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旅遊業發展如何,供需特點怎樣?以民宿業為參考點

2020-12-23 蓉城笑笑來鏟史

2020年春,我們每個人都在見證歷史,疫情下捆綁人們的出入以及消費空間,隨之而來公司倒閉、失業狂潮、股票金融理財大熊市,把每個人、每個行業都打入冷宮,旅遊行業是如此,旅遊業的供需特點也是如此。

很多人不明就已,樂觀狂噓之後旅遊業的「報復性」消費,但有沒有可能實現呢?個人看法,很難,真的很難。

為何?

只舉一例,成本。與旅遊供給與需求直接相關的旅遊產品及服務的價格,而價格又是成本的增量,要想考慮後疫情時代旅遊的供給,必可避免地首先要考慮由於「疫情」給旅遊帶來的成本疊加。

為何?

就拿民宿業來說,它大多都位於地理情況與交通等基礎設施較好的景區周邊,但所謂的優勢都是靠「高成本」投入換取的,高租金、高水電、高物價水準,無一不是壓倒民宿的累累稻草,有些人樂觀的「表示」會減免租金等,但事實如此嗎?供給鏈條的其他提供者會答應嗎?世上沒有好好人!這些成本會壓死部分民宿經營者,影響民宿業的供給端。

從需求端來看,從整個旅遊業來看,後疫情時代,不可避免地面對「疫情綜合症」,人們不願消費以及不能消費將貫穿整個2020年,需求的大範圍收減,旅遊業同多數行業一樣進入寒冬,因此根據「中間立場」來看,一個從事民宿老闆要想「回本」最少需要「一年」時間。不知民宿業是否能夠挺過這場「報復性」消費的暖陽。

當然疫情下供給與需求的變化不一定都是負面影響,新形勢下,人們需求的縮減並不能影響旅遊者的對旅遊這一美好的追求,它會倒逼旅遊業不自覺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還拿民宿業來說,從供給端,會更加重視自身民宿空間設計的多樣性與個性化設置,俘獲旅遊者的「芳心」。疫情之下,民宿業與旅遊業同樣會面臨行業內部的重新洗牌,2020年對多數民宿業來說日子並不好過,大量消費者不能消費與不願消費將會陪伴整年。但有危必有機,這些突發狀況仍舊不能改變,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將會以「體驗型」經濟的模式。

從旅遊者的需求端來說,由於市場細分以及目標群體選擇,旅遊者將會「用腳投票」。21世紀的中國旅遊業將會是由「中產階層」頂起,這一階層有知識、有文化、有追求、敢消費、更看重自身的「自由追求」,這就引導個性化、定製化的新型旅遊業發展。無論是定製化的文創產品、個性化的項目選擇都會迎來新的發展。

從目前的一些旅遊新聞來看,一邊是一系列的景區主動摘牌、酒店主動摘星轉型,另一邊是在城市休閒主題動物園、體育研學度假區、親子農莊、鄉村度假村的日趨火爆。這都在說明一個現象,即市場正在分化,正在細分,經營者更加追求旅遊者的個性追求。

還拿民宿來說,與其直接相關的是什麼?既是對目標群體,即顧客的興趣愛好、年齡層次、人際關係(親子、情侶等)的進一步民宿項目的定位,又是對提供民宿服務的項目的細分,如天文愛好屋、自然小木屋、清新陽房等等的產品選擇。誠然,疫情下的民宿日子不好過,但將來呢?「體驗靜謐」型民宿發展可期。

從旅遊需求端看,如何更好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呢?目前,中國有龐大的中產階層,這也就使人們的知識水平、消費者偏好方面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利用好這個「香餑餑」,是疫情後民宿發展重點「照顧」的地方,如:傳統文化度假村、虛擬戶外體驗園、自然與科學博物小屋等等,有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的來說,疫情下旅遊業發展並不樂觀,但機遇依舊不少,「+旅遊」模式下,旅遊行業也不是單打獨鬥,疫情下的供給與需求的急劇變化,旅遊業未來發展可期。

