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孫子不哭不鬧,奶奶逢人就誇自己養得好,醫生:老人家太無知

2020-09-03 爸媽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孩子的寶媽都清楚帶孩子有多費時費力,孩子時不時地就哭鬧起來,讓人心煩。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為了照顧孩子,寶媽很難有一個香甜完整的睡眠。

其實孩子懂得哭鬧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如果孩子不哭不鬧,家長感覺很「好帶」的話,就要小心孩子在健康方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

1歲孫子不愛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孩子「好帶」,醫生:老人太無知

王奶奶今年五十多歲,去年剛抱上了大孫子的她每天都非常開心,對自己的孫子百般疼愛,生怕孩子吃不飽,每次餵孩子奶粉時都要多餵一些。

而且王奶奶的孫子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別人家的孩子在一歲的時候,正是愛哭愛鬧的時候,大人照看起來會非常勞累,也就是「不好帶」。

可王奶奶的孫子大不相同,他平時既不哭也不鬧,給人的感覺非常乖巧。照顧這樣的孩子讓王奶奶省了不小的力氣,感覺非常高興,逢人就誇自己孫子乖巧,從來不哭也不鬧,特別「好帶」。

這天王奶奶帶著孫子在樓下散步,碰巧遇到了鄰居劉奶奶,當王奶奶向劉奶奶誇讚完自己的孫子後,誰成想劉奶奶看了看孩子說:「孩子不哭不鬧可不太正常,最好還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檢查。」

聽完劉奶奶的話王奶奶雖然不太開心,但出於對孫子的擔心還是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

醫生對孩子檢查完畢後對王奶奶表示:老人太無知了!每天餵孩子餵得太多,孩子根本就消化不了,由於營養過剩身體不適,所以孩子才不哭也不鬧。

聽完醫生的話,王奶奶感到一陣後怕,連連表示自己以後注意,絕對不會餵孩子太多了。

科學地照顧孩子對孩子成長有怎樣的好處呢?

①有利於孩子身體發育

孩子們年紀還小,身體各個部位發育都不完全,正是需要被科學地照顧從而長身體的時候。

家長對孩子進行科學系統地照顧,有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增強體質,成長的更加迅速。

②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每個人的智力高低不盡相同,為了讓孩子智力發育的更加完全,家長應該儘量做到科學合理的育兒。而非憑藉自己的感覺來照顧孩子,以免像王奶奶一樣「好心辦了壞事」。

家長怎樣做到科學育兒呢?

①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每個寶媽第一次照顧孩子,都沒有帶孩子的經驗。

如果寶媽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孩子有異於正常的情況,應該去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來科學育兒,以免由於自身的問題而傷害到自己的孩子。

②不聽信偏方

有的地區流傳著一些關於孩子的偏方,有的家長由於受教育程度較低,對這些偏方深信不疑。

然而這些沒有經過被科學證實的偏方往往不會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家長們要做到科學育兒,聽信偏方是絕對不可取的。

和你說句貼心話

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是每一個家長最大的心願,所以在育兒方面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儘量做到科學育兒,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平安地成長。

