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天風雨無阻,大四男生到鄉下為援鄂護士家「小淘氣」輔導功課

2020-12-19 瀟湘晨報

你在前線抗疫,我在後方為你解憂!

唐張超是淮陰師範學院一名大四學生,疫情期間,他去鄉下給爺爺奶奶送口罩等防疫物資時,聽說隔壁鄰居家孩子的媽媽是此次馳援武漢的護士,8歲的孩子無人輔導功課。於是,唐張超毫不猶豫地搬到鄉下爺爺奶奶家,為唐麗雯的兒子做起「臨時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無論陰晴雨雪,他每天都準時上門輔導,從數學、語文到英語,他堅持了66天,直到孩子的媽媽從武漢凱旋。

回到江蘇,已經結束隔離回到家中的唐麗雯昨日激動地對紫牛新聞記者說:太感謝這個大學生了!我還在武漢同濟醫院時就聽說了這件事,當時就放心了,也感覺非常溫暖!

每天7個小時,堅持兩個多月

為援鄂護士的孩子輔導功課

4月16日下午,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常熟市沙家浜鎮華陽村,見到了正在輔導孩子功課的唐張超。1998年出生的唐張超,就讀於淮陰師範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唐張超正在輔導的孩子名叫邵禹涵,邵禹涵是蘇州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唐麗雯的兒子,今年只有8歲,在讀小學一年級。由於疫情影響,他所在的學校目前還沒有開學,只能待在家裡上網課。

唐張超告訴記者,自從得知唐麗雯前往武漢抗疫一線後,他立刻從常熟市區搬到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居住。從2月10日起,唐張超一直堅持輔導邵禹涵的功課,每天從上午9點開始,到下午4點左右結束,每天大約7個小時。除了輔導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外,他還要督促孩子完成媽媽布置的課外作業。邵禹涵由於年齡比較小,平時很頑皮,做作業時經常坐不住,上網課時還會經常跑出去玩耍。為了能夠讓邵禹涵安心學習,唐張超專門制訂了「獎罰措施」,規定邵禹涵如果作業完成得好,便可以適當地玩一會平板電腦。如果粗心大意,錯誤較多,便要受到相應的「處罰」,處罰措施是「跳繩或者跑步」。

唐麗雯身在武漢,也時刻牽掛家裡這個「小淘氣」,視頻時經常叮囑邵禹涵,讓他好好配合唐老師的輔導。有一次上網課,孩子有點坐不住,由於比較胖,他一直在搓自己的肚子玩。唐張超便提醒他,再這樣就拍視頻給他的媽媽,孩子立刻就用心聽課了。在唐張超的輔導下,邵禹涵的功課有了明顯進步,以前40道口算題通常會做錯8題左右,現在幾乎少有錯誤,寫作業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

授課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

慢慢磨合漸入佳境

唐張超今年即將畢業,目前正在報考公務員,筆試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即將參加面試環節。唐張超平時喜愛各種球類運動,特別喜歡打籃球、踢足球,曾經獲得過江蘇省大學生足球聯賽校園組第七名。平時愛好音樂的唐張超,偶爾也會彈奏吉他。每次輔導邵禹涵功課結束,唐張超便會帶他來到院子裡的籃球架下,打上一會籃球,或者做各種有趣的遊戲。

唐張超對記者說:「教孩子功課確實有些辛苦,所以要特別有耐心。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只有好好引導,在安靜的氛圍下和孩子交心,孩子才會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才會真正配合輔導。」在和邵禹涵交流的過程中,唐張超發現他特別喜愛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唐張超也回答不上來。唐張超說,自己平時住在市區,有獨立的房間,比較安靜,剛開始在鄉下生活,還有些不習慣,有時候天氣特別冷,只能裹著大棉襖堅持輔導。

唐張超在幫助邵禹涵完成網上學習任務的同時,還將新課本上的重點和難點都單獨給邵禹涵講解一遍。學習之餘,唐張超還給邵禹涵讀繪本、講故事、做遊戲,給他最溫暖的陪伴。通過輔導,孩子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好,授課也漸入佳境。

援鄂護士給學校發來感謝信:

心中最大的石頭落下了

4月15日,唐麗雯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回到家中,她非常感謝唐張超這些天來為自己的孩子輔導功課。

唐麗雯是2月9日接到醫院動員令的,她立即請戰,很快就和戰友們前往武漢同濟醫院支援。她的丈夫在外地出差,孩子沒人照顧,只得送到外婆家。

唐麗雯說:「疫情發生以後,沒來得及多考慮,就匆匆忙忙地趕赴湖北支援抗疫一線了。在武漢抗疫時,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孩子一直由鄉下年邁的父母照看,在武漢的每一天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功課。孩子要在家裡上網課,但是老人對網課並不了解。正當我著急的時候,大學生唐張超主動與我聯繫,他讓我放心在抗疫一線工作,孩子的功課問題他來負責,當時我心裡說不盡的感激,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了。」