以上來自旅遊管理小白個人看法,如有紕漏,請多見諒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的民宿業,逆風飛翔
    近日,記者調查濟南部分景區民宿發現,多家民宿都接近「爆滿」狀態,這一現象也是「後疫情時代」部分精品民宿的現狀。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焦騰民宿爆滿,預訂需要提前兩日3月27日,九如山度假風景區開園納客。當天,具有獨立空間的紅顏容木桶酒店、寸光民宿接受預訂,向公眾敞開大門。
  • 後疫情時代民宿業如何脫困?看看民宿縣文旅代表和青年民宿主怎麼說
    後疫情時代民宿業如何脫困?借今天活動的契機,浙江省內「民宿大縣」松陽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方建來和衢州民宿「村上酒舍」的青年民宿主餘家富分別從兩種角度分享了破題經驗。年接待超500萬遊客的民宿縣進入後疫情時代推動鄉村旅遊促進五一民宿入住率回暖近年來,以山地田園風景聞名的麗水松陽一直將旅遊業作為縣域主要產業重點推進,並且大力培植鄉村民宿經濟,吸引了大批鄉村遊、自駕遊、度假遊愛好者的關注。
  • 深度|疫情讓民宿業充滿裂痕,但陽光也就此照了進來
    所幸她還有一家接收外賣訂單的咖啡店和一個線上生活館,這兩者帶來的微薄收入勉強為她提供了支撐下去的動力。武漢解封為當地的民宿行業投下了一絲曙光,但全國範圍內停擺的旅遊業和民宿業仍需要時間來恢復昔日活力。蘑菇See感嘆,「今年不奢望掙錢,只要能交租就可以了。」
  • 重大疫情下關於旅遊業未來該如何發展的幾點拙見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讓武漢再次走向了世界,知名度提高了不少。疫情的發生是我們不願看到和經歷的。喜歡出去旅遊的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疫情發生了,我們國家旅遊業未來該如何發展?旅遊業的發展與足夠大的客流量息息相關,無論是湖南的張家界、還是湖北的黃鶴樓等景點都是需要客流量來支撐的。疫情的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因此,怎樣及時地阻斷傳播,怎樣迅速控制住區域傳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去過很多的景區,發現景區附近的醫療衛生設施還不夠完善。其二,地方地產業結構要合理調整。
  • 「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旅遊三大傳統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將呈現一些新動向。
  • 線下升級改造線上直播蓄力 民宿業如何更好出發
    線下升級改造,線上直播蓄力  民宿業如何更好出發(假日觀察)  文旅行業在此次疫情期間受到較大衝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文旅業正逐步有序復工復產。  本期稿件中,我們關注鄉村民宿。  ——編 者  花開小路旁,樹下嗅花香。
  • 後民宿時代,悠家民宿改造運營一站式服務
    2020年疫情的爆發,讓民宿住宿行業遭受重創。相較於標準化、連鎖化的品牌民宿,個體民宿受到疫情影響更為嚴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國慶旅遊熱潮退去,如何保持民宿良好態勢,成為民宿行業在後疫情時代面臨的一大挑戰與難題。
  • 香港旅遊業「冰封」 業界思索疫情退卻如何突圍
    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從業人員數以十萬,業界認為,儘管香港解脫疫情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但各界應藉此時機,思索旅遊業如何提升,才能在疫後迅速突圍。資料圖:香港金紫荊廣場。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這次新冠肺炎對香港旅遊業的衝擊,是前所罕見的。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2020年2月起,訪港旅客人次連續10個月同比跌幅超過90%。
  • 香港旅遊業"冰封" 業界思索疫情退卻如何突圍
    世界旅遊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連續多波的新冠肺炎來襲,香港旅客今年來大幅減少,就連最近聖誕節張燈結彩的環境,也映襯出冷清之態。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從業人員數以十萬,業界認為,儘管香港解脫疫情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但各界應藉此時機,思索旅遊業如何提升,才能在疫後迅速突圍。
  • 後疫情時代保險業大考:數位化供需側轉型在即
    來源:金融界網站後疫情時代之下,保險業態將發生哪些變化?5月20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危中尋機,海外保險業疫情影響及應對分析》(以下簡稱「報告」),在剖析本次疫情之下國內外險企應對疫情的經驗基礎上,對行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方向。
  • 安吉:今年已舉辦百場民宿直播 助力民宿業發展
    民宿相關負責人說,直播期間,很多網友留言想要預定,活動結束後,民宿「十一」假期客房基本預定一空。  今年受疫情影響,旅遊行業受損較大,為了提振鄉村消費,提升民宿影響力,縣文體旅遊局通過專業平臺策劃百場民宿直播活動,於4月初正式啟動。「百場民宿直播活動圍繞『我在鄉下有個家』品牌定位,以精品民宿展示和民宿大咖經驗分享為主要內容,活動貫穿全年。」
