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英語學習越來越低齡化了,在我上學的時候三年級才第一次接觸英語,而現在甚至幼兒園都會有一定的英語教學了,不過那只是對幼兒的啟蒙教育。正式開始進行英語教育的時間各地各校也是稍有不同,有些地方依然保持三年級開講,而有些地方一年級就開始正式上英語課了。
一年級其實是老師比較難教的一個年級,因為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還沒有完全適應學生這個身份,還保留著非常明顯的孩子氣,甚至到學校還會哭會鬧,一年級學生的管理都這麼困難,更別提教學了。尤其是英語教學,即便在幼兒園或者學前班接觸過英語,但上課形式與小學的課堂還是有區別的,想要一年級的小學生能夠完全接受英語這門學科,在教學上老師還是要下很大功夫的。在此我有幾點建議,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或者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實物教學法。一年級的學生還保留著兒童最原始的特點,那就是對實物信息的接受能力要強於對抽象概念的接受能力,我們可以對這點加以利用。一年級所涉及的單詞大多淺顯易懂、貼近生活,有很大一部分單詞可以直接利用實物來輔助教學,例如水果、文具、身體部位、教具等相關單詞,老師可以直接與學生進行互動,說到哪個單詞學生就指向哪,或者老師指學生說。通過這種直觀的實物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有了參與的成就感學生們會更愛學習的。
第二,兒歌教學法。兒歌對於小孩子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歡快、簡潔的兒歌朗朗上口深受小孩子的喜愛。所以利用英文兒歌進行教學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再合適不過了,在課前或者上課中間老師帶著學生學唱與本堂課內容相關的英文兒歌,既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又能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讓教學更有效果。
第三,遊戲競賽教學法。小孩子活潑好動而且好勝心強,所以把遊戲競賽引入到單詞教學中也是一個好辦法。比如在學習完各種水果的單詞之後,讓學生分組對抗,交替順序的說出水果單詞,說錯或重複扣一分。比賽的同學集中精力思考單詞保證儘量不出錯,其他學生做裁判豎起耳朵找錯誤,這種精神高度集中同時又富有趣味性的遊戲形式是很不錯的複習鞏固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適合一年級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老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有必要開動腦筋主動進行拓展教學,利用活潑有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更紮實有效的掌握所學內容,由此可見在培育「祖國的花朵」這條路上老師可真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