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教發〔2017〕77號
各縣(市、區)教育局、體育局(文體局)、校足辦,開發區城鄉管理局,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社會事業局,市生態科技新城社會事業局,揚州中學、揚大附中、新華中學、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揚大附中東部分校、教院附中、竹西中學:
為進一步推進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更好地發揮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引領示範作用,有效促進青少年茁壯成長,為「辦高品質教育,建高品質學校,育高品質人才」提供有力支撐,經研究,決定開展2017年度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考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考核對象
1.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附件1);
2. 各縣(市、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
二、考核內容
各地各校在校園足球組織領導與管理體系,師資、設施與經費條件保障,教育教學,校內訓練,競賽活動開展及其實施效果等方面的情況,重點考核校園足球「年年賽、天天練、人人會」三方面的實施情況(具體指標見附件2、3)。
三、考核方法
(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1. 自評申報: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於2017年9月22日前完成自評及相關表格填寫(附件2),並報送所在縣(市、區)校足辦或教育行政部門。市直學校直接報送至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
2. 初審考評:各地對所轄區內學校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和評分,並於2017年9月28日前將各特色學校初審考核匯總情況表(附件4)報送至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同時將電子檔發送至郵箱:1186549101@qq.com。聯繫人:紀有仁,聯繫電話13004333195。
3. 考核評定: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組成考評組對特色學校初審考評情況進行複評、實地抽查,擇優評出一、二、三等獎,特別優秀的授予特等獎,並給予獎勵。
(二)各地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
1. 自評申報:各地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於2017年9月28日前完成自評及相關表格填寫(附件3),並報送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同時將電子檔發送至郵箱:1186549101@qq.com。
2. 考核評定: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組成考評組對各地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進行考核,擇優評出一、二、三等獎,並給予獎勵。
四、有關要求
1. 各地要對照《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考核評價細則》如實自評,杜絕出現「重創建輕建設」現象。
下列情況之一者評定為不合格:
(1)義務教育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未能確保每周每班一節足球課,高中學校未開設足球選修課;
(2)近一年內未開展「校長杯」比賽;
(3)近一年內未參加「縣長杯」比賽;
(4)自2018年起,未申報足球優秀運動員招生計劃或者申報了計劃但因所設文化條件明顯高於優秀運動員文化成績最低限而實際未招到足球優秀運動員的高中學校不再參加市年度考核,不享受相關經費獎勵,當年實際招收優秀足球運動員人數低於5人的高中學校不得評為二等獎,低於10人的高中學校不得評為一等獎。
2. 考評結果在全市範圍內進行通報,並作為市級獎補經費分配以及有關評先評優等重要依據。
3. 請各地校足辦分別推薦1-2名校園足球優秀校長、優秀教練員、優秀運動員和先進工作者,並將推薦表(附件5)紙質稿和電子版一併報送市校足辦。市教育局、體育局、校足辦將根據考評及各地校足辦推薦人員情況,評選出2017年度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十佳校長」(面向特色學校校長、分管校長)、「十佳教練」(面向一線體育教師)、「十佳運動員」(面向學生)、「先進工作者」(面向教育、體育、校足辦行政工作人員),並給予表彰獎勵。
附件: 1. 揚州市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2.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考核評價細則
3. 揚州市縣(市、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考核評價細則
4.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考核評價結果一覽表
5.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十佳校長(教練、運動員)、先進工作者推薦表
