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感覺社會上的本科生很多,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呢?實際上2018年的統計數據是全國本科學歷的人口是5000多萬人,佔全國總人口數量的3.5%左右,可以說並不多。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全國本科錄取率也是一直在增加,從1978年的7%增加到2018年的43.3%,本科生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那麼高中生上重點大學的難度是否下降,普通本科學歷是否貶值呢?
全國本科生錄取人數和錄取率都實現了大幅度增長。從錄取人數看,2018年全國1245所本科高校錄取本科生總計422萬人,高考報名人數是975萬人,錄取率43.3%,1978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610萬人,本科錄取人數40.2萬人,錄取率只有7%,比現在很多省份一本線錄取率還低不少。我國本科生錄取人數30年間增加了380萬人左右,錄取率增長了6倍多,可見高等教育發展速度之快。2019年河北,江西和安徽的本科錄取率分別為49%,40%,43.9%,三個省份本科上線率都超過40%。江蘇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33.9萬人,本科上線人數近20萬人,本科上線率高達58.9%,全國各地近一半考生都可以上本科高校了。
考生上普通本科高校難度變小,想上重點高校難度還是不小。本科高校錄取率高,那麼重點大學本科錄取率怎麼樣呢?河南考生人數超百萬,一本上線率不到13%。北京,天津一本上線率在36%左右,上海也近30%,經濟教育發達,名校眾多,考生人數少,重點高校錄取率遙遙領先全國其他地區。江蘇今年一本上線人數9.2萬人左右,一本上線率27.1%,排名全國第四位,廣西今年高考報名人數46萬人,一本上線人數4.6萬人左右,一本上線率只有10.1%,全國排名末尾。由於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一本上線率也不同。江蘇南部地區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知名中學很多,南京外國語學校一本上線率100%,有28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121名學生被保送國內名校。
全國地方高校和民辦高校本科生錄取率增長快,部屬高校增長率幾乎不變。我們從圖表中可以看到,2004-2017年,中央部屬高校每年招生總人數都沒什麼變化,地方本科高校錄取人數大幅度增加,民辦本科高校錄取人數也增加了不少。2004年本科生錄取人數是182萬人,2017年增加到410萬人,增長了2倍多。部屬高校每年本科生錄取人數只增加幾千人,增長率在1%左右,從2004年的65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79萬人,十幾年間只增加了14萬人左右,增長了24.2%。這期間地方高校和民辦高校本科生錄取人數大幅度增加,為全國高校本科生擴招提供了很大空間,地方高校錄取人數從132萬人增加到365萬人,每年招生規模增長8%左右,本科生錄取人數增加了233萬人,增長了176.9%。部屬高校本科生進入網際網路科技知名公司,國企的比較多,工資福利待遇水平較高,繼續深造比例高。
地方高校本科畢業生大多進入中小企業就業,職業穩定性差。他們工作壓力大,工資待遇水平較低,也有一部分人考教師,公務員,進入國企就業。民辦高校本科生錄取人數每年增長15%左右,從14萬人增加到101萬人,增長了7倍多。普通高中畢業生從546萬人左右增加到776萬人左右,增長了近42%。民辦本科高校學費大多超過萬元,教育質量也參差不齊,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整體比較差。可見全國各地考生上普通本科高校更容易了,但是想上重點大學難度還是不小的,競爭反而更加激烈了!
面對本科學歷貶值,很多學生希望通過考研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相比本科生數量眾多,錄取率高,2018年研究生錄取人數只有86萬人,報名人數是238萬人,錄取率只有32%,比本科錄取率低了11%左右。研究生中碩士有76萬人,博士9.5萬人,博士佔比11%左右,人才比較稀缺。研究生畢業生大多數月薪比本科生高了不少,不管是選擇企業,高校還是考公務員,都是有一定優勢的,研究生在很多地區考中小學教師都是免筆試的,直接面試就行。地方本科院校的輔導員大多要求碩士學歷,學科教師則要求博士學歷的也不少。深圳,北京和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的一些中學教師年薪高達20-35萬元,名校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在應聘中有更大的優勢。
面對本科學歷貶值的現狀,畢業生需要堅持在職場實踐中鍛鍊自己。現在教育部鼓勵高校開設家政專業,就像本科生學旅遊酒店管理一樣,畢業後從事服務行業,實際上是技術含量不高的。很多旅遊酒店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從事導遊,酒店前臺接待和餐廳服務員,工作量大,工資福利待遇不高,社會地位低,也面臨著晉升難度大等問題,大多數人堅持不了多久就轉行了。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畢業生發展也不錯,畢竟本科生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學習能力強,通過基層鍛鍊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多可以走上中基層管理崗位。你是怎麼看待本科學歷貶值,上重點大學難度依舊不小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