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男童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娃好帶」,不料已經脾虛難發育

2020-08-23 高醫生育兒

什麼是「難帶娃」?什麼是「好帶娃」?可能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總是「好帶」的。

新手爸媽總是為了孩子的事情,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閨蜜聚會、兄弟聚餐,嘴上掛著的都是,「孩子前幾天住院了」「我家孩子老是半夜哭鬧,太不好帶了,都沒辦法安心上班。」

但是也總有羨慕的目標,比如自家妹妹經常羨慕的樓下鄰居家的孩子君君,平時出來遛彎,經常碰到,不哭不鬧的,還一直是奶奶看著。孩子的爸媽每天安心上班,也就晚上的時候,跟奶奶一起陪陪孩子。

自家妹妹很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帶著孩子去串門,希望能夠學習到一些帶娃的經驗。前段時間,樓下鄰居過生日,請了很多個小朋友。妹妹家的孩子總是一個搗蛋王,在人家的客廳裡開始開始胡鬧,可是鄰家家的孩子就很安靜,但是也不愛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家長慢慢發現君君不對勁,事後君君的媽媽領著孩子去了醫院。

結果醫生告訴的結果卻讓君君媽媽大吃一驚,醫生說孩子可能是智力低下。醫生通過對孩子的觀察,孩子學習能力和反應都比較慢,雖然平時性子不急不躁,很聽話,是孩子的智力沒發育好。

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奶奶經常強迫孩子吃飯,因為君君的爸媽工作忙,老人有很多事情都不想跟他倆說,害怕給孩子增加壓力。總是一個人默默地看管著孩子。平時孩子不愛吃飯,奶奶都會給孩子餵很長時間,看電視也好,玩手機也好,都會讓孩子把碗裡的飯吃完。

孩子的脾胃很差,去檢查的時候鼻梁都已經長出「青筋」了,孩子一直這樣過度餵養,身體裡大量的血液,每天都在消化食物,進入大腦的血液就會被分流,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影響很大。

況且君君已經被過度餵養很久,孩子出現過多次積食脾虛的情況,奶奶沒有意識到,最後釀成大禍,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一定要給孩子隔三差五吃點暢飯飯,幫助消化積食,養護脾胃,保護孩子的大腦。

總結: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些情況,就要多留意了:

