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購買保健品頻被「套路」 治病功效隨意誇大

2020-12-20 中國搜索

銀髮一族成不法保健品生產銷售商主要牟利對象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被「套路」調查

前段時間曝光的權健事件,再次折射出保健品市場的各種亂象。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逐漸重視,形形色色的保健品進入大家的視線。上門或電話推銷的、社區裡開講座的,各種銷售方式令人眼花繚亂。

《法制日報》記者隨機採訪發現,多數人或多或少都買過或者正在食用某種保健品。

有數據顯示,保健品的年銷售額經歷了從無到超千億元的飛躍,並持續保持增長態勢。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保健品消費人群中,老年人佔了五成以上。

老年人成為保健品生產商、銷售商的主要牟利對象,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被保健品銷售商騙取高額資金的故事也常見於諸多報導。

那麼,老年人是如何被「套路」的?他們購買的保健品多半又是什麼呢?

患者被精準推銷

兜兜轉轉是圈套

浙江省杭州市市民王欲雪今年已經80歲高齡。他患有糖尿病近20年,吃了不少藥,大多數藥品的療效並不好。

據王欲雪介紹,他所服用的藥多數是經別人電話推銷的,2017年,他服用了名稱為「胰島復活素」和「修胰平糖膠囊」的「藥」,效果比較不錯,可惜服用幾個月後,再想買這款藥時,已經聯繫不上賣藥的人了。

而藥一停下來後,王欲雪早上空腹時測量血糖值,已經達到了19點。此後一段時間裡,王欲雪一直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藥品。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8年7月初,一個自稱「同仁堂劉教授」的人打電話給王欲雪,稱他們主治糖尿病,療效非常好,如果無效可以退款。

「聽介紹是大單位,又是教授,我就信了。先後以貨到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他介紹的『蒼芎膠囊』和『珍芪膠囊』,分別花費1380元和3000元。但這兩個藥對糖尿病一點作用也沒有,血糖值早上空腹測量可達到19點至22點之間。」王欲雪說。

直到有一次,他在前一天晚上喝了一點鯽魚湯,第二天早上,空腹血糖值為26.5。王欲雪害怕了,隨後聯繫「劉教授」。他得到的回覆是:血糖太高了,應該服用「苦瓜素」,這個效果很好,但價格很高,兩個月的藥需要5000元,無效可退。

由於擔心血糖過高會休克,於是,王欲雪讓「劉教授」速寄兩個月的藥,藥到後,他服用了5天,但血糖值仍維持在19點至22點。

恰在此時,一位「湖北人」給王欲雪推薦了一種名叫「苦瓜胰島素」的藥,並稱降血糖效果好,可免費試用半個月,有效再買。王欲雪欣然同意,並且按照要求服用藥,兩天後血糖值降了3點。服用一周後,早上空腹血糖值降至9.8點,這是他半年來沒有過的情況。於是,王欲雪立即與這位「湖北人」聯繫,買4個月送1個月。至此,王欲雪花了800元買了5個月的「苦瓜胰島素」。

由於這種藥對王欲雪來說,既有效果,價格也公道,因此他準備長期服用此藥,於是計劃退掉「同仁堂劉教授」的藥。

「總付款接近一萬元,我只讓他退一部分,然後把藥再寄回去,『劉教授』電話中同意了,但卻遲遲不退款,之後又說要交1500元的手續費才退,我沒有同意,於是他給我寄了名為『歐福萊』的保健品,稱有降糖溶血栓的功效,並向我收費1500元以替代手續費。」王欲雪說,實際上,他根本不需要這類保健品,但想著付款後就能拿到退款,於是便支付了,可後來退款並沒有收到,「『劉教授』又要我先繳1700元所得稅才可退,至此我才明白這就是一個圈套。」

治病功效隨意誇大

冒充專家涉嫌欺詐

王欲雪向記者展示了他所購買過的部分保健品和藥品。

在部分保健品中,記者發現這些保健品均為「歐福萊」品牌,雖然都標註有「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字樣,但是藥品名稱寫的卻是「苦瓜素軟膠囊」「糖尿康」「清血溶栓一氧化氮」,每瓶為100粒裝,授權商為美國歐福萊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經銷商為中國永興堂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據記者了解,《保健食品命名規定》第四條規定,保健食品命名禁止使用「虛假、誇大或絕對化的詞語」「明示或暗示治療作用的詞語」。

對此,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鄭雪倩說:「保健品不具有治病功效,是健字號的食品,但由於市場的需求和利潤空間大,導致不少廠家不按規範命名。」

鄭雪倩說,保健品不是藥品而是保健食品,它只針對一些特定人群的身體功能有調節作用,並不能治病,是按照食品的類別和程序進行審批的。

「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比較注重健康,老年人對這些方面相對更在意些。許多廠家就是利用老年人的這種心態,誇大保健品的功效,騙人們購買。」鄭雪倩說。

