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院提供偽證受害人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0-11-08 宋科伸律師

證據要經人民法院查證屬實才具有證據效力的。如果向人民法院提供假證的,是屬於妨害作證的行為,情節嚴重會構成偽證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向法院提供偽證給對方造成了損害,受害方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下面由宋科伸律師進行解答:

一、向法院提供偽證受害人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向法院提供偽證後,受害人一般不能申請精神損害賠償的。但如果提供偽證侵犯了受害人名譽權、人格尊嚴權等權利的,並且情節嚴重時,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二、偽證罪的客觀表現

偽證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刑事偵查、起訴、審判中,對與案件有重要關係的情節,作虛假的證明、鑑定、記錄、翻譯的行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

所謂作虛假的證明、鑑定、記錄、翻譯,指證人作了虛假的證明,鑑定人作了不符合事實真相的鑑定,記錄人作了不真實的記錄,翻譯人作了歪曲原意的翻譯。所謂隱匿罪證,指掩蓋歪曲事實真相、毀滅證據,將應該提供的證據予以隱匿。

所謂與案件有重要關聯的情節,主要是指對案件是否構成犯罪、犯罪的性質或者對罪行輕重有重大影響的情節。如果偽證的事實無關緊要、對案件的處理影響不大,不能以偽證罪論處。至於偽證行為是否造成了錯判,不影響定罪,可作為量刑的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偽造、變造、毀滅憑證、隱瞞事實真相的行為,不是發生在司法機關的刑事訴訟活動中,而是在一般責任事故調查處理中,或是在審計、監察等行政活動中發生的,不能以偽證罪論處。


宋科伸律師小結:

在刑事訴訟中提供偽證,意圖陷害他人的,會構成偽證罪,受害人一般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但如果提供偽證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受害人人格尊嚴權、名譽權等人身權利的,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相關焦點

