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我國傳統醫學領域具有很高的地位,每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都有其獨特的艾灸手法,經常做艾灸,可以給身體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具體有哪些呢?今天就來和你聊一聊。
老中醫告訴你,艾灸具有哪些功效?
可以幫助人體祛溼排寒,人怕冷大多是因為血液流通不暢導致,當氣血在人體流轉時,如果體寒或者溼氣較重,就會造成氣血凝固的情況,相反,如果使人體保持一個良好的溫度,就可以驅趕寒溼,而艾灸就起到這個作用。使用艾灸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一定溫度的激活,可以達到幫助人體疏通經絡的效果,人體經絡通暢了,血液流通恢復正常,寒氣溼氣也就被趕跑了。
對局部進行刺激,起到鎮痛作用。艾灸通過溫熱刺激,可以使人的毛細血管得到擴張,皮膚血液循環更加流暢,使皮膚組織的代謝功能增強,同時,淋巴系統功能也得到了刺激,恢復正常運轉。這樣就會加速身體炎症以及傷口的恢復。除此以外,艾灸還可以幫助大腦皮質抑制物分泌加快,這就使得我們的神經系統興奮度降低,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幫助調節人的免疫功能,艾灸屬於中醫療法,但經過現代醫學試驗證明,艾灸可以幫助人體調節免疫功能,使人體的免疫力更強大。許多人在艾灸後,身體的許多不適症狀都得到緩解,這和免疫力增強具有很大關係。
具有調節經絡的作用,中醫的治療十分強調氣血通暢的作用,而氣血通暢和經絡的通暢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人的氣血是通過經絡向人體各處傳輸的,通過艾灸療法,可以使血液循環恢復流暢,血液循環通暢了,經絡也就疏通。人體由於經絡不暢,會造成身體部位出現腫痛現象,經過艾灸後,這種病症能夠得到有效緩解。
實現陰陽調和,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一個人陰陽失衡的人,會出現面容枯黃、長期失眠、記憶力下降等問題,身體受損比較嚴重。通過艾灸手法對調節陰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艾灸療法有哪些注意事項?
不宜過飽,進行艾灸前,不可以吃太飽,通常我們建議患者在用餐結束後大概兩三個小時進行艾灸理療,否則容易使效果打折。
艾灸過程中,避免讓身體吹風。進行艾灸是為了幫助身體祛除溼氣寒氣,這時候人體毛孔處於舒張狀態,如果吹風,容易引起風寒感冒。因此,在艾灸過程中,一定要把門窗關好。
艾灸結束後半小時內不可以洗澡,這是由於剛做過艾灸的人,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毛孔代謝更加活躍,此時洗澡容易受涼感冒。
最後想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宜進行艾灸,這些人包括剛喝過酒的人、心臟病患者、患有婦科疾病的人以及孕婦等。艾灸雖好,能不能做艾灸,還是需要諮詢醫生,以免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