  • 裸心CEO:我們對中長期的旅遊業看好,下半年裸心將開兩家新度假村
    ——馬偌傑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旅遊業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創,5月29日攜程集團發布其截至2020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顯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攜程2020年第一季度集團淨營業收入為4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2%,環比下降43%。這一數據,多少可以反應疫情對旅遊業的打擊。有研究機構估算,新冠疫情對中國旅遊業至少造成5000億直接損失。
  • 疫情重創旅遊業發展 以直客通為例的旅遊產業服務商該何去何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眾多行業深受其累,尤其是旅遊行業。從2020年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緊急通知,明確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業務,到現在已經將近兩個月時間了,國內旅遊業一直處於停業狀態。擁擠熱鬧的景區大門緊閉,偌大的風景區也變得空蕩蕩。旅遊業停滯一天,就是巨大的經濟損失。
  • 經濟周刊薦讀|後疫情時代,消費會怎樣釋放;直播帶貨,實體商家蹚出...
    精彩試讀>>>  後疫情時代,消費會怎樣釋放?  隨著抗疫形勢持續向好,江蘇全省轉入低風險地區,商場、超市等服務業陸續進入復工復產狀態,之前按下「暫停鍵」的消費緩緩啟動。調研結果顯示,三市均有效應對疫情,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工作。  更多內容,請點擊  精彩試讀>>>  重獎之下,看工業強市蘇州如何復產生豬  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引發關注。為加快生豬復產,各級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鼓勵生豬養殖。
  • 後疫情時代,亞洲旅行的未來會怎樣?
    過去,不少人會在假期出行,去海灘沐浴陽光、去雪場滑雪,或者前往沒有去過的地方欣賞美景……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一切。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全球旅遊業遭受重創。大流行過後,一切都不同了。新加坡《商業時報》指出,旅行者將更自主、更環保,更關注健康。
  • 「雲旅遊」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其概念側重於旅遊前、中、後的旅遊信息和旅遊服務供給,目的主要是通過資源整合與共享,解決旅遊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通過旅遊平臺大數據為旅遊產品開發和規划進行科學決策。疫情之下倒逼出來的「雲旅遊」,是旅遊行業在新形勢下的主動應對之策。
  • 後疫情時代,看蘇東找錢如何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的生產生活甚至生命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經濟發展遭受重創,中小微企業尤為艱難。據初步統計,2020年春節,78%的企業營業收入損失近100%,餐飲行業零售額損失5000億元左右,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關閉門店。   如何抵禦疫情的衝擊生存下來,如何融到資、拿到足夠的現金流以支撐企業渡過難關,成為了千千萬萬中小微企業關心的問題。
  • 鄉村旅遊及民宿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疫情當下鄉村旅遊民宿業產品市場定位和業態豐富的一些思考(當然不只有疫情還有經濟形勢、城鎮化進程、土地制度改革等一些列情況所構成的「當下」)。一、鄉村旅遊民宿業發展背景城鎮化程度達到一定規模後必然會走向鄉村振興的道路。
  • 中金:後疫情時代科技如何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看好,5G/雲計算等新基建,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配送機器人等無接觸經濟催生的新需求,以及中國加速半導體進口替代和核心技術研髮帶來的發展機遇。根據我們測算,新基建、新需求、新技術在未來十年將為我國數字經濟新增近4.3萬億元的產業空間。
  • 「四大彈性」對衝疫情影響,中國體育旅遊業必將「觸底反彈」
    如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戶外運動發展,同時也培養了中國最早的一代高爾夫球愛好者,非典過後體育旅遊行業有了跨越式的增長。體育旅遊的高彈性指的是行業具有供需彈性、社會彈性、管理彈性和科技彈性,這些彈性恰恰是體育旅遊行業復甦的根本動力,必將助力新冠疫情後體育旅遊業的全面振興。首先,供需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