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欲挑戰英語「霸權」:廢除第二語言地位 考慮改俄語

2020-12-25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張晨靜】為了廢除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在伊朗的壟斷地位,該國當局又出手了。

據《德黑蘭時報》報導,當地時間20日,伊朗教育部長穆罕默德·巴塞伊(Mohammad Bathaei)表示,伊朗正在考慮用包括俄語在內的其他語言,作為該國學習課程中的第二外語。

據悉,在今年初,伊朗為了防止西方「文化入侵」,已經禁止了小學生上英語課。

《德黑蘭時報》報導截圖

報導稱,上周,巴塞伊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國家杜馬教育和科學委員會主席尼科諾夫(Vyacheslav Nikonov)的會談中宣布,「伊朗政府的教育政策是要終結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壟斷地位,用其他外語替代,特別是俄語」。

巴塞伊還與俄教育與科學部長瓦西裡耶娃·奧莉加(Olga Vasilieva)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得出結果是將建立一個工作小組來擬定所需的諒解備忘錄。

尼科諾夫對於該提議表示歡迎,並補充說俄羅斯的一些大學內也有在教波斯語(伊朗官方語言)。他還呼籲說,俄校園內也應制定一些教授波斯語的計劃,就像教中文一樣。

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截圖

在社交媒體上,巴塞伊的提議引起了伊朗人的批評。有人認為,至少在目前,英語還是在全球擁有重要性地位,因此不能從伊朗的課程中刪除。

還有人認為,伊朗的教育系統甚至不能提供一套標準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教授易於入門的英語,又如何在校園裡教授不那麼有名的俄語呢。

面對這些批評,伊朗Mehr通訊社報導稱,巴塞伊在推特上予以回應,稱要在伊朗學校內教授俄語是有條件的,就是也需要在俄學校裡教波斯語。

他還補充說,此外未來的諒解備忘錄中的一個重要議題是,要向俄羅斯學生介紹伊朗的文化。

伊朗小學生

而對於俄語要紮根伊朗一事,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伊朗語言學家、德黑蘭阿扎德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莫森·肖亞傑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若從形態學的角度來看,無論從發音、結構、還是句法,英語都比俄語更接近波斯語。掌握俄語的第一個難點就是單詞和字母的正確發音。

他說到,「對於大多數伊朗人而言,俄語比英語複雜得多,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

不過,他也指出了一個學習俄語的重要方面。他表示,伊朗與俄羅斯是鄰國,且俄羅斯還是世界強國之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伊朗必須要利用這樣的鄰國機會,學習和了解俄語。

肖亞傑博士說到,若要把俄語當作伊朗的第二外語應用,不該僅限於政治和外交層面,還可以在「科學、技術、貿易領域進行合作。因為這意味著俄企業和組織必須開始在伊朗工作,而在俄羅斯,伊朗的公司也會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工作,這將讓兩種語言的專家需求大大增加」。