揚州市教育局 揚州市體育局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
2017年9月13日
附件1:
揚州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所屬縣市區 | 序號 | 學校名稱 | 備註 |
寶應縣 | 1 | 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 | 首批 |
2 | 寶應縣畫川高級中學西校區 | 首批 | |
3 | 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 | 首批 | |
4 | 寶應縣畫川初級中學 | 首批 | |
5 | 寶應縣實驗小學 | 首批 | |
6 | 寶應縣桃園小學 | 首批 | |
7 | 寶應縣泰山小學 | 首批 | |
8 | 寶應縣葉挺橋小學 | 首批 | |
9 | 寶應縣開發區國際學校 | 首批 | |
10 | 寶應縣廣洋湖鎮中心小學 | 首批 | |
11 | 寶應縣射陽湖鎮中心小學 | 首批 | |
12 | 寶應縣曹甸鎮中心小學 | 首批 | |
13 | 寶應縣西安豐鎮中心小學 | 首批 | |
14 | 寶應縣西安豐鎮中心初級中學 | 第二批 | |
15 | 寶應縣城北初級中學 | 第二批 | |
16 | 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 第三批 | |
17 | 寶應縣白田小學 | 第三批 | |
18 | 寶應縣夏集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19 | 寶應縣魯垛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20 | 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初級中學 | 第三批 | |
21 | 寶應縣氾水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22 | 寶應縣曹甸鎮中心初級中學 | 第三批 | |
23 | 寶應縣柳堡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24 | 寶應縣涇河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25 | 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26 | 寶應縣山陽鎮長溝小學 | 第三批 | |
27 | 寶應縣夏集鎮中心初級中學 | 第三批 | |
28 | 寶應縣小官莊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29 | 寶應縣氾水鎮中心初級中學 | 第三批 | |
高郵市 | 30 | 高郵市南海初級中學 | 首批 |
31 | 高郵市龍虯鎮初級中學 | 首批 | |
32 | 高郵市龍虯鎮實驗小學 | 首批 | |
33 | 高郵市秦郵實驗小學 | 首批 | |
34 | 高郵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 | 首批 | |
35 | 高郵市第二中學 | 第二批 | |
36 | 高郵市高郵鎮武安初級中學 | 第二批 | |
37 | 江蘇省高郵實驗小學 | 第三批 | |
38 | 高郵市寶塔小學 | 第三批 | |
39 | 高郵市第一實驗小學 | 第三批 | |
儀徵市 | 40 | 儀徵市新城中心小學 | 首批 |
41 | 儀徵市胥浦中心小學 | 首批 | |
42 | 儀徵第四中學 | 首批 | |
43 | 儀徵市實驗小學西區校 | 第二批 | |
44 | 儀徵市育才小學 | 第二批 | |
45 | 儀徵市棗林灣學校 | 第三批 | |
46 | 儀徵市第二中學 | 第三批 | |
47 | 儀徵市大儀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江都區 | 48 | 江都區丁溝中學 | 首批 |
49 | 江都區育才中學 | 首批 | |
50 | 江都區實驗初級中學 | 首批 | |
51 | 江都區國際學校 | 首批 | |
52 | 江都區曹王小學 | 首批 | |
53 | 江都區龍川小學 | 首批 | |
54 | 江都區邵伯小學 | 首批 | |
55 | 江都區宜陵中心小學 | 第二批 | |
56 | 江都區大橋中心小學 | 第二批 | |
57 | 江都區仙女鎮正誼小學 | 第三批 | |
58 | 江都區仙女鎮雙溝小學 | 第三批 | |
59 | 江都區大橋鎮中學 | 第三批 | |
60 | 江都區浦頭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61 | 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62 | 江都區實驗小學 | 第三批 | |
廣陵區 | 63 | 廣陵區頭橋中心小學 | 首批 |
64 | 揚州市東花園小學 | 首批 | |
65 | 揚州市工人新村小學 | 首批 | |
66 | 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 首批 | |
67 | 揚州市沙口小學 | 第二批 | |
68 | 廣陵區紅橋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69 | 揚州市東關小學文昌校區 | 第三批 | |
70 | 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校 | 第三批 | |
71 | 揚州市湯汪中心小學 | 第三批 | |
72 | 揚州市汶河小學東區校 | 第三批 | |
邗江區 | 73 | 江蘇省邗江中學 | 首批 |
74 | 邗江區實驗學校 | 首批 | |
75 | 邗江區陳俊學校 | 首批 | |
76 | 邗江區汊河中學 | 第二批 | |
77 | 揚州大學教科院附屬楊廟小學 | 第二批 | |
