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的古詩詞賞析

2021-02-19 書閱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書閱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望嶽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注釋】: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全詩給人一種鋒稜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看這首詩的氣勢的豪爽,筆姿的駿利,還不能完備地理解全詩。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歡悅。快船快意,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餘地。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來作韻腳,使全詩顯得格外悠揚、輕快,回味悠長。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注釋】: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 詩人忘情沉醉於「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洩,可以說達到了極點。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裸體青林中」,「露頂灑松風」更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同時借夏天炎熱的環境,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狀態。詩中在夏天炎熱的環境下,對詩人狀態的描寫生動,別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閒趣。

鹿柴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注釋】: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詠華山

宋代: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注釋】: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詠誦的一首詩。詩的大意是: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華山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雲。寇準是北宋時期稀世神童,聰慧過人。他詠的這首詩,緣境構詩,詩與境諧。孩子的詩是即景即情之作,與先前的爬山描寫投榫合縫,都突出了華山的高峻陡峭,氣勢不凡,顯得貼合山勢,準確傳神,應該說是難能可貴了。

望嶽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注釋】:

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管敗績喪師於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作者發端「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

獨秀峰

清代: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注釋】:

題名為「獨秀峰」,但詩人並未平鋪直敘,作一般性的平實說明,而是以「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這種突兀的筆觸,誇飾性的語言,橫空劈來。一個「插」字,逼真地寫出詩人與獨秀峰不期而遇時敏銳而又獨特的審美感受,顯示了獨秀峰的動態美;也生動地突現出獨秀峰孤峰橫插、直衝雲霄的不凡氣勢。同時,還由孤立的山,聯想到孤立的人生,發出青山尚且勁直、人生何必感傷的興嘆,表達了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情懷。

泰山吟

南北朝: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注釋】:

該詩雖有哀痛激憤之語,但對泰山之美的描寫卻並不是為了襯託這些情緒,而是為了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真摯而熱烈的愛,這種愛與詩人堅強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詩人在面對泰山時淡定而又堅強,這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是一種「萬物皆備於我」的崇高精神狀態,也是詩人在遭遇困境時更加主動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風雲三國2謹防走丟