但如今伊朗所面臨的現狀是,「在1000個伊朗家庭中,只有一個人願意教他們的孩子俄語,而不是英語」,肖亞傑博士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伊朗欲挑戰英語「霸權」:結束國內壟斷 考慮改俄語
    【文 觀察者網/張晨靜】為了廢除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在伊朗的壟斷地位,該國當局又出手了。據《德黑蘭時報》報導,當地時間20日,伊朗教育部長穆罕默德·巴塞伊(Mohammad Bathaei)表示,伊朗正在考慮用包括俄語在內的其他語言,作為該國學習課程中的第二外語。
  • 英語「霸權」要終結了?伊朗剛剛宣布停止學習英語!改用這國語言!
    當地時間4月20日,伊朗的教育部長竟公開表示,他們目前的教育政策是要終結英語在伊朗作為「第二外語」的壟斷地位,並且用其他語言替代:「特別是俄語!」  其實早在今年1月,伊朗就已禁止國內小學開設英文課程,理由是在教育的初級階段更應給孩子們教授伊朗文化,而開設英語課程與這一目的相互違背。
  • 烏克蘭廢止語言法案 取消俄語官方語言地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新社2月23日消息,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廢除了規定俄語作為官方語言的相關法律。2012年7月3日烏克蘭最高拉達批准通過了《國家語言政策基礎法》,並於2012年8月10日起正式生效。該法案規定俄語在一些地區的官方語言地位。
  • 法媒:挑戰英語霸權,法國擬提升法語在歐盟地位
    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0月22日發表題為《一報告指出英語在布魯塞爾的霸權地位》的文章稱,巴黎打算利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機會來謀求解決這一問題,
  • 漢語應該如何與英語競爭世界第一語言地位?
    第二部分,近代列強強推本國語言。欲滅其國,先毀其史。欲毀其史,滅其語言。近代史上,列強入侵各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滅他們的語言和文字。法國入侵越南,廢除越南使用千年的漢字,改為法文字母。日本佔領朝鮮半島後,推行日語教育。日本還曾在中國臺灣和東北強推日語,教室裡必須說日語,不能說漢語。
  • 烏克蘭語言政治:烏克蘭語 v.s 俄語之爭
    但由於俄羅斯帝國和蘇聯在其附近地域進行的長期成功的俄國化(russification),導致俄羅斯化根深蒂固,俄語早已成為該區域的跨國語,無論是經商還是交流都需要學俄語,想要降低俄語的語言地位,對抗俄羅斯過去的建國努力,在後殖民時代與霸權勢力作鬥爭,烏克蘭的去俄國化充滿了挑戰。歷史上,俄語對烏克蘭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俄羅斯帝國在語言管理上一度很成功。
  • 英語是如何形成霸權的?
    語言是文化輸出的最重要工具當今世界是英語霸權的世界,但英語的霸權既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英語比其它語言更優越,更不是英語適合科學語言,英語的藝術性就更談不上了。那麼這樣的英語怎麼就成了世界的霸主了呢?其實英語的當今地位是伴隨著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和當今美國的霸權實現的。早期的英語是偏居英格蘭的一個小語種,屬於被歧視的語言,當諾曼人徵服英格蘭時,徵服者諾曼第的語言是國王和貴族的語言,當地土語是受歧視的,此後慢慢形成了英語這種雜糅的語言。
  • 烏克蘭給予俄語「地區語言」地位
    據新華社電 烏克蘭議會5日初審批准一項法案,內容涉及俄語被列為烏克蘭的「地區語言」,意味著在廣泛使用俄語的一些烏克蘭地區,當地人有權在一些場合選擇使用俄語還是烏克蘭語。反對這項法案的人認為,賦予俄語「特殊地位」將損害烏克蘭的「獨立和尊嚴」。這項法案由烏克蘭執政黨地區黨提出,旨在提升俄語的地位至「地區語言」。
  • 烏克蘭新語言法生效 俄語失去通用語言地位
    根據該法律,烏境內所有國家公務和公共生活必須使用烏克蘭語,俄語失去在該國第二大通用語言的地位。《關於確保烏克蘭語發揮國語作用法》的法律是今年4月底在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的極力推動下通過的,也是該國首次以法律形式加強烏克蘭語官方語言地位。根據該法,烏克蘭語是烏唯一官方語言,所有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構以及部分公共生活領域必須使用烏克蘭語。
  • 午間閱讀 | 語言與文化霸權
    順理成章地,法國人也一貫以一種防禦性的姿態抵制英語的霸權,因為語言正是這種外來文化形式的最終載體,用海然熱的話說,英語在今天已經「同時實現了空間上和時間上的主宰」。許多法國人其實都至少會一點英語,但外國遊客如果在法國不識相地用英語問路,遭遇白眼的概率可能是比在絕大多數國家都要高。
  • 伊朗語言中心開設中文課
    隨著中伊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為適應日漸趨盛的漢語學習需求,2021年年中,伊朗最大的外語培訓機構——伊朗語言中心宣布開設中文教育,該中心將與德黑蘭大學孔子學院合作,該機構主要面向社會成人和青少年進行中文教學培訓。
  •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後來為何被英語取代?從歐洲霸權演變談起