今日話題:你覺得家長要做到科學育兒還應該做到哪些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歲寶寶不吵不鬧,奶奶逢人誇好帶,醫生怒吼父母:太無知
    不管是有孩子,還是沒有孩子的人,恐怕都知道不到一歲的寶寶都比較鬧騰,因為他們太小,還不會表達,只能用哭鬧的方式表達,有時候家長半天理解不了,寶寶會哭得更大聲,這是每個寶寶該有的表現,非常正常,而這個小寶寶一歲了不吵不鬧,顯得特別乖巧。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導讀: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奶奶幫忙餵養1歲孫子,孩子胖成「蠟筆小新」,還逢人就誇養得好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年輕的小夫妻白天需要上班,所以許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幫忙帶孩子。在大部分老人的觀念中,小孩子要長得胖一些才可愛,胖胖的寶寶也代表著父母或者其他親人照顧得好。但是過猶不及,如果寶寶胖出了「新高度」,就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 1歲寶寶從不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好帶」,醫生:娃可能智力低下
    導讀:1歲寶寶從不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好帶」,醫生:娃可能智力低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從不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好帶」,醫生:娃可能智力低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現在很多家庭裡面,都是老人帶孩子。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壓力巨大。家裡再添加一個小生命,一家人生活開銷就更大了。所以說很多年輕人剛生完孩子就已趕緊去上班,生怕自己少賺一分錢。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誇孫子「真乖」,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同事小剛家最近出了一件大事,他的老婆差點和他媽打起來了,而事情的起因是小剛那一歲大的寶寶。當時他的老婆休完產假之後,就選擇去公司賺錢了,因為現在養一個孩子的壓力也比較大,所以他老婆也想多補貼一些家用。那麼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小剛媽媽的身上。
  • 奶奶把9個月的孫子,養到30多斤,逢人就誇,媽媽卻愁容滿面
    奶奶把9個月的孫子,養到30多斤,逢人就誇,媽媽卻愁容滿面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有些夫妻為了賺錢,生完孩子之後就交給了老人。而老人們也樂意幫年輕人分擔壓力。不過,孩子交給老人帶,最後卻讓年輕父母不放心。除了擔心孩子的心智發育之外,老人總喜歡給孩子過度餵食也是其中的原因。
  • 奶奶把寶寶養成「米其林」,炫耀自己會養娃,醫生:手腳廢了
    對很多老人家來說,誰能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就是會養孩子。經常聽見家長抱怨,說家裡的孩子一回爺爺奶奶家過暑假就胖了好幾斤,但殊不知,孩子身體還處在發育階段時長胖,很可能影響到身體健康。林林去年給丈夫生了個寶貝兒子,全家人歡喜得不得了,孩子的奶奶更是每天笑得合不攏嘴,對孩子寵得不得了。
  • 孫子「虎頭虎腦」,奶奶見人就誇「好帶」,醫生看後連連搖頭
    導讀:孫子「虎頭虎腦」,奶奶見人就誇「好帶」,醫生看後連連搖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孫子「虎頭虎腦」,奶奶見人就誇「好帶」,醫生看後連連搖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92歲奶奶蹬三輪車溜30歲孫子,兒子追著罵,網友:好羨慕
    奶奶逢人就說:"我看孩子呢。"路人調侃道:"這孩子可是不小啊。"原來是奶奶帶著自己的三十歲的孫子在遛彎。大孫子一直在哈哈哈哈大笑,沒一會兒他跟奶奶說:"奶奶,你別騎了,我爸兇我了。"網友看後直呼簡直太羨慕了,這奶奶身體也太好了,這大孫子一看分量也不輕,奶奶雖有些賣力,但依然精神矍鑠,心情很好。很明顯能看出來祖孫的關係很好。不少人在網絡上討論關於隔代親子關係的事情,老人對孫輩的愛,和父母是不一樣的。
  • 孫子長得像「米其林」很可愛,奶奶誇養得好,醫生:並非好事
    導語: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孕婦只有吃的好,孩子才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因此在懷孕期間,孕婦難免成為國寶級的人物,各種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她,只要能吃得下,就繼續吃,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 一歲寶寶不哭不鬧太懂事,醫生:可能智力發育出問題,家長別大意
    引言:新手爸媽,在面對一歲左右的寶寶時,往往會很無助。因為一歲的寶寶已經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每天都很活潑,到處製造「麻煩」。朋友家的寶寶剛好一歲,因為父母忙於工作,一般都是奶奶帶孩子。同齡的小朋友不是哭就是鬧騰,把家長折騰壞了,朋友家的寶寶卻異常安靜,不哭也不鬧,讓周圍不少家長羨慕,奶奶也到處炫耀自己家寶寶懂事。
  • 寶寶3個月就會「站」,奶奶逢人就誇,醫生的話卻讓媽媽愁了
    導讀:寶寶3個月就會「站」,奶奶逢人就誇,醫生的話卻讓媽媽愁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3個月就會「站」,奶奶逢人就誇,醫生的話卻讓媽媽愁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歲男童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娃好帶」,不料已經脾虛難發育
    什麼是「好帶娃」?可能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總是「好帶」的。新手爸媽總是為了孩子的事情,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閨蜜聚會、兄弟聚餐,嘴上掛著的都是,「孩子前幾天住院了」「我家孩子老是半夜哭鬧,太不好帶了,都沒辦法安心上班。」
  • 4歲寶寶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園,奶奶:哭了好不哭才可怕
    所以很多父母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在哭訴孩子哭得厲害,太心疼了,可是卻有一位奶奶說「孩子哭了是好事,不哭才可怕呢」。4歲寶寶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園,奶奶一提起就傷心落淚這位奶奶的說法並不是隨意說出的,而是根據自家孩子的真實情況有感而發,這位奶奶表示,她家孫子在4歲的時候上了幼兒園,剛去的時候寶寶就根本沒哭,剛開始全家還挺高興。
  • 12歲女孩骨骺線閉合,是因為喝了奶奶煮的湯?醫生訓斥:太無知了
    很多父母認為,只有吃得好,孩子才能長得好,個頭才能長得更高。實際上,很多家長「拔苗助長」式的做法,只會毀了孩子一生。12歲女孩線閉合,原因竟是喝了奶奶煮的湯?醫生訓斥其家長無知!女孩名叫婷婷,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12歲的她和爺爺奶奶生活,為了能讓孩子長得更高,奶奶每天都會熬上骨頭湯或者雞湯,還能補補腦子,身體發育更好。正是奶奶的精心照顧,讓婷婷成為同齡中個頭高挑的女孩。每次兒子、兒媳婦回到家,總會誇奶奶照顧用心,孩子養得白白淨淨的。
  • 孫子胖出「蓮藕手」,奶奶炫耀自己養得好,寶媽:趕緊帶娃去醫院
    孫子胖出「蓮藕手」,奶奶炫耀自己養得好,寶媽:趕緊帶娃去醫院 小麗是一個九零後寶媽,原本夫妻倆在城裡過著逍遙自在的二人世界 孩子被送回老家,奶奶也是極度愛孫子,經常給孫子做各種好吃的,說孩子小長身體需要吃好一點。小麗聽說兒子在奶奶照顧下越來越能吃了,而且長胖了不少,她也挺高興的。
  • 1歲男寶長到40斤,只因奶奶天天餵「米糊」,醫生:老人糊塗
    1歲男寶長到40斤,只因奶奶天天餵「米糊」,醫生:老人糊塗眾人都知道,帶孩子是個技術活兒,父母需要給予孩子方方面面的照顧,以保證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對此許多老一輩的人都認為自己在照顧孩子方面有著一定的發言權,畢竟孩子的父母都被他們好好的拉扯大了,也就自認為經驗足夠了。於是又自然的從兒女手中接過了照顧孫子、孫女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