78 | 邗江區公道初級中學 | 第三批 | |
79 | 揚州市竹西小學 | 第三批 | |
80 | 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校 | 第三批 | |
開發區 | 81 |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 | 首批 |
82 | 揚州市施橋中心小學 | 第二批 | |
生態科技新城 | 83 | 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杭集中學 | 第三批 |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 | 84 | 揚州市平山實驗學校 | 第三批 |
85 | 揚州世明雙語學校 | 第三批 | |
市直 | 86 |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 首批 |
87 | 揚州市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 首批 | |
88 | 揚州市竹西中學 | 首批 | |
89 | 江蘇省揚州中學 | 第二批 | |
90 | 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 第二批 | |
91 | 揚州市新華中學 | 第三批 | |
92 |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 | 第三批 |
附件2: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考核評價細則
學校蓋章 報送人: 聯繫電話:
一級 指標 | 二級指標 | 內 容 | 得分 |
組織 保障 10分 | 落實國家政策 (4分) | 學校體育指導思想明確,重視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把校園足球作為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舉措(1分),將校園足球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嚴格執行(1分),有符合學校實際的校園足球發展目標及規劃(2分) | |
健全工作機制 (2分) | 建立在校長領導下,校內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加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1分),領導小組成員分工明確(1分) | ||
完善規章制度 (4分) | 制定有招生、教學教學管理規章制度(1分),訓練、競賽規章制度(1分),運動安全防範措施與保障(1分),師資培訓規章制度(1分) | ||
條件 保障 20分 | 體育教師隊伍 (6分) | 在核定編制總量內配齊體育教師,能滿足教學工作需求(2分),足球專項教師大於3、2、1人(含)以上(分別的3、2、1分),每年能提供一次體育師資參加培訓機會(1分) | |
體育教師待遇 (4分) | 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和足球訓練及活動計入工作量(2分),評優評比與工資待遇(1分)職務評聘(1分)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 ||
場地設施建設 (5分) | 場地設施、器械配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2分),足球器材數量齊備,滿足教學和訓練活動的需求(2分),並有明確的補充機制(1分) | ||
體育經費投入 (5分) | 體育工作專項經費納入每年學校年度經費預算,年生均體育經費不低於10%,(2分), 為學生實施校方責任險(1分),為學生新增購買運動意外傷害險(2分),師生體育運動得到安全有有效保障。 | ||
教育 教學 25分 | 教學理念 (4分) | 堅持健康第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率達到100%(4分) | |
體育課時 (10分) | 按照國家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2分),學校把足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每周至少一節體育課進行足球教學(6分),足球運動納入大課間或課外活動(2分) | ||
資源開發與研究 (7分) | 開發和編制足球校本教材(2分),有詳細的足球教學教案(3分),每年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教學研究(2分) | ||
校園足球文化建設 (4分) | 每學期又一次足球主題的小院文化活動(如攝影、繪畫、徵文、演講等)(2分),建立校園足球信息平臺,報導足球活動、交流工作經驗、展示特色成果(2分)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內 容 | 自評分 |
訓練 競賽 25分 | 足球社團組織 (5分) | 有足球俱樂部或足球興趣小組,認真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1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建有班級代表隊(1分),有年級代表隊(1分),有校級男足代表隊(1分),有校級女足代表隊(1分) | |
校園足球訓練 (10分) | 俱樂部、校代表隊常年開展訓練且有系統、完整的訓練計劃(4分),每周不少於3次,有計劃、有方案、(2分)有可操作的安全、醫療等應急預案(2分),定期邀請校外專業教練員提供技術指導(2分) | ||
組織競賽(10分) | 形成較為完善和穩定的校內足球競賽制度(2分),每年組織校內足球聯賽(4分),積極參加本地校園足球聯賽,參加一個組別比賽(2分)、參加兩個以上組別比賽(4分) | ||
