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5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16國際臨床和轉化醫學論壇」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正式召開。本次國際轉化醫學論壇邀請了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曹雪濤、樊代明等近三十名兩院院士等頂尖專家,聚焦「健康中國與轉化醫學」展開高層研討,並就免疫治療、代謝症候群、監管科學、藥物創新、組織工程、老年醫學等轉化醫學關鍵領域舉辦了分會。
本次「國際臨床和轉化醫學論壇」全部十個論壇指定用水由怡泉熱愛獨家提供,老年醫學分論壇也由怡泉熱愛獨家冠名支持。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中華醫學會肝病與代謝組學組長、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高鑫,上海市變態反應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食品藥品組副組長、華山醫院皮膚免疫實驗室主任駱肖群,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腫瘤科科主任、衛生部HIFU技術培訓基地主任、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微創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洪,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復旦大學老年醫學研究中心PI趙超等多位專家出席了本次專題會。作為老年醫學論壇講者,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系、麻醉學系終身教授和講習教授,幹細胞研究室主任魏玲,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孫鳳豔,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等專家對氫分子醫學十分感興趣,在現場聆聽了報告。貝殼社作為獨家支持媒體,也參與了此次專題會。
老年醫學論壇現場
本次專題會由高鑫院長主持,聞玉梅院士為本次專題會致辭。駱肖群、趙洪、趙超三位教授分享了氫分子在皮膚病、腫瘤、抗衰老等方面應用的研究情況。
聞玉梅院士在致辭中表示:接下來的專題會我們會討論一個比較新的學科和話題,氫分子醫學,這方面我的研究不多,但我團隊的趙超教授有一些研究,他也會跟大家介紹他的一些成果。之所以把這個專題討論會放在老年醫學論壇的後面,也是因為氫分子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醫學幹預手段
聞玉梅院士
駱肖群教授為大家介紹了氫分子在難治性皮膚病中應用的期望與挑戰。駱教授表示,氫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沒有氫就沒有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也就沒有生命,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對氫十分感興趣,研究已經持續了200多年。1787年,法國化學家勞倫斯·拉瓦錫就確認氫是一種元素,並將其命名為氫(hydrogen),意為成水元素;日本沿用至今,仍稱之為水素。
她還介紹,氫是一種治療性氣體,氫分子對多種疾病具有治療作用。臨床研究發現,氫分子能夠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也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抑制慢性氧化應激損傷,促進能量代謝,對腦梗、類風溼性關節炎、帕金森、糖尿病、高血脂、通風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駱肖群教授
此外,氫分子是自然界分子量最小的氣體,滲透性很強。常溫下即可透過橡皮和乳膠管,高溫下可透過鈀、鎳、鋼等金屬薄膜。基於氫分子很強的滲透性,可經由呼吸道、血液、皮膚、消化道等被人體快速吸收。根據日本學者報導:富氫水浴僅需10分鐘,氫分子即可到達全身各部位。而由於空氣汙染、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以及少動、熬夜、吸菸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引起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增多使得難治性皮膚病越來越普遍。
駱教授對對氫分子應用於銀屑病、特應性皮炎 (AD)、皮膚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皮肌炎等難治性皮膚病治療展開了臨床研究,並分享了她的研究案例。她透露從整理效果來看,入選22例,有效18例(12例治癒,6例改善),有效率達到了82%。她認為,氫分子應用於難治性皮膚病是希望與挑戰並存,透皮免疫治療等相關的新療法已經日益得到重視,氫分子輔助治療難治性皮膚病具有很大的潛力,但是相關治療仍處於探索階段,有待更多病例和實驗室機制研究。
現場諮詢工作人員水素水
趙洪教授則分享了氫分子應用於腫瘤綜合治療的探索情況。趙洪教授表示,氫分子除了可以作為填充氣體以及清潔能源以外,也是一種治療性氣體,具有很高的醫用價值。2007年, Nature Medicine便發表了一項日本的研究,證實氫分子是一種新型的抗氧化氣體,可顯著改善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後氧化應激損傷,此後迎來氫分子醫學研究熱潮。
趙洪教授
此後,科學家逐步發現了氫分子在抗氧化應激損傷、抗炎、抗能量代謝紊亂、腫瘤放化療保護等方面的作用。
其中,在輔助腫瘤綜合治療方面,氫分子也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在動物和細胞實驗中都發現,氫分子能夠減輕放療對免疫系統的損傷,對骨髓,心臟,肺,小腸,皮膚等多個器官具有放療保護作用。同時,氫分子還能夠增強化療藥物5-FU的抗腫瘤療效,降低化療藥物順鉑的腎毒性
在腫瘤熱療方面,氫氣的物理和生物學特性也使其具備輔助升溫的作用。日本大阪山下醫院的研究發現:普通溫熱浴加入氫分子後人體溫度可升高2~3℃。
趙超教授分享了氫分子醫學研究進展及在抗衰老應用中的價值。趙超教授介紹,隨著老齡化的日益嚴重,抗衰老研究越來越具有重要意義。同其他的小分子,尤其是氣體小分子一樣,氫分子具有分量比較小、容易擴散等許多優勢。目前對於氫分子的研究大部分還是基於氧化應激這條途徑展開,而趙超教授的研究也主要圍繞這個方面展開,在氫分子應用於抗衰老方面進行了許多嘗試。
趙超教授
基於氫分子一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的安全小分子,趙超教授提出了氫分子可以通過選擇性的消除有害的氧自由基達到抗衰老的作用的假設。經過觀察研究發現,富氫水可以延緩細胞傳代過程中端粒縮短速度,延長細胞壽命,增加細胞極限傳代的速度,幹預氧化應激引起的衰老。
從細胞生物學的角度講,趙超教授認為,氫分子具有選擇性的抗氧化活性,安全性好,擴散性好,具有小分子氣體物質的所有特點,當然也具有水溶解性較差,在水中的穩定性較差等缺點。
高鑫院長
高鑫院長在總結中表示,今天討論了氫分子和疾病的關係,她帶著問題進入了會場,感受了氫分子的神奇,也帶著更高層級的問題離開。其實人類目前在研究各種各樣的高精尖科技,其實很多眼前發生的問題我們還並沒有研究清楚,氫分子就是其中一個。如果沒有氫,就沒有生命,並且氫和疾病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關係,目前對氫與疾病和健康關聯的研究其實剛剛開始,希望大家帶著更多的疑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