http://www.678yx.cn/mobile.php/?s=Game/open_game/pid/434/game_id/195.html

複製連結,點擊收藏,留存備用

——————————————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有哪些?讚美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有哪些?2019年9月13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富詩情畫意的傳統節日。古往今來,古人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有很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讚美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 白露節氣古詩詞詩句大全:描寫白露節氣的優美句子及古詩詞賞析
    描寫白露的古詩詞有哪些?2019年9月8日6月17分迎來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將迎來「白露」節氣;八月節,露凝而白,得名白露;「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這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鴻雁南歸避寒,百鳥儲糧以備過冬,此時秋意漸濃;「鬥柄西指,天下皆秋」,秋天真的來了,準備好踏秋了嗎?古人對於白露留下了哪些詩詞詩句呢?
  • 一天一首古詩詞——原創賞析/李商隱《無題》賞析
    (聲明:本文注釋、背景、賞析部分為原創,未經「一天一首古詩詞」公眾號帳號主體許可不得公開使用。)
  • 描寫臘八節的經典古詩詞名句 10首關於臘八節的詩詞賞析
    描寫臘八節的經典古詩詞名句《臘日》【唐】杜甫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 2015中考指導: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近年來,詩詞賞析題已成為許多省市中考語文出題的最愛。做這類試題,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鑑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
  • 秋分古詩詞詩句諺語大全:2018秋分古詩詞及描寫秋分節氣優美文章
    讓我們盡情享受天氣帶來的涼爽的同時,也一同品味古人描寫秋分時節的古詩詞詩句諺語。那些描寫立秋節氣的文章句子賞析!關於秋分的古詩詞詩句《和侃法師三絕詩二》(南北朝)庾信客遊經歲月。羇旅故情多。近學衡陽鴈。秋分俱渡河。
  • 中考指導: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鑑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鬱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
  • 「中考」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總結
    近年來,詩詞賞析題已成為中考語文出題的最愛。做這類試題,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背景的知識(2)描寫手法主要有:託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像、正側面結合、比較襯託、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徵、渲染、白描、用典等。(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於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 學習古詩詞賞析的關鍵是什麼?具體怎麼做?老師的這篇文章說透了
    如今在語文的學習之中,古詩詞也成為孩子們學習語文的一大難點,其實學習古詩詞的孩子們,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有的孩子對於古詩詞賞析可謂是得心應手,而有的孩子即使怎樣去學習也無法入門。其實,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學習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是學生能否熱愛古詩詞的關鍵。
  • 秋分 · 古詩詞賞析
    本期白嵐賞析的《秋風辭》也是一首古琴曲,目前讀到的最早記載,是《和文注音琴譜》。此曲歌詞的作者,譜中記為漢武帝。琴曲版本為蔣心越(1639-1695)所做,他是禪宗曹洞宗35代高僧,法名興儔。俗姓蔣,字心越,浙江金華浦陽人,於明末東渡日本,傳播佛學與琴學。      今天賞析古詩詞,更加羨慕古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生活。
  • 2018中考語文複習系列專題六:古詩詞賞析及真題解析技巧(三)
    古詩詞賞析是中考語文中必考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詩詞的有關知識點沒有很好地掌握。七,知識點七 修辭手法古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借代、設問、反問、反覆、反語、雙關。
  • 十首描寫淡的古詩詞,淡煙流水畫屏幽,凡事看淡心安然
    辛棄疾抒發悲涼,「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晏幾道道破幽怨,「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下面精選十首描寫淡的古詩詞,歡迎收藏。天淨沙·冬 元代:白樸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語文是需要不斷積累的,特別是古詩詞這塊,做古詩詞鑑賞的時候,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現把小德把賞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歸納總結如下:>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竹石》《所見》《村居》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竹石》《所見》《村居》第一篇:《竹石》作者:「清」鄭燮全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精彩賞析:又是一首借物喻志的名篇,不過描寫的是植物。為竹設置的困難,是環境的惡劣。沒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在「破巖」中「立根」;沒有溫室的保護,只有風霜雨雪的「千磨萬擊」;沒有安逸的條件,只有所面對的無常的「東西南北風」。
  • 十首描寫眉的古詩詞,新月似眉,往事如煙
    古詩詞中也非常在意對外觀的描寫,從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白居易描寫楊貴妃的落難,「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王觀描寫山水,「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溫庭筠勾勒閨婦,「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李白敘述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人們在忍不住悲傷時,「眉斂,月將沉」;禁不住歡笑時,也會「蛾眉曾有人妒」。
  •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掛萬顆心
    長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灞橋的煙柳、驛道的滄桑,還有少女的柔情以及俠士的霸氣等,都被載入篇章,變成濃墨,流傳後世。唯有大唐的長安,才有如此的厚重與積澱。下面精選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歡迎收藏。長安春望 唐代:盧綸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 中考語文: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訓練題集錦
    對這首詞的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A、「明月」、「清風」點染了夏夜美景,「驚鵲」以動襯靜,表現出夏夜情趣。  B、「稻花香」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寫,著力表現詩人陶醉在碩果纍纍的歡樂之中。C、「七八個星」兩句是說幾顆明星閃爍在天邊,點點疏雨灑落在山前,語言清新形象。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南春》《蜂》《泊船瓜洲》第一篇:《江南春》作者:「唐」杜牧全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對比一,是色,紅與綠相映;對比二,是地貌,水與山相連;對比三,是人類的生活區域,村莊與城鎮遍布;對比四,是動靜,花叢中有鳥兒在鳴,林立的酒樓有旗幟在招展。讀後,我們情不自禁地感嘆:一幅多麼精緻的春景圖!
  • 古詩詞鑑賞 | 表達技巧專題(五)抒情手法
    例句賞析: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借景抒情】含義:借景抒情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懷。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根據情感來選擇對應的景物加以描寫,從而間接抒發自己的感情。既見景物,也見感情。
  • 描寫手法有哪些?在記敘文閱讀和古詩詞鑑賞中是如何體現的?
    描寫手法,知識點內容多且雜,不僅現代文閱讀和古詩詞鑑賞要考,寫作文也離不開描寫手法。描寫手法有哪些呢?、事、物)【11】烘託渲染【12】對比襯託【13】色彩(紅、白、綠、藍……)【14】描寫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那麼,描寫手法在記敘文閱讀和古詩詞鑑賞中以什麼形式體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