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能治病是忽悠

2020-12-22 中國網河南頻道

保健品能治病是忽悠

2020-01-07 14:09:09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海霞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劉昌娥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德俊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張建偉

記者:中國人為什麼熱衷於養生,養生的概念是什麼?

李海霞:養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就奠定了養生學的理論基礎。養生是根據人在自然界中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心、減少疾病的各種方法所進行的強身健體的自我活動,是人類保養生命的一種主觀行為。現代人對健康長壽和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進一步加速和提升,所以養生保健日益受到人們青睞。

李德俊:中醫養生注重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鍊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缺一不可。養生與自然變化有著密切關係,只有順應自然物候的更替和變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養生、益壽延年。

記者:哪些養生產品是真正有用的?如何分辨保健品的真偽?

劉昌娥:正常成年人和孩子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類的營養補充劑;老年人可以補一些鈣類、蛋白粉類。有疾病人群應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遵醫囑選擇。

李海霞:目前,養生產品琳琅滿目,大家一定要擦亮慧眼去選擇。比如,國家規定保健食品有27種功能,其中包括抗氧化等。如果某款產品沒有經過審批就宣稱其具有某項功能,這就是虛假宣傳。大家可多關注一些權威機構的保健知識宣傳,以增強辨別能力。另外需要強調的是:保健食品並不以治療為目的,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也不能治病。遇到聲稱能治病的保健食品,可以斷定為騙子無疑。要理性對待保健品,不要刻意誇大它的作用,也不能一棍子將它打死。

劉昌娥:要學會看產品成分表,看營養標籤。切記,任何養生手段或產品都不能替代藥品或正規的疾病治療。

記者:對於如何科學養生有哪些建議?