1.娃不愛運動,很懶惰

別一味的相信是孩子自己不願意動彈,如果孩子的行動力比較差,很其他小朋友比起來,也不愛學習,說明孩子的身體可能是出現問題了。

2.娃不愛說話,有的還說話晚

有的孩子都多大了,才只會叫爸爸媽媽,說話晚、不愛說話的,說明孩子的語言發育有些遲緩,特別是不願意跟家長聊天的孩子要格外注意。

3.孩子平時聽話,沒有過多的表情

孩子的表情總是很呆滯,並且雖然平時聽話,也沒有自己的想法,跟同齡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一歲寶寶不吵不鬧,奶奶逢人誇好帶,醫生怒吼父母:太無知
    不管是有孩子,還是沒有孩子的人,恐怕都知道不到一歲的寶寶都比較鬧騰,因為他們太小,還不會表達,只能用哭鬧的方式表達,有時候家長半天理解不了,寶寶會哭得更大聲,這是每個寶寶該有的表現,非常正常,而這個小寶寶一歲了不吵不鬧,顯得特別乖巧。
  • 1歲孫子不哭不鬧,奶奶逢人就誇自己養得好,醫生:老人家太無知
    其實孩子懂得哭鬧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如果孩子不哭不鬧,家長感覺很「好帶」的話,就要小心孩子在健康方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奶奶逢人就誇孩子「好帶」,醫生:老人太無知王奶奶今年五十多歲,去年剛抱上了大孫子的她每天都非常開心,對自己的孫子百般疼愛,生怕孩子吃不飽,每次餵孩子奶粉時都要多餵一些。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導讀: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孫子「虎頭虎腦」,奶奶見人就誇「好帶」,醫生看後連連搖頭
    導讀:孫子「虎頭虎腦」,奶奶見人就誇「好帶」,醫生看後連連搖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孫子「虎頭虎腦」,奶奶見人就誇「好帶」,醫生看後連連搖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歲寶寶不哭不鬧太懂事,醫生:可能智力發育出問題,家長別大意
    引言:新手爸媽,在面對一歲左右的寶寶時,往往會很無助。因為一歲的寶寶已經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每天都很活潑,到處製造「麻煩」。朋友家的寶寶剛好一歲,因為父母忙於工作,一般都是奶奶帶孩子。同齡的小朋友不是哭就是鬧騰,把家長折騰壞了,朋友家的寶寶卻異常安靜,不哭也不鬧,讓周圍不少家長羨慕,奶奶也到處炫耀自己家寶寶懂事。
  • 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
    表姐的兒子俊俊今年6歲,上一年級了,俊俊和同齡的男生相比,個子很矮。表姐說俊俊一直以來胃口就小,前段時間更是食慾嚴重下降,吃一兩口就不吃了。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1.湯泡飯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吃"湯泡飯",是用肉湯、魚湯、蔬菜湯配米飯和饅頭。這種米飯和粥有本質區別。湯泡飯含水量高,孩子容易咽下去,所以吃得又快又勤。
  • 1歲寶寶從不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好帶」,醫生:娃可能智力低下
    導讀:1歲寶寶從不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好帶」,醫生:娃可能智力低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從不哭鬧,奶奶逢人就誇「好帶」,醫生:娃可能智力低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男童發育遲緩醫院查不出原因 3歲半僅68釐米高
    更叫人無奈的是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有什麼問題,這讓童童的家人愁壞了。  發育遲緩  出生3公斤重 3歲多重8.3公斤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蒲城縣城南新區,見到了童童,他身材矮小,手腳如一歲多孩子的大小,如果不是奶奶張小米提醒,很難想像眼前這個瘦小的孩子已經3歲7個月大了。
  • 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如何判斷真假帶娃
    現在「4-2-1」(雙方老人4個,一對夫妻,一個娃)的家庭模式很普遍,年輕夫妻為了養這一大家子人,生活壓力很大。長輩們「裝」著用心帶娃現象已經很多了,你家寶寶踩雷了嗎?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現在把孩子放手給長輩帶娃的媽媽很多,孩子不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生活,家長也不知道長輩是如何帶孩子的。
  •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現在很多家庭裡面,都是老人帶孩子。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壓力巨大。家裡再添加一個小生命,一家人生活開銷就更大了。所以說很多年輕人剛生完孩子就已趕緊去上班,生怕自己少賺一分錢。
  • 4歲寶寶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園,奶奶:哭了好不哭才可怕
    文|小聆媽媽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哭鬧問題了,因為有些孩子只要一離開父母就開啟了「暴走模式」,哭的簡直是肝腸寸斷,看的父母心都忍不住的揪了起來。所以很多父母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在哭訴孩子哭得厲害,太心疼了,可是卻有一位奶奶說「孩子哭了是好事,不哭才可怕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姥姥帶娃,不讓奶奶帶娃?原因很現實
    而上一輩傳統觀念,大多數孩子在出生之後,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都交由奶奶看管。而現在在公園或者小區看到不少老人帶孩子,孩子嘴裡都是喊著"姥姥""外婆",尤其是聽到很多媽媽在打電話的時候"豆豆,聽姥姥話,趕緊吃飯""瓜瓜,讓外公幫媽媽拿個快遞"。現在老一輩的帶娃大軍已經由傳統的」爺爺奶奶「變成了"姥姥姥爺"。
  • 6歲男童反覆發燒,檢查是脾虛造成的,醫生:這些食物可別再餵
    單位裡面有個同事有個兒子叫做江江,孩子今年6歲多了,很討喜,可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個子不太高,比同齡的孩子矮了一個拳頭。之前總是來我家玩,現在已經有大半個月沒來了,打了電話詢問了才知道,原來江江近段時間總是反覆感冒發燒,而且變得很挑食,不喜歡吃飯,孩子身體一天比一天瘦弱。
  • 媳婦如何處理老人隔代帶娃矛盾?奶奶:別讓我挨著累還落不著好!
    一歲前母乳除了可供孩子成長發育的所有營養成分以外,還有奶粉裡面沒有的免疫球蛋白,所以母乳是最安全,最營養,對孩子最好了禮物,那麼一歲以後呢?一歲後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如果輔食種類沒有那麼豐富,可以用配方奶和母乳混合的餵養方式確保孩子營養充足。
  • 6歲孩子一年不長個,因奶奶的早餐「扯後腿」,家長要引以為戒
    前幾日,於姐帶著孩子來公司,也許是很久不見了,我們都認為孩子這大半年來沒怎麼長個,於姐很詫異,就帶孩子去檢查了一番,發現孩子脾虛積食,營養吸收難,所以大半年來,確實沒怎麼長個
  • 孩子不說話,3歲才查出先天性耳聾,帶娃的奶奶豈能「背鍋」?
    ,能犧牲自己退休後的休閒時光挺身而出幫忙帶娃真的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情。」湖北應城的王奶奶今年68歲,老伴兒去世多年,兒子兒媳常年在外打工,好她在還有11歲的大孫女娟娟相伴。一提起娟娟,王奶奶就忍不住要流淚,因為她一直很自責。09年的時候,娟娟出生,兒媳婦在家呆了大半年,孩子到了斷奶的時間,媳婦就出門打工,把娟娟丟給了王奶奶。好在王奶奶那時候身體不錯,有精力,也覺得有義務幫兒子帶娃,畢竟大家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兒子也有能力,在東莞一家工廠做科長,不幫忙自然是說不過去的。
  • 2歲男童成面癱,兒科醫生:夏季帶娃,別做3件事,實在坑孩子
    最近,天氣實在炎熱,很多地區都達到了40度的高溫,一出門就像在熱鍋上「炙烤」,於是空調、冰墊、西瓜等各路解暑神器「齊上陣」,但是,夏季也是寶寶生病的「高峰期」,家長帶娃稍不留心,就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造成損傷。
  • 自己帶就雞飛狗跳,別人帶就不哭不鬧,這樣的孩子究竟是怎麼了?
    對啊,自己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孩子,為何他人帶就這麼乖——餵飯就乖乖吃,讓睡覺一哄就睡著了;可與孩子最親近的媽媽就不一樣了,三天兩頭的出么蛾子——不是哭就是鬧,怎麼哄都難睡……這究竟是為什麼啊?事實上,小到3月,大到3歲的孩子之間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媽媽帶大一半,之後由老人或保姆接著帶的寶寶,或是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這種情況會更加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