唐麗雯在湖北工作

唐麗雯表示,自己以前輔導孩子時經常會生氣,但是唐張超非常有耐心,孩子跟他學得很好。孩子以前數學是弱項,現在做數學題經常全部做對。唐麗雯在支援武漢同濟醫院期間,利用休息時間給淮陰師範學院發了一封感謝信,感謝唐張超同學在她援鄂期間,堅持為她的孩子補習功課。

做醫務人員堅強的後盾

小夥感覺很自豪

「每天輔導這個『調皮蛋』還真的挺累的,但是和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比起來,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我相信,任何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會去搭把手。在抗疫戰場上我們不能衝上前線,但為前線醫務人員的後方出把力,也算是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吧。」唐張超說。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為減少奮戰在抗疫一線「最美逆行者」的後顧之憂,淮陰師範學院校團委積極響應團省委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倡議,啟動了「最美逆行者子女守護計劃」,號召全校青年學生為支援湖北醫務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線上學業輔導、心理陪伴、自護教育等志願服務,用青春力量為有需求的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保駕護航。

唐張超對紫牛新聞記者說:「我很榮幸能成為這次『用青春守護最美逆行者子女計劃』的志願者,雖然以前也有過家教經歷,但這次特殊時期的義務支教經歷對我來說非常寶貴,作為一名大學生,也許我能做的很有限,但我能有這樣一個機會,主動與醫務人員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做他們堅強的後盾,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