劉昌娥:現代人對於養生有很多誤區,糾正誤區比醫生告訴你吃梨好還是吃紅棗好更重要。

張建偉:西醫也講究養生,就是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心理平衡。」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保健品能治病是忽悠, 養生也需學習和積澱
    如何分辨保健品的真偽?劉昌娥:正常成年人和孩子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類的營養補充劑;老年人可以補一些鈣類、蛋白粉類。有疾病人群應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遵醫囑選擇。李海霞:目前,養生產品琳琅滿目,大家一定要擦亮慧眼去選擇。比如,國家規定保健食品有27種功能,其中包括抗氧化等。如果某款產品沒有經過審批就宣稱其具有某項功能,這就是虛假宣傳。
  • 專家表示聲稱能治病的保健品肯定是騙人的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專家表示,聲稱能治病的保健品肯定是騙人的  實習記者 代小佩  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
  • 央視曝商家忽悠老人4大招:72歲老人40萬買保健品
    72歲的王大媽,平時省吃儉用,為了健康,偏愛購買各種保健品,多達30多個品種,投資近40萬元。但記者仔細看了看這些所謂的藥,大都沒有任何批准文號,來路不明。王大媽怎麼都不相信,保健品並沒有給她帶來健康,留下的除了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外債…手錶能預防癌症、心肺衛視能在休克時救命、儀器能夠給人體充電、儀器能把自來水變成治病神水……王大媽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全部購置了保健產品。
  • 除了權健 這些保健品也會忽悠人交錢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熱衷於給孩子買營養口服液的父母變成了被忽悠買各種保健品的老人;在補腦口服液「澆灌」下長大的80、90後,也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養生「陷阱」:葡萄籽、螺旋藻、深海魚、瑪卡、膠原蛋白……既要養顏美容,還能治病。然而,市面上常見的保健品,真能讓人如願嗎?抗衰老?改善性功能?
  • 480元的奶粉賣6400多塊,忽悠老年人能治病!北京打掉保健品詐騙團夥
    號稱牛初乳粉能治療十多種疾病,並以每箱六千多元價格忽悠老年人購買。海澱警方今天通報,西三旗派出所打掉了這個九人組成的詐騙團夥。海澱警方掉一個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詐騙團夥來自北京新聞廣播今年80歲的林老先生前不久在路上遛彎時遇到了發小廣告的人:「就是說到他那個店裡能領雞蛋,有一個房間聽他講課……」包括林老先生在內,有二十多位老年人聽了自稱養生保健專家的講座,這位專家還特地向老人們推薦了
  • 成都八旬空巢老人被忽悠 7萬積蓄買千瓶保健品
    前年,兩人聽了一次講座後,開始半信半疑地先後八次買下近千瓶保健品,一共花費了7萬元積蓄。  3月18日,指著一天前剛花了9千元購買的6種「治癒藥品」,黃秀麗說,明明就對以前購買的藥品產生懷疑了,聽到別人一說可以治病,還是買了。  華西都市報熱線96111曾多次接到有關投訴,稱一些商家忽悠老年人購買保健品。
  • 忽悠人的高大上」保健品千萬別上當
    健康人可以吃,不健康的也能吃,更可怕的是,按照一些產品的說明,越重病患者還越要多吃。這種看似高級的進口保健品,正在利用非法宣傳蒙蔽大眾,謀取暴利。「最難吃果實」宣稱可替代藥物諾麗果汁與白藜蘆醇類似的,還有一種名叫的偽保健品也在中國大行其道。
  • 保健品不治病虛假宣傳,央視:市場亂象的「病」得治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屢屢曝出各種「坑老」的負面消息。一些不良企業往往用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參加活動,再通過所謂健康講座等形式誇大療效虛假宣傳,來兜售保健品,各種套路層出不窮,很多老年人上了當還蒙在鼓裡。而由於這類案件難於取證,不良企業卻往往能輕鬆逃避法律的監管和制裁。
  • 能預防和治療疾病?小心兒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能預防和治療疾病?小心兒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翟永冠、董小紅  9歲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這個年齡和性別不該有的尷尬,他的胸部竟然開始發育了。經醫生診斷,孩子是因為吃了過量含有激素的保健品。類似浩浩這樣因為服用保健品帶來身體損傷的例子並不少見。
  • 保健品印「不是藥」一片苦心,但警示語無法替代監管
    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的保健品也要像香菸那樣印上醒目的警示語了。當然,保健品的警示語不是「有害健康」,而是「不是藥物,不能治病」。有人可能會說,這不是一句大白話嗎,就算是不印到包裝盒上面,大家誰不知道啊?我們拿「吸菸有害健康」來舉例,其實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懂。可是,法律法規仍然明確規定了,這句警示語必須出現在香菸盒上。為什麼?
  • 又一保健品「騙局」被揭穿:成本不到2毛,3億多男性被「忽悠」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保健品這一行業也迎來了較為迅速的發展。不過近些年來,保健品行業也由於時代的變化,逐漸失去其自身原有的味道,那些保健品品牌打著治病的幌子,從老年人身上牟取了高額的利潤。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無良的保健品商家相繼推出了一些欺騙性的營銷活動,為的就是吸引老年人的注意。
  •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購買保健品?揭秘保健品忽悠的5大套路
    揭秘保健品忽悠的5大套路作者:齊俊傑看財經最近,權健和丁香醫生的撕逼大戰不斷升級,各路媒體自媒體也紛紛上陣撕咬,搞得保健品這個行業都搖搖欲墜,不光是權健,其他品牌也是風聲鶴唳,如臨大敵。那麼有人要問了,保健品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購買呢,為什麼他能做成這麼大的生意?
  • 虛假保健品是如何「忽悠」人的?
    10日,廈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廈門市2014年十大消費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製售假冒保健品等。章某等人開設的假冒保健食品地下生產窩點,涉案金額達500餘萬元,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處理。(3月11日《海峽導報》)不法之徒以「免費試用、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名義,誇大保健品功效,甚至以保健品代替藥品進行虛假廣告宣傳,讓老年消費者花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他們的伎倆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以產品體驗為誘餌。通過現場講課、放錄像等方式,讓他們免費體驗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再進行銷售;二是以講座或體檢為幌子。講座一般都是前階段「洗腦」,後階段賣「藥」; 三是以虛假宣傳為手段。
  • 宣稱保健品可「包治百病」專門忽悠老人 北京警方打掉多個詐騙團夥
    街邊給老人免費發禮品,邀請老人免費「體檢」,實際卻是忽悠老年人購買「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1月24日獲悉,今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連續打掉多個保健品詐騙團夥。而經相關部門鑑定,此款「牛初乳粉」只是普通的奶製品,並沒有治病的功效,卻被賣上了6400元一盒的天價!許多老人被騙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等9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海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 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視覺中國 圖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近幾年,平時吃葡萄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籽,因商家宣稱其提取物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而被製成各種葡萄籽保健品賣得火熱。小小葡萄籽真有這麼多功效嗎?先說抗癌,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李鐸解釋說,「體外實驗能抑制」和「體內能抑制」完全是兩回事。
  • 昂貴理療床真能治病還是忽悠?
    昂貴理療床真能治病還是忽悠? 因涉嫌誇大療效宣傳,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網友「明年今日」調侃:「按店裡面的人的說法,那東西神奇著呢,是能包治百病的。」網友「獨步天下」認為:「這是利用老人好佔便宜、想健康長壽的心理進行洗腦。」網友「衣上酒痕」則稱:「我家裡就有這麼一張,買了好幾年,現在就是一個擺設。當時家裡老人要買,誰都擋不住。其實就是普通按摩床而已,根本不值那麼多錢。」
  • 1萬多元的玉石床墊能治病?不靠譜
    「我媽媽前不久迷上了一種可以治病的玉石床墊。一張床墊1萬多元,可老人家深信不疑,但我認為這是騙人的。」近日,贛州市民潭先生的母親花1.5萬餘元購買了一張宣稱能夠治療關節炎等多種疾病的玉石床墊,他懷疑商家誇大床墊的功效,忽悠消費者。章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治病床墊」涉嫌誇大療效,虛假宣傳,提醒市民莫輕信,謹防上當受騙。
  • 央視315曝光:來路不明保健品
    (資料圖)【誰來管管來路不明的保健品?】72歲的王大媽,平時省吃儉用,為了健康,偏愛購買各種保健品,多達30多個品種,投資近40萬元。但記者仔細看了看這些所謂的藥,大都沒有任何批准文號,來路不明。王大媽怎麼都不相信,保健品並沒有給她帶來健康,留下的除了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外債…【警惕!不法商家忽悠老人四大招】第一招,洗腦營銷。打著免費健康講座的旗號,虛構誇大他們的病情。第二招,親情營銷。一見面就喊爺爺奶奶,哄著老人高興。第三招,體驗營銷。拉著老人體驗各種醫療器械。第四招,免費體檢。打著免費體檢的幌子,在體檢報告上做手腳,嚇唬老人掏錢治病。
  •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頻被「套路」 治病功效隨意誇大
    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保健品消費人群中,老年人佔了五成以上。老年人成為保健品生產商、銷售商的主要牟利對象,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被保健品銷售商騙取高額資金的故事也常見於諸多報導。那麼,老年人是如何被「套路」的?他們購買的保健品多半又是什麼呢?
  • 豈能把保健品當藥賣
    來到醫院讓醫生一看,醫生搖著頭說:這「藥」根本不是鈣片,而是一種保健品,不治病,重新去買吧。頓時,筆者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折回那家藥店,質問她們:這到底是不是鈣片?她們依然回答說:「只要是補鈣的,當然是鈣片。」因為已經打開了包裝,對方拒絕更換或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