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昨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文字,說:「寶寶醒著就放床,比睡熟了再放床容易。建議父母哄寶寶睡覺,只要覺得寶寶是在半睡半醒之間,想睡覺了,就可以把他放在床上了。」結果,這句話引來不少人留言,問我是不是寫錯了。寶寶睡熟了再到放床上,還說醒就醒呢。寶寶半夢半醒之間就放床上,不是開玩笑?
我肯定地回答說,當然不是開玩笑。這是我根據《中國幼兒睡眠健康指南》中,寶寶優質睡眠的「3+3」法則的第一條內容:要在寶寶犯困時放到床上,培養其獨立入睡能力,總結出來的。
估計有的寶媽該問了,可是我在哄寶寶睡覺的過程中,確實發現寶寶一放就哭,不抱睡不行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和父母曾經哄睡寶寶的習慣有關。部分父母發現寶寶想睡覺,不是把寶寶放在床上,而是先抱懷裡哄。時間久了,寶寶就以為自己睡覺的地方,應該是父母的懷抱。一旦他發現自己睡覺的時候,離開了父母的懷抱,當然要哭鬧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寶爸寶媽們,在嬰兒醒著就放床上。
寶寶在半夢半醒之間就把他放在床上,是讓他明白:自己要在床上睡覺。打個比方說,你有一天夜裡是在客廳躺在伴侶懷裡睡覺的,結果第二天醒來,你躺在一個陌生的床上,伴侶也不見了。此時,你是不是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睡覺怎麼突然換了一個地方,伴侶又去哪裡了?
寶寶也是一樣的,他睡覺睡到一半,猛然發現睡覺的環境變了。從父母溫暖的懷裡,變成了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他只會感到不安心,影響睡覺的情緒。因為擔心父母的離開,害怕自己一個人面對陌生。如果寶寶頻繁地經歷這樣的事情,他就會不自覺地醒過來,反覆檢查自己是在哪裡睡覺,睡眠質量會受到影響。
在寶寶沒有熟睡的情況下,把寶寶放在床上,是在向他傳達:困了,要睡覺,就是要躺在床上。當寶寶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在哪裡睡覺,他內心的不安全感就會降低。他的內心也是平靜的,就能安心地自我安撫、學會自我接覺,睡覺更踏實,睡眠時間也會延長。
當然,有的寶寶睡覺就是喜歡黏著父母,如果在他們半夢半醒時放床上,他們哭哭鬧。這時候,父母不要害怕寶寶鬧、抵抗,可以堅持把他放到床上。但是,同時要對寶寶說一些安撫的話「媽媽就在身邊陪著你」或者直接躺下輕輕撫摸寶寶的後背,讓他安心睡覺,慢慢地寶寶就能接受自己睡覺。父母在寶寶醒著就放床,會比睡熟了再放床變得越來越容易,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