紫牛新聞記者|張畢榮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66天風雨無阻!大四男生到鄉下為援鄂護士家「小淘氣」輔導功課
    你在前線抗疫,我在後方為你解憂!唐張超是淮陰師範學院一名大四學生,疫情期間,他去鄉下給爺爺奶奶送口罩等防疫物資時,聽說隔壁鄰居家孩子的媽媽是此次馳援武漢的護士,8歲的孩子無人輔導功課。於是,唐張超毫不猶豫地搬到鄉下爺爺奶奶家,為唐麗雯的兒子做起「臨時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
  • 為援鄂護士孩子輔導65天功課!這位淮安大學生被央視點讚
    4月21日下午,記者撥通遠在江蘇常熟市的淮陰師範學院大四男生唐張超的電話,電話那頭,他正在準備計算機二級校考。而就在6天前,唐張超剛卸下自己「代理家長」的擔子,從爺爺家的小鎮上回到常熟市專心複習功課。「除了準備計算機考試,我還要準備畢業論文答辯以及公務員考試,這些對我都是十分重要的考試。」唐張超深吸一口氣說道。
  • 75歲學霸奶奶自考大學;大四男生為援鄂護士孩子輔導功課;疫情下香港中學文憑試開考
    在四川綿陽,75歲老人李啟君為完成大學夢,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疫情之前已通過9門。而由於疫期考試延期,幾乎都在家複習備考,每天制定計劃學習,再看點文學書籍放鬆腦筋。對此有不少網友表示:「奶奶你叫我情何以堪,我考研還睡午覺」、「活到老學到老,吾輩之楷模」、「沾沾奶奶的仙氣,希望我今年的考試能成功」。總有一些人,可以視為榜樣,這位老奶奶應當如是。
  • 自製科普視頻 為援鄂護士孩子輔導功課……疫情下的孩子們懂事兒了!
    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孩子們也通過疫情學到了很多。這是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學生們用「雲錄製」的方式,為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獻上的一首《微光》,向白衣戰士們致意。每個合唱團成員都是在家裡單獨錄製好視頻和音頻,再由音樂老師徐聰剪輯在一起。為了讓音效達到最好的效果,並且光線協調,比例一致,老師和同學們可是想了不少辦法。
  • 馬雲請6000多名援鄂護士雲火鍋,張國立當場讓馬雲面紅耳赤
    01,馬雲請醫護人員吃火鍋,還當起了店小二,為醫護工作人員親自服務端茶倒酒6月6日晚上6點06分,馬雲到合肥與安徽支援湖北部分醫護人員一起吃火鍋,此外還同步邀請6000多名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護工作者,通過在線直播一起共赴「雲火鍋」,選6666這個時間點也是大順的意思。
  • 4名援鄂護士吃完火鍋,到櫃檯結帳時直接懵了...
    4名援鄂護士吃完火鍋,到櫃檯結帳時直接懵了......通過監控幾位護士發現是隔壁桌一位小姐姐買的單他們推測那位女孩應該是在吃飯時聽到了他們的聊天內容判斷出他們是在一線抗擊疫情的護士於是為他們買了單女孩溫暖的舉動
  • 援鄂護士在武漢高校留影,兒子如願考上
    原來,這位考生的媽媽是一個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發援鄂的護士,後面成功歸來。後來,這孩子又考上武漢的一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現在,這一家三口正準備出發,送孩子去武漢上大學,同時也向這座英雄的城市致敬。在兒子高三的關鍵時刻選擇援鄂,舍小家為大家在幾個月前,神州大地因為疫情而陷入了低沉的氛圍中。
  • 盤錦市名優教師聯盟為盤錦援鄂醫護人員子女在線義務學業輔導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黨中央吹響了全民抗疫集結的號角。日前,我是34名醫護人員,34名英雄的盤錦好兒女,以忘我的犧牲精神,不顧個人安危,拋家舍業奔赴武漢,用行動詮釋了人間大愛的真諦。
  • 「文禮六小 家校共育」居家學習,家長為輔導功課發愁?這10條建議...
    為了祖國的未來,快來關注我們吧孩子居家學習期間,不少家長為孩子花費了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2.9%的受訪家長最近在為輔導孩子功課而發愁,55.4%的受訪家長覺得自己最近「臨時教師」當得不錯。
  • 「景洪教育文藝作品」我們家的「小淘氣」
    勐海縣第一小學五年級(4)班 沈睿晗指導教師 玉香遠我弟弟今年四歲了,他特別愛生氣,一生起氣來嘴就嘟得老高,他只要生氣就會說:「哼!不跟你玩了!」那樣子真是可愛。記得有一次,我們回到鄉下外婆家,外婆給我和弟弟做了香噴噴的糯米餅,我和弟弟搶著吃,只剩最後一塊了,我趁弟弟不注意,一把將糯米餅塞進嘴裡,弟弟一看,桌上只剩下一個空盤子,他馬上把嘴嘟得老高,生氣地說:「姐姐不好,不理你啦!」「小淘氣,別生氣啦!下次一定把餅留給你。」我笑著對弟弟說。小淘氣把臉甩到一邊,仍然不理我。看來是真的生氣了。
  • 身披婚紗的援鄂護士跳起了芭蕾
    新娘閆翩,是仁濟醫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新郎陳聖潔,是華齒口腔的一位口腔醫生。新娘張騫,是仁濟醫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新郎秦振傑,是楊浦區中心醫院檢驗科的一名醫生。新娘王旺,來自於仁濟醫院泌尿科特需病房;新郎劉琳翔是上海同盛電力運行部的骨幹。新娘周玲億,是仁濟醫院消化科的一名護士;新郎於景海,是仁濟醫院肝臟外科的一名護士。兩人雙雙援鄂。
  • 孩子打針點名要護士哥哥!護理專業男生僅9%,是工作更是愛心奉獻
    其中,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55歲。在援鄂護士中,「90後」已佔44%,成為援鄂護理隊伍的主力。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更加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
  • 援鄂護士高珊珊,暖心護理獲患者頻點讚!
    2月11日,是援鄂護士高珊珊進入「方艙」醫院的第五天,每天,穿著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一個人要照顧近30位患者的高強度工作量,不僅沒難倒這名「女漢子」,還收穫病人無數點讚。「謝謝!」「貴州醫療隊真的特別棒!」「謝謝你們,貴州救援隊!」「你們是我心中真正的白衣天使!」 ......
  • 「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本險燒鄰居家」戳到了誰的痛點?
    最近幾天,一則「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本險燒鄰居家」的新聞火爆全網,有視頻,有真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今天要談這件事,也是因為這件事也實實在在的戳到了鄙人的痛點,大女兒剛剛上一年級,本以為孩子上了小學後,當家長的能省點心,可是通過幾次班級考試,我和孩子她媽就心裡沒底了,因為本來在小學階段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
  • 【致敬白衣戰士】援鄂護士邱婉婷:我並不偉大 守護生命是我們的天職
    今天是5月12日 是國際護士節 薌薌要帶大家來認識一位 就在我們身邊的援鄂白衣戰士——邱婉婷
  • 「00後」援鄂護士劉家怡:歸來仍是少年 奮鬥永在路上
    「00後」援鄂護士劉家怡:歸來仍是少年 奮鬥永在路上 2020-10-03 08: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援鄂護士留影華科兒子高考如願考上
    【援鄂護士留影華科兒子高考如願考上】今年高考,安徽援鄂隊員李從玲的兒子餘宗璽取得668分的好成績,被@華中科技大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李從玲所在援鄂醫療隊離漢前,她專門來到校門口拍照留念。
  • 廣西援鄂護士:我不是英雄 救死扶傷是本職
    中新網柳州5月11日電 題:廣西援鄂護士:我不是英雄 救死扶傷是本職作者 朱柳融穿上白色的護士服,戴上口罩、一次性醫用帽,回歸到工作崗位的廣西柳州市工人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梁豔冰,在支援武漢時面頰上被護目鏡和口罩壓出的印子,早已不見蹤影。
  • 援鄂護士在華科留影兒子高考考上
    【援鄂護士在華科留影兒子高考考上】安徽援鄂隊員李從玲離開武漢前一天,專門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門口拍照留念,「兒子曾經跟我說起華中科技大學。我在那裡留影,就是想鼓勵他。」
  • 居家學習,家長為輔導功課發愁?這10條建議,真有用!
    孩子居家學習期間,不少家長為孩子花費了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2.9%的受訪家長最近在為輔導孩子功課而發愁,55.4%的受訪家長覺得自己最近「臨時教師」當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