王欲雪向記者展示了一款名為「珍芪降糖膠囊」的藥品,他稱此藥對降糖作用不明顯。但記者查閱發現,這款藥國藥準字為「Z20040049」,功能主治描述為「益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陰兩虛,肺胃有熱之消渴症」。

藥品說明書顯示的注意事項有,第一,有嚴重心、肝、腎(包括糖尿病、腎病等)併發症,或合併有其他嚴重疾病者慎用;第二,近一個月內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慎用。其藥理毒理為,具有降低四氧嘧啶所致大鼠血糖升高,抑制四氧嘧啶模型大鼠胰島素分泌水平降低;改善四氧嘧啶對胰島β細胞的破壞,修復損傷的β細胞;可抑制腎上腺素和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升高;對正常小鼠血糖無明顯影響。

帶著疑問,記者聯繫了售賣給王欲雪此藥的「劉教授」。劉教授稱,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已經在10點以上了,推薦使用金白盒「珍芪降糖膠囊」,一般的保健品作用已經不大。

「劉教授」介紹,金白盒的「珍芪降糖膠囊」一個療程是兩大盒,每大盒包括5個小盒,每小盒48粒,售價為600元,付款方式為順豐到付。

「金白盒的『珍芪降糖膠囊』是我們和廠家合作的升級版,功效比同名的其他包裝要好,是最近反饋最好的藥。」「劉教授」介紹說。

隨後,記者查詢發現,「珍芪降糖膠囊」確實有多款包裝,有金白盒的包裝,也有綠白盒,還有一些相近的包裝,粗略統計有四五種。

在看到多種包裝的廠家都是「哈爾濱同一堂藥業有限公司」後,記者通過其官網顯示的聯繫方式,聯繫了該廠總經理。當記者詢問多款包裝的「珍芪降糖膠囊」有何不同時,得到的答覆是:「包裝不同是因為批次或者每盒的粒數不同,但藥品都為同一藥品,功效和療效都是一樣的。」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用醫生、專家身份電話推銷藥品或保健品的行為,屬於欺詐行為。即使真的是醫生,這也違反了職業道德和行醫的基本規則,醫生必須先診斷,才可以告知患者該吃什麼藥品。另外,專家的標準是什麼,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中專畢業生就可以自稱為專家了,在這種情況下,冒充專家賣藥,這是違法的,這種行為涉嫌欺詐,甚至種構成詐騙。」

嚴厲打擊欺詐行為

自我保護謹防受騙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骨關節炎、中風、心臟病、癌症、老年性痴呆症……伴隨著身體的日漸衰弱與疾病風險的增高,老年人成為最具健康焦慮的群體,是養生概念的主要受眾,也是最容易被詐騙、被成功推銷的群體。

劉俊海說:「現在銀髮群體成為一些不法保健品企業和藥品推銷人員關注的市場。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企業或者推銷人員見利忘義,唯利是圖,老年人有錢,而且好騙;第二,很多老年人不理性消費,希望健康長壽,殊不知保健品不是藥品,藥品也有真假好次之分;第三,監管有漏洞和盲區。」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老人不惜用重金去買保健品和藥品,一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二是容易相信廠家或者推銷人員的宣傳。」鄭雪倩說。

對於當下老年人被推銷、被詐騙的亂象,該如何規範呢?

鄭雪倩認為,首先要從立法入手,對保健品、藥品的規定要更加詳細嚴格,對於它們的營銷推廣要監督,有欺詐行為更要嚴厲禁止。對企業來說,要建立誠信體系,比如違反後,不能再進行此類工作。此外,處罰力度要有觸痛。同時,國家對老百姓也要多做宣傳和引導,可以印發宣傳冊提醒,對於公共場所進行類似營銷活動,群眾應該積極舉報,通知相關部門。

在劉俊海看來,首先,保健品和藥品企業是第一責任人,他們應當為消費者站好崗、放好哨、把好關;其次,行業協會要嚴格加強自律,清除潛規則、清除害群之馬、清除霸王條款,嚴格自律就是最大的行業自我保護;再次,監管部門要勇於擔當,挺身而出,依法運用法律賦予的市場準入、行政指導、行政監管和行政處罰等法定權力,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建議打造一個24小時、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市場、跨地區、跨部門、跨產業,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無縫對接、同頻共振的保健品藥品市場監管執法合作機制。」劉俊海說。

他同時稱,法院和仲裁機構對於保健品、藥品領域出現的消費糾紛案件,要開門立案,做到立案快,審理快,為消費者維權提供及時、公平、有效的支持,扭轉消費者「為了追回一隻雞,必須殺掉一頭牛」的現象。

