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一個傍晚,日本京都一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疲憊的走向回寺院的路上,一位清潔工大嬸給了他一枚硬幣,說:「師傅您累了吧,去買點麵包吃吧。」
一瞬間,這個行腳僧瞬間像電擊一樣,眼淚譁譁的掉落。
他就是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先後創建了2個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歲那年出山,成功挽救即將破產的日航,脫下西裝革履,穿上草鞋聖衣,他想真正去感受這個世界。
此後,他將個人股份全部捐給員工,轉眼大徹大悟。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鳳毛麟角有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和夫作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光芒萬丈,作為哲學家,閃爍耀眼,他說:世間萬物始於心忠於心,「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即我們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由我們的內心所塑造,內心的想法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
2020年,他將自己88年的人生智慧,寫到一本書中,最後融合為一個字——心,想要過的幸福,人必須要有三心。
一、感恩之心:不管好還是壞,都要感謝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遭遇不幸,在遭受困境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會不甘心,哀怨問:「為什麼偏偏讓我遭遇不幸?」「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
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就很容易心生怨恨。
如果換一種心態來說,把經歷的好事、壞事都當理所當然的事情,人生就會豁達很多。
蘇東坡自20歲考上進士後,因為烏臺詩一案被貶,人生走下坡路,但是他平靜應對所有的遭遇。
第一次被貶,到黃州他寫下來流傳至今的《赤壁賦》,告訴政敵他在黃州旅遊;第二次被貶,到惠州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告訴政敵他在惠州過得非常高興。第三次被貶,到儋州(現海南島),在當時屬於蠻荒之地,但是他在這裡辦學堂修橋梁,培養許多人才。
病逝之前,他寫下「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意思是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雖然是九死一生,但我並不悔恨。因為這次南遊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
由此可見,蘇軾的平常心對待困境,哪怕一生被貶,無論貶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安居,相當怡然自得。
同樣的經歷被貶的秦觀,作為蘇軾的弟子,過得就沒有那麼愉快。
秦觀考上進士遭遇了多次打擊,直到30多歲才考上。可是剛考上,因為老師蘇軾被貶,他也受到牽連,一生不斷被貶,從杭州到郴州再到滕州,,越貶越遠。
一路貶謫,秦觀的心態炸了,非常絕望,他郴州他寫「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意思是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舍,春寒料峭,夕陽西下,杜鵑哀鳴!
他實在愁苦難耐,後半生在悽苦中度過。
蘇東坡和秦觀兩者經歷類似,過得卻天差地別,關鍵在於,沒有理所當然看待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
稻盛和夫說「謝謝」這個詞語,意思是「難得擁有的事情」,不論我們經歷什麼,都想著是「難得擁有的」,這樣一想,就會產生感謝之心。
只要能夠淡定說出「感謝」的話,人生就會變得幸福美好。
二、利他之心:為身邊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利他之心」,就是先人後己,把「為自己」放在後面。
前幾天,這個話題衝上熱搜。
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誠懇說明了為什麼要剝離榮耀,要如何做好這件事,以及對榮耀的鼓勵,在會上稱:「今天要送別你們,同樣是一樣的依依不捨。」「今天是我們的「離婚」典禮。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
許多人對此發言稱讚:任總格局真的很大,希望這樣的企業家越來越多。
為什麼大家都對任總稱讚不已,說他大格局呢?
我在網上以「任正非談」為關鍵詞搜索,跳出來的熱門視頻是:「任正非談要重視教育:否則做工人的機會都沒有」 「任正非談明星,老師才應該更受尊重」「任正非談5G風險:5G就是高速路 你車開得不好能怪路危險嗎」……
如果任總創作公司的理念是只為自己,公司不可能做到這麼大。我們從他的各種演講來看,任總的理念裡,始終是以客戶為中心,而這背後是一顆利他之心。
往小的方面看,許多人因為只站在自己角度想問題,以自己為中心,大有人在。
所以,在家庭中,指責家人對自己不夠關心,嫌棄愛人做的不夠好;在工作中,拼命謀求個人利益,不惜傷害同事關係,或者只想著要別人給自己做事,但是從未想過幫助別人。這些人家庭關係差,同事關係冷漠,歸根到底,是沒有利他之心。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是工作還是家庭,都要有體諒他人之心,多為對方著想,多做利他的事情,才更有可能獲得幸福。
三、正道之心:貫徹正道,做正直的事
稻盛和夫創立公司後,把 「作為人,何謂正確」 定為企業的唯一基準。
所有人表示奇怪,把一個企業的基準定的這麼幼稚和簡單,但實際上,稻盛和夫認為,事物的本質就是單純簡單的東西,因此,要把正確的事物貫徹到底。
「道」就是為人之道,就是要「正直」「不騙人」,貫徹正道是守住自己的良心,這是作為人的基礎之道。
稻盛和夫的母親教導他,凡是要想「舉頭三尺有神明」,當想做壞事時,就想「神在看我」,所以行為要端正。
靠著這幾句話,在企業經營中無愧於天, 所以一步一步,稻盛和夫成為經營之聖,走向事業的高峰。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中,許多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而忘記了做人的本質良心。
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幾希。
意思是,人和禽獸沒區別很小,而關鍵在於人的內在道德和良心。
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心,就像禽獸一樣,那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稻盛和夫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所說:「一起始於心,終於心。」人生逆襲翻盤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心」。
作為年輕人,應該早點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