成績與影響 20分 | 校園足球運動成績 (17分) | 學校參加「市長杯」比賽(2分),學校參加「省長杯」分區賽比賽(5分),學校參加「省長杯」總決賽比賽(10分) | |
專業輸送 (3分) | 學校在足球特長生招錄、培養、向上一級學校足球隊輸送優秀人才不少於5、3、1人(分別得3、2、1分) | ||
總得分 | |||
一票 否決 | 1. 義務教育學校未能確保每周一節足球課、高中學校未開設足球選修課; 2. 近一年內未開展「校長杯」比賽; 3. 近一年內未參加「縣長杯」比賽。 |
附件3: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縣(市、區)考核評價細則
縣(市、區)蓋章 報送人: 聯繫電話:
一級 指標 | 二級指標 | 內 容 | 自評分 | 市級審核 |
組織 領導(15分) | 工作機制 (5分) | 建立了有關部門共同參加的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以及相應的工作制度(5分) | ||
政策落實 (5分) | 高度重視,將校園足球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召開有關會議研究部署(5分) | |||
發展規劃 (5分) | 將青少年校園足球納入地方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有推進措施並嚴格執行(5分) | |||
保障 措施 (40分) | 場地設施(10分) | 場地設施建設和器材配備有規劃、有措施、有效果,組織各類聯賽有足夠的場地設施保障(5分) | ||
區域內特色學校的足球場地、器材基本達到要求並能滿足教學、訓練和校內競賽需要(5分) | ||||
經費支持(10分) | 有單列用於推進本地校園足球發展的經費(5分) | |||
經費能保障本級開展師資培訓、競賽活動和條件改善的基本需要並逐年增長(5分) | ||||
師資建設(10分) | 出臺有效措施,配足補齊學校體育和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教師(4分) | |||
每年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和教師專項培訓、教研活動(4分) | ||||
建立了教師長期從事足球教學的激勵機制,足球教師數量和質量穩步提高(2分) | ||||
招生政策 (5分) | 不斷完善考試招生政策,激勵學生參加足球學習和訓練(5分) | |||
安全保險 (5分) | 安全制度健全、執行到位(3分) | |||
建立了運動傷害保險管理機制(2分) | ||||
專項 管理(25分) | 政務運行(5分) | 上級部門部署、督辦的工作能夠及時完成(2分) | ||
材料報送及時、準確(2分) | ||||
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搭建信息交流平臺,開展宣傳、報導、展示1分) | ||||
督導考評(6分) | 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督導評估體系(2分) | |||
定期開展督導評估(2分) | ||||
建立了績效考評機制併合理運用考評結果(2分) | ||||
特色學校創建 (6分) | 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創建足球特色學校,對特色學校發展制定相關扶持政策(2分) | |||
學校布局大體按高中、初中和小學1︰3︰6的基本比例匹配,並利於形成有區域特色的培養體系(2分) | ||||
學校布局適當向寄宿制、九年制、十二年制學校傾斜(2分) |
一級 指標 | 二級指標 | 內 容 | 自評分 | 市級審核 |
活動開展(8分) | 依託學區建立青少年足球活動中心或俱樂部(2分) | |||
按要求建立完善了本行政區域小學、初中、高中聯賽體系,年度內至少組織了一次本級聯賽總決賽或相應的預選賽(4分) | ||||
每年定期組織開展以足球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2分) | ||||
實施 成效 (20分) | 工作業績(17分) | 宣傳發動工作深入,校園足球工作全面鋪開,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學校和社會推進校園足球發展合力進一步增強(5分) | ||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達到國家標準(5分) | ||||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各級比賽中成績優異(5分) | ||||
學生足球人口明顯擴大,體質健康水平穩步提升(2分) | ||||
社會滿意 (3分) | 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形成特色或品牌,社會對校園足球工作滿意度較高,主流媒體有報導(3分) | |||
合計得分 |
附件4:
揚州市全國青少年校園特色學校考核匯總表
縣(市、區)蓋章 報送負責人: 聯繫電話:
註:此表由各縣(市、區)校足辦對轄區內的特色學校初評後按初評得分填報
附件5:
揚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十佳校長
(教練、運動員)、先進工作者推薦表
姓名 | 性別 | 照片 | ||
民族 | 出生年月 | |||
所在單位 | 職稱 | |||
職務 | 聯繫電話 | |||
推薦類別 | 十佳校長 □ 十佳教練 □ | |||
十佳運動員 □ 先進工作者 □ | ||||
主要事跡 (500字之內) | ||||
縣(市、區)校足辦意見 | 籤字(蓋章): 年 月 日 | |||
市校足辦意見 | 籤字(蓋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