劉俊海說,總體來講,一是提升違法成本,降低違法收益,確保違法成本高於違法收益;二是提升維權收益,降低維權成本,確保維權收益高於維權成本;三是提升企業的守信收益,降低企業的守信成本,確保守信收益高於守信成本。

此外,劉俊海也建議,老年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樹立科學消費、文明消費、理性消費的理念,同時一定要看好錢袋子,「希望天下子女也都能抽時間,多陪陪父母,解除父母的後顧之憂」。來源 :法制日報

相關焦點

  • 保健品不治病虛假宣傳,央視:市場亂象的「病」得治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屢屢曝出各種「坑老」的負面消息。一些不良企業往往用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參加活動,再通過所謂健康講座等形式誇大療效虛假宣傳,來兜售保健品,各種套路層出不窮,很多老年人上了當還蒙在鼓裡。而由於這類案件難於取證,不良企業卻往往能輕鬆逃避法律的監管和制裁。
  • 保健品洗腦式營銷如何坑害老年人
    內容提要近年來,大家對保健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部分保健品生產商、經營者誇大宣傳、虛假宣傳,以「洗腦」式營銷坑害老年人。同時,保健品的營銷手段和銷售途徑更是花樣百出,有的甚至處於監管盲區,對老年人欺騙性、危害性極大。老年人亟需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和健康觀。
  • 90元的保健品成900元的治病「神藥」 專坑老年人的套路為何總得逞?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政府持續重拳整治,但依然有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以保健品冒充藥品進行欺詐,不少老年人頻頻「入坑」。進價90元賣900元 保健品成心腦血管「神藥」2017年6月,河南省南陽市中級法院對一起保健食品冒充藥品非法詐騙案作出終審裁定,判處主犯潘某等人5至7年有期徒刑。
  • 團夥誇大保健品療效專騙老年人 涉案300餘萬
    該團夥重要負責人矯某和劉某幾年前接觸過電銷行業, 同時他們還精心編撰了一套「話術」,不同的病理特徵有相應的「話術」策略,讓初入「陷阱」的老年人防不勝防。該團夥成員主要是通過向老年人忽悠各種名目的費用,再將保健品和「特效藥」寄給受害人。待受害人貨到付款後,快遞員會將錢款打到一個指定帳戶上,他們再利用網購的POS機套現,最後根據內部約定分成。
  • 2000億的保健品行業掏空老年人,子女的關心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對於老年人的各種套路,層出不窮,我們農村這邊還好點,老年人一般不會在保健品這方面支出,但是只要一上當受騙,那就是全部的積蓄!02很多賣保健品的誇大宣傳,把保健品說成了藥品很多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揭秘保健品騙局:花樣套路洗腦重重圍獵謀財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喝鱷魚飲品能治好腫瘤,小分子肽食品能治百病,神秘功能水可以治病、壓片糖果能抗癌……近年來保健品行業亂象橫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高科技」「新概念」「中西合璧」等套路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利用會銷、網銷、登門、微課堂等手段,對目標人群設下「精準騙局」,將一些受害者的養老錢
  • 關愛中老年人身心健康 遠離保健品詐騙
    2016年1月至11月,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楊某某指使張某某等話務員以虛構的全國心腦血管幫扶中心、北京301醫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老師的身份,誇大其銷售的保健品功效,承諾可以根治患者的疾病,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向被害人蘭某某等88人推銷強生葛膠囊等保健食品,騙取被害人共計人民幣177610元。
  • 焦點訪談曝紅瑞樂邦「坑老」且治病虛假宣傳
    鋪墊了這麼多,為的就是把產品賣出去,如何能賣得好,賣得多,連環套中最重要的關鍵套路就是要宣傳到位。雖然紅瑞樂邦公司賣的是保健品,但從培訓的內容上來看,卻跟保健品沒有什麼關係,講的都是各種常見病的治療,而且還很突出功效。這也是針對老年人的軟肋所做的專門設計,目的就是讓老人們相信他們的產品能治病,具有神奇的療效。為此,紅瑞樂邦公司製作了大量的課件、PPT和宣傳片。
  • 成本3000元普通床墊賣到1.8萬 虛假廣告「套路」幾何?
    原標題:虛假廣告,「套路」幾何?   誇大功效「花樣」多   ● 「一臺普通儀器能包治百病?肯定有假! 」   ——合肥市民安女士   ● 「部分商家依靠炒作概念、誇大宣傳等違法違規方式引誘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購買,從而佔領市場。
  • 涉老詐騙案頻發 專家支招如何讓老年人遠離「保健品陷阱」