  •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隨時提出嗎
    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隨時提出嗎精神損害賠償是否可以隨時提出不可以,精神損害賠償提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可以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有以下幾個:1、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 妻子經常遭受虐待,可以向法院起訴離婚又要求損害賠償嗎?
    範某再也忍受不了了,遂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的請求,並要求張某對其進行損害賠償那麼,範某可以既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又要求損害賠償嗎?其中,按照我國2016年3月1日起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的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原配能向「小三」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為此李四遭受他人非議,受到巨大打擊的精神痛苦。李四找到張三家裡討個說法,雙方發生肢體衝突,但張三拒不認錯,拒絕賠償李四損失。雙方協商無果,如今李四身心疲憊,家庭不和甚至破裂,故李四訴至法院,提出以下訴請:1.
  • 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可以繼承嗎
    第五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強調了前言的隱含之義,有權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僅限於自然人。】第六條、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本條規定是為了訴訟經濟考慮,法院在侵權案件中應該向受害人闡明其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
  • 能向婚外情「第三者」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金嗎?
    ,消除影響,公開給乙賠禮道歉;2.判令甲賠償乙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合計10萬元;3.本案訴訟費由甲承擔。五、關於乙要求甲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給乙賠禮道歉的訴請,一審法院認為,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公民、法人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一審法院根據事件的影響及甲的過錯程度,認定甲應當在本地新聞媒介-《日報》刊登公告,公告針對甲的行為向乙致歉。
  • 車禍致男子生理缺陷,老婆將其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性權利被損害
    王兵妻子馬豔芬認為,自己作為王兵合法妻子,丈夫因車禍喪失性功能,使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了嚴重傷害,故馬豔芬將趙海發訴至法院,要求趙海發對其遭受的性權利被損害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案件分歧 馬豔芬是否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 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的被害人是否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被告人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的被害人是否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對此問題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即否定說與肯定說。持否定說觀點的認為,受害人無此權力,其理由是: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 法院如何認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的要件?
    審理法院: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法院來源:《人民法院報》2016年7月22日第3版2.性權利屬人格權範疇,對其造成侵害的可以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之訴——李某訴鄧某等7人侵權糾紛案案例要旨:丈夫因侵權人的原因喪失性功能,妻子認為侵權人侵害了其自身權利,要求獲得精神損害撫慰金,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 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的制度構建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談到違約問題時指出,法律政策不是去強迫當事人堅持合同,而只是要求每一方當事人在繼續履行合同和因不能履約而賠償另一方當事人之間作出選擇。波斯納認為違約方可以在履約和賠償損失兩者中挑選,而不必要承擔履約責任。美國多數學者贊同效率違約理論,認為效率違約理論要求賠償受害方的財產及非財產損害,包括了精神損害賠償。正義是民法價值理念模式的核心和靈魂。
  • 男方出軌起訴離婚需要提供哪些證據?能拿到損害賠償嗎?
    夫妻中一方要是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話,則此時必然需要準備好相應的證據材料,這樣在訴訟過程中法院調解無效的情況下,最終才有可能判決夫妻離婚。如果是因為對方出軌而起訴離婚的話,那麼此時起訴出軌需要什麼證據呢?請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 民法 個人信息權與精神損害賠償
    丈某同意賠償全部的修車費用,但馮某認為自己的愛車受損並失去了女友,內心十分痛苦,要求文某賠一部新車並賠償精神損害。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07年·卷三·21題)②A.文某應當賠償馮某一部新車B.文某應向馮某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C.文某應向馮某賠禮道欲D.法院不應當支持馮某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答案:D2、精神損害賠償的排除情形下列四種情形,因人身權益被侵害而遭受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只能主張財產扭害賠償,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 2020版,法院公布「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侵害人侵害行為特別惡劣、受害人的傷害程度特別嚴重或社會影響特別大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上述賠償標準,但判決前必須呈報省法院覆核。 四、江蘇省 《江蘇省高院、公安廳關於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28、因交通事故遭受精神損害的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向主持調解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 2020版,法院公布「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侵害人侵害行為特別惡劣、受害人的傷害程度特別嚴重或社會影響特別大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上述賠償標準,但判決前必須呈報省法院覆核。,向主持調解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 發生交通事故可以索要精神損害賠償嗎,標準是多少?
    人身的損害,也給當事人、家庭帶來精神的損害。那麼,發生交通事故可以索要精神損害賠償嗎,標準是多少?網友諮詢:發生交通事故可以索要精神損害賠償嗎,標準是多少?山東綠橄欖律師事務所杜曉霞律師解答: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關規定,如果交通事故責任人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肇事者承擔精神損害賠償。
  • 人身損害賠償中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處理
    2013年3月,張勝生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張建、張小軍等人賠償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合計83276元。;  第二種意見認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應單獨計算,但若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在受害人自己,應不予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項,理由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是對受害人的精神補償,應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存在;  第三種意見認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應與其他項目一起按比例承擔,理由為,精神損害撫慰金作為其中一項賠償項目,應與雙方的過錯程度相對應,這種方式體現了民法中的錯責相適應的原則。
  • 商業保險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嗎?
    所以,按保險公司商業保險條款的約定,保險公司商業險不承擔受害人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為了使受害人在商業保險中獲得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保險公司另設立 了一個險種,就是投保人在投保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或機動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的基礎上可以投保一個精神損害撫慰金責任附加險。
  • 試論精神損害賠償
    二、精神損害賠償性質與構成要件  精神損害賠償的性質主要表現為三方面:  1、補償性。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的方式,來彌補減輕或清除受害人精神上痛苦或創傷。  2、撫慰性。精神損害賠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財產或非財產方式,使受害人得到撫慰、消除、平復或減輕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和內心創傷。  3、懲罰性。
  • 離婚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訴訟離婚中會碰到一方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那麼精神損害賠償是什麼呢?在婚姻關係中,一方的過錯行為,像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不但會給無過錯一方帶來物質上的損失,而且會帶來精神上的創傷。因此,應當責令有過錯的一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今天法岱律所的律師,就給大家普及下哪些情況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 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日本民法典第710條規定:「無論是侵害他人身體、資源或名譽情形,還是侵害他人財產權情形,根據前條規定應負賠償責任的,對財產以外的損害,亦應賠償。」這條規定對在財產權被侵害時,也能確認精神損害賠償,因不法行為構成的損害賠償中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但在財產權被侵害時確定有精神損害賠償是很少的,只限於親屬的贈物或寵物被侵害的情況才會確定有精神損害賠償。
  • 妻子出軌懷孕八月 丈夫要求賠償精神損害二十萬
    此言一出,等於是承認了婚內出軌,小陳以此為由,要求妻子賠償他20萬元精神損失。翔安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小雅在婚內與他人懷有身孕,小陳也同意離婚,可見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應準許小雅的離婚請求。小雅違背了夫妻忠誠義務,侵害了小陳的人格利益,給他帶來了精神痛苦,應賠償一定的精神損失。但法官認為,小陳求償數額過高,最終酌定小雅一方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