普知識
  • 深圳氣象科技創新 打造眾智共享的氣象生態圈-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
    年輕的深圳贔玄閣科技有限公司老闆湯洋一邊說著,一邊帶記者走進了天璇倉141A。這個不算寬敞的辦公loft裡還養著一隻貓。  與單純銷售空氣淨化器的商家不同,他們是空氣品質監測產品行業全套應用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他們的「生毛豆」環境質量監測儀已經升級到了第二代。  「第一代賣儀器,第二代出售服務。」
  •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制定氣象信息網絡業務技術標準、規範;負責全國氣象信息網絡及資料業務的技術指導。     2.承擔氣象通信任務,負責國家級區域網、氣象通信廣域網(CMANet)、衛星廣播系統(CMACast)、中國氣象局網際網路等業務系統建設、運行;負責全國應急通信系統建設、運行、應急通信協調與技術保障;負責全國天氣預報電視會商系統及相關多媒體業務系統建設、運行和用戶服務。
  • 新北實小小氣象員 走進清遠市氣象局
    09年至今,我校開展氣象觀測記錄將近10年,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小小氣象觀測員。5月27日,為了進一步拓寬氣象員的視野,加深對氣象觀測的認識, 我校的小小氣象員們,走進清遠市氣象局參觀學習。 市氣象局林娟娟老師講解氣象知識
  • 遼寧:氣象科普知識走進小學生課堂
    氣象科普講解員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小學生專心閱讀氣象科普書籍小學生專心閱讀氣象科普書籍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恩澤 通訊員孫婧攝影報導 3月22日,遼寧省氣象局與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組織開展了「氣象科普知識走進課堂」活動。
  • 自治區氣象局氣象觀測業務引進ISO9001標準
    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10日訊(記者 藍於涵 通訊員 劉永亮 實習生 黃佳玉)記者從自治區氣象局獲悉,2019年,自治區氣象局在全區各級氣象部門引入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建設廣西氣象觀測領域的質量管理體系(以下簡稱體系)。
  • 古典詩詞話氣象-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古典詩詞話氣象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4日10:27 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 多渠道「+」量身定製 湖南省氣象局研發「智慧農業氣象APP」
    「現在的天氣說變就變,水稻能夠豐收,這其中最要感謝的是氣象局提供的精準預報和技術指導。」楊有恆手裡拿著剛收到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資料,很是感慨。多渠道:量身定製「直通式」氣象服務,提升為農氣象服務質量2016年,作為「三農」服務專項實施縣,汨羅市氣象局從當地農業部門收集整理「直通式」服務對象815個,包括種糧大戶、養殖大戶、涉農企業、家庭農場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並分門別類建立了「直通式」服務對象資料庫,每周以簡訊形式發布《氣象為農服務周報
  • 氣象局黨組連線問候王家嶺救援現場氣象服務人員
    4月5日中午12時,山西省氣象局局長杜順義、副局長張洪濤在省氣象臺通過視頻會商系統連線王家嶺礦透水事故救援現場氣象服務人員,轉達中國氣象局黨組對前方服務人員的問候和沈曉農副局長5日01時10分左右通過手機簡訊對山西省全體氣象應急服務人員的問候。
  •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
    」,睿圖-中亞高解析度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初步建成……這是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簡稱「沙漠所」)交出的一份創新成績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守保說。一個更有創新活力、更有發展張力、更有時代魅力的新型研究所,正在加速成長。  創新思維:優化布局凝聚合力  解放思想,是創新發展的前提。
  • 氣象局全面部署汛期工作各地氣象部門認真落實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汛期即至,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中國氣象局早謀劃、早動員、早部署、早準備,多方面部署氣象服務工作。  組織保障到位。
  • 「寶貝報天氣2017」活動收官 讓氣象科普接地氣 聚人氣
    1月28日,「寶貝報天氣2017—我是氣象小達人」氣象寶貝大會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四地的100多位小朋友齊聚一堂,歡度「氣象寶貝」的年度盛會。  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殷皓表示,活動已邁過四個年頭,引導小朋友關心氣象、了解氣象、應用氣象,和家長一起探索氣象與生活的奧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黨委書記王雪臣認為,「寶貝報天氣」活動組織小朋友參觀氣象局、走進氣象演播廳體驗天氣預報節目錄製、舉行氣象科普知識競賽,全方位、多角度感受氣象科普的魅力,讓氣象更接地氣。
  • 「工作動態」市氣象局與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共推氣象服務高質量...
    12月9日,中國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一行赴天津市氣象局調研,雙方就各自優勢、合作需求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建雲,天津市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關福來,副局長高潤祥以及觀測與預報處、計財處、氣象探測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