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知識廣泛,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17歲求學於柏拉圖,是柏拉圖的得意門生。一方面繼承了柏拉圖的靈魂論和培養哲學王的思想,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其教育觀點散見於他的《政治學》和《尼各馬科倫理學》兩部著作中。中公教育為各位考生總結了教師考試中關於亞里斯多德的重要考點。
一、靈魂學說
(一)靈魂的三個部分
亞里斯多德認為靈魂與肉體不可分離,一切生命都是靈魂和身體的完滿結合。因此,亞里斯多德將人的靈魂分為三個部分:植物靈魂、動物靈魂和理性靈魂。
1.植物靈魂
植物靈魂是靈魂的植物部分,也是靈魂中最低級的部分,含有的質料多,形式少。主要體現在有機體生長、營養、發育等生理方面。
2.動物靈魂
動物靈魂也稱為非理性靈魂,是靈魂中的動物部分,是中級的靈魂。主要表現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
3.理性靈魂
理性靈魂也稱為理智靈魂,是靈魂中的理智部分,也是最高級的靈魂,含有的質料少,形式多。主要表現在思維、理解、判斷等方面。
(二)靈魂三部分的關係
亞里斯多德認為,人人都具備這三種靈魂,且從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現出植物靈魂、動物靈魂、理性靈魂。即兒童出生前後主要是身體的發育、生長,到了稍大一點時就表現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時才有思維、理解、判斷等能力的出現。
二、教育遵循自然原則
亞里斯多德認為,要使人的靈魂的三個部分都能得到滿意的充分的發展,最有效的途徑是教育和訓練。
(一)合理教育的構成
亞里斯多德根據他的靈魂論把教育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體育、德育、智育。其中體育是基礎、智育是最終的目的。
體育即體格教育,要使兒童擁有健康的體魄,這是滿足植物靈魂的的發展需要;德育即情感教育,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是滿足動物靈魂的發展需要;智育即理智教育,要使兒童的思維、認識和判斷能力得到發展,這是滿足理性靈魂的發展需要。
(二)教育遵循自然
亞里斯多德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的理論,指出合理的教育要遵循兒童的自然行程,即根據兒童身心成長的特點來進行,先是體格教育,然後以情感的訓練為主,最後才發展他們的理智。
亞里斯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為後代資產階級的「遵循自然」的教育思想開了先河。
三、和諧教育
亞亞里斯多德不僅最早明確地提出了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劃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的主張。他把一個人的教育階段按每七年為一個階段來劃分,同時提出了各年齡階段教育的不同要求、組織、內容和方法等具體措施。
(一)第一階段(0-7歲)
這一時期裡,教育要順應自然,要注意兒童身體的健康發展,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要引導兒童多做適宜肢體發育的遊戲和活動。
5歲之前孩子的活動以遊戲為主,同時要讓兒童多聽一些有益的神話故事,而不要教兒童任何功課,以免妨礙其身體的正常發育。此外,還要組織兒童觀察和模仿日後從事的活動,但要防止環境中的不良習氣影響兒童的道德。
(二)第二階段(7-14歲)
這一時期以情感道德教育為主,兒童要在國家辦的學校中接受和諧的教育,主要內容有閱讀與書寫、體育鍛鍊、音樂和道德品質的培養等。
亞里斯多德非常重視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是其和諧發展教育的核心,所以,他主張要讓兒童多接觸音樂,以去除人的非理性靈魂中的不良衝動和欲望。
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的形成有三個因素:天性、習慣、理智。其中習慣的養成起關鍵的作用,因此,進行道德習慣和道德活動的培養,是形成優良品質所不可缺少的
(三)第三階段(14-21歲)
這一時期以智育為主,發展青年的理性靈魂,為此目的而設的學科有數學、文法、文學、詩歌、修辭、倫理學與政治學。亞里斯多德認為,這些學科既能體現以智育為主的要求,又能進行純哲理的探索,並進而發展理智靈魂,以實現教育的最高目標。
這個階段的教育以沉思活動為主,因為人的理性靈魂的特點就是思考、理解和判斷,這些必須以足夠的沉思為基礎。
四、文雅教育
文雅教育,也稱為「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一種教育觀點和教育理想,最早由亞里斯多德提出,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學科分類
亞里斯多德把學科分為實用和文雅兩種,實用學科為實際生活服務,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的;文雅學科沒有功利性,是專供閒暇和享受用的,是高尚的。亞里斯多德重視後者。
(二)實施條件
要實施文雅教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閒暇時間和自由學科。
1.閒暇時間
亞里斯多德認為自由民除有政治上的自由外,必須具有經濟上的自由,只有當他無需為生計操勞,具有足夠的閒暇時間的條件下,才能從事心靈的沉思,研討真理和進行哲學的思考,發展運用自己的理性。
2.自由學科
亞里斯多德認為,自由民要進行自由教育,必須學習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學科,如讀、寫、算、體操、哲學等。
中公講師徐富賓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一掃關注QQ公眾號 教育雜談,教師考試資訊盡在掌握!!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