    進入中世紀以來,在歐洲傳播範圍最廣、影響區域最大的並非後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英語,而是與英語有頗多相似之處的法語。那麼,既然法語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甚至一度成為歐洲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為何最終在與英語的爭鬥中落敗了呢?本文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法語的興衰歷程窺探歐洲大陸霸權的演化吧!
  • 美國霸權沒用了?伊朗和委內瑞拉再度「聯手」,美總統或要失望了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801字,閱讀約需2分鐘 伊朗與美國關係一直都十分緊張,特別是近期伊朗核武器研究人被暗殺之後,整個伊朗民眾處於憤怒之中。
  • 高考是不是應該廢除英語?
    我的觀點是不應該廢除英語這門課程,但是需要降低分值。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世界上講漢語的人數最多。而英語作為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語言是否需要全民去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學習呢?英語在高考中的分值佔比與語文、數學一樣,被稱為主課,其他課程被稱為副科。因為英語在高考的分值,決定著它在教學中的佔比。
  • 以美元霸權為尺 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已分為三種類型
    無意挑戰美元地位的央行數字貨幣(制表:互鏈脈搏)第二類是被美國制裁的國家。然而,無論是伊朗的PayMon還是委內瑞拉的Petro,流通範圍都有限,尚不足以挑戰美元霸權。原因在於,這兩個數字貨幣表面上是掛鈎黃金、石油這樣的硬通貨,但其中心化發行的方式本質還是依託國家信用,市場完全會擔心,一旦國家出現危機,這類數字貨幣無法按照承諾兌換黃金石油。因此,伊朗才尋求阿拉伯國家一起發行一個共同承認的數字貨幣。
  • 漢語的使用人數排名第二,哪一種語言排第一?第二語言你選什麼?
    8.俄語俄羅斯語估計2億人以上使用。使用俄語主要是在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其他國家成員國中使用。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成為了獨立的國家並鼓勵了他們使用本國的母語放棄了俄語。從而扭轉的俄語獨大的狀況。到了16世紀,葡萄牙語在亞洲及非洲成了一個通用的語言。不僅在殖民地的行政和貿易中使用,非殖民地的當地政權以及各國界的歐洲人之間的溝通都是用葡萄牙語。葡萄牙能和當地人通婚也十分不便,也幫助了葡萄牙語的傳播。後來荷蘭、紐西蘭及印尼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廢除使用葡萄牙語。葡萄牙語今天的地位,和現在的葡萄牙這個國家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 世界第一語言之爭,漢語不能缺席
    第二部分,近代列強強推本國語言。欲滅其國,先毀其史。欲毀其史,滅其語言。近代史上,列強入侵各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滅他們的語言和文字。法國入侵越南,廢除越南使用千年的漢字,改為法文字母。到底是誰是世界第一語言,因為英語國家的世界話語權更強大,所以很多中國人認為英語是世界第一語言,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即使是英語國家的人在這個問題上也很心虛,不敢這麼說。多數歐洲國家則認為英語是世界第二語言。第五部分,英語與漢語的戰爭,漢語處於大劣勢。
  • 學習英語重要嗎,學校會廢除英語的主課地位嗎?不懂英語真的不行
    近幾年不斷有傳聞應有有可能會被廢除主課地位,有一部分人認為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會越來越流行,應該更重視,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大多數人一輩子也用不到幾次英語,應該取消英語課程。在很多大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交流的增加,英語顯得也越來越重要,就算學校取消了英語課,也會有很多家長會讓海鷗子堅持學英語的,這是為什麼呢??
  • 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三大支柱是什麼?
    二戰後,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確立了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將美元與黃金掛鈎,「金本位」時代開始;到了上世紀70年代,尼克森宣布不再進行美元和黃金的兌換,美元和黃金正式脫鉤。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事件的重要性,美元與黃金脫鉤,意味著人類進入了新的發展歷程,貨幣不再與任何東西(包括黃金、白銀)關聯,其實這是很可怕的。
  • 俄語勢衰,俄羅斯20年的痛
    今年1月,烏克蘭議會通過「國家語言法案」,規定在幼兒園、中小學和大學必須使用烏克蘭語教學,使用俄語溝通或教學將被罰款。此外,服務業、媒體以及文化領域都禁用俄語。這兩個案例凸顯俄語在原蘇聯地區所面臨的窘境。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俄語擁有國語地位,尤其在哈薩克斯坦,俄語與哈薩克語及英語都是必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