    通過對基本案情介紹、法院處理結果和案例分析進行點評,為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提供具體指導,提醒廣大老年人強化風險意識,提升維權能力,維護自身權益。在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涉老保健品詐騙案。兩名被告人設立公司,聘請多人為話務員,並對其進行話術培訓,利用非法購買的全國各地老年人信息和改號軟體,通過給老年人撥打電話進行推銷,以偽造「上海康成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康顧問的身份,誇大保健品功效,以此騙取老年人的錢財,涉案金額高達500多萬元。雖然兩名被告已被繩之以法,但該案已給相關老年人及家庭造成財產、身體和精神傷害。
  • 央視曝光:「紅瑞樂邦」涉虛假宣傳,引誘老年人上當買保健品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屢屢曝出各種「坑老」的負面消息。一些不良企業往往用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參加活動,再通過所謂健康講座等形式誇大療效虛假宣傳,來兜售保健品,各種套路層出不窮。導致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年人上了當還蒙在鼓裡。
  • 從源頭對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加強監管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嶽宇豔) 市人大代表劉德勝認為,老年人保健品市場主要存在三個問題,「坑老」保健品層出不窮。從最初的「牛、羊初乳」,到現在納米技術、破壁技術製作的保健品,從補充微量元素到增強免疫力、抗衰的保健品目不暇接,有的隨意誇大適應症,甚至功效全無,副作用驚人。
  • 「保健品欺詐」後續 聽醫生詳解保健品購買注意事項
    推銷員現身揭黑幕  鹿城重拳打擊保健品非法營銷 各方探索有效監管  溫州網訊老伯受騙參加「免費旅遊」,結果買回360瓶「特供藥」;保健品公司前員工現身揭開黑幕,詳解康盛健康生活館推銷套路;市監執法人員臥底「康瑞祥」,破獲大型保健品非法營銷案……「保健品欺詐」系列報導推出後,數十位讀者反映自己或家人被推銷買下高價保健品的遭遇。
  •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購買保健品?揭秘保健品忽悠的5大套路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購買保健品?揭秘保健品忽悠的5大套路作者:齊俊傑看財經最近,權健和丁香醫生的撕逼大戰不斷升級,各路媒體自媒體也紛紛上陣撕咬,搞得保健品這個行業都搖搖欲墜,不光是權健,其他品牌也是風聲鶴唳,如臨大敵。那麼有人要問了,保健品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購買呢,為什麼他能做成這麼大的生意?
  • 咋整| 老媽又被保健品廣告騙了,老年人真這麼好騙嗎?
    食藥監提醒,老年人購買保健食品時,一定要認準「藍帽子」,要到正規商店、藥店購買,不要相信保健食品包裝或廣告中宣稱的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也不要參加保健品講座、培訓、旅遊、集會等活動。與保健品推銷員之間拉鋸式的戰爭,仍在許多家庭持續上演。揭秘保健品的套路這麼多老人上當,保健品的套路,讓很多老人毫無抵抗力。
  • 淨網2018:這些賣老年人保健品的是騙子!
    蜀黍經常打電話給爸媽但有時候還是阻擋不了爸媽買「神齊」保健品的心啊趕緊讓爸媽看看公安部的最新通報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太多了別再上當了:採取免費贈送雞蛋、生活物品等方式,向老年人宣傳保健品業務,以銷售保健品騙取押金手段實施詐騙;組織所謂「專家」進行免費「健康講座
  • 15萬元買的百瓶保健品10年吃不完——老年人就這樣被「洗腦」
    「套路」其實就三招,老年人招招接不住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去年面向社會徵集到上百條有關保健品和保健儀器欺詐的線索,通過梳理發現,上當的以老年人居多,雖然騙子的「套路」不外乎三招,但老年人招招都接不住。  ——免費做誘餌。
  • 保健品騙局十大套路被曝光!
    套路:01、免費送禮品型保健品銷售人員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面、油、飾品等,引誘老年人上鉤。推銷人員多通過發宣傳單,免費發放禮品,或用保健品包裝盒、票據、禮品讓老年人進入圈套。別讓免費蒙蔽眼,誘騙上當在後面。
  • 四探保健品「坑老」:銷售「四大套路」設置「親情陷阱」
    小輝說,「專家」義診都會惡意誇大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並見縫插針、誇大宣傳保健品的功效作用,銷售人員則從旁不間斷地「敲邊鼓」,適時說幾句「真準、真是神醫」等話語。經「專家」與銷售人員的「雙簧」表演,老人十有八九會慷慨解囊。如果說「免費贈禮」「健康專場」「專家義診」是讓保健品銷售快速見效的「三把火」,那麼「親情營銷」就是貫穿始終的「文火」。
  • 我們最需要保健的,其實正是保健品企業本身
    2017年,西安一名85歲老教授,退休後熱衷於買保健品,甚至不惜借外債。這些年在這些「三無」保健品上,他一共花費了十多萬元。2018年,一位在八年中花費50多萬元,買了數十種保健品「治療」癌症的老年人去世,她的愛人直到看了今年春晚的床墊小品後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兩口子被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