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第二章——艱苦求學18-22節(師生情、闖市場、母訓)

2020-12-25 左書文苑

張永華自傳:第二章——艱苦求學(18到22節)

文化-人文-文學

第十八節 師生交往

1962年春季,大岔學校灶上老師們也很清苦,有次崔老師問我:「家裡有沒有黃油?」我說:「回去看吧。」後來星期六回家,我給父親說了這件事。第二天,父親備了一小瓷瓶,叫我給老師帶去。後來老師吃完黃油,給了我8元錢,我交給父親後,父親嗔惱地說:「給他們吃了就對了,還賣油啢?」我再還給老師時,人家堅決沒有收,我只好再回家交給父親。這就是師生的交往,一是一,二是二,財上分明大丈夫,從小就中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十九節 首闖市場

1962年夏,大岔學校灶上吃飯,有一個月我結餘了1斤6兩黃米,利用星期天,我和王治榮同學拿了米去了麻鎮賣給了魏二福賣碗飥老闆。時價每斤米3元,給了我4元8角錢,這是我第一次單獨出門做買賣。第一次自己主權支配這麼多錢,心裡十分高興,根本捨不得買上個碗飥吃,而是去供銷社買了5張有光紙倒付了9角錢,買了一支解放牌鋼筆1元8角。雖然餓著肚子但還是喜滋滋地返回了學校,從此我身上開始帶錢了。但是從來沒有隨便亂花錢的惡習,不少人譏諷我吝嗇,我很得意,因為我繼承了世世代代的家規和家風。

第二十節 母訓難忘

媽媽是個一字不識的「土秀才」,她見多識廣能言善辯,正直公道,確實是個怪才。常常為人說大事,了小事,主張正義公道,且又無私,是被人尊崇信賴的人,媽媽在我心裡是個最值得稱道的人。

1961年春節後沒幾天便要開學了,有一天,媽媽把我叫應說:「拴子,人常說『劉秀十二走南陽,男人十五獨夫子』,你今年15歲了,應該有個男人樣兒。過去小子們15歲就娶媳婦,成家過日子,大人們就不管了。你如今念書以後要做大事,早些往大人學。再不要膽小害怕,齊往膽大走,男人家做事要砍砍快快,說話要嘴巴留聲,和人共事不要佔便宜,公公道道,做事待人說話都要大氣些,人家才能看起你…….」真是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呀!媽媽語重心長,我內心十分佩服,老師教的是書本知識,媽媽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自那以後我常就以大人要求自己,學習鍛鍊做大人的樣子,努力實踐媽媽的教導。使我感覺最明顯的是徹底改掉了以往動不動就哭鼻流涕軟弱無能的膽怯現象。1964年去神樹灣教書(當民辦教師),也是聽媽媽的話,自壯心膽才走向社會的,媽媽的話永遠銘記在我心中。

第二十一節 再著球鞋

1962年三月,遠在內蒙的二媽回口裡生孩子,帶了一雙白底白幫白膠鞋給我穿。那年,我16虛歲備考初中。初夏,大岔學校的周圍都是海紅樹,開花時節芳香沁人。六年級的同學大多不念了,準備考初中的只有我和趙保厚、張潤林等八名同學。進入複習階段,只有我一人住校,每天早飯後就在校周圍的海紅樹上複習功課。我穿著二媽給的白膠鞋,雖然沒有像第一次穿膠鞋那樣心愛,但畢竟是買來的鞋,輕俏,巧妙,漂亮吸人,穿著舒適美觀,特別是爬樹利索無比,就象赤腳一樣麻利,走路有彈性,即使走長路也不覺得累。我穿著它參加了升初中考試,直到初中學業的一年半穿爛為止。

第二十二節 中學階段

1962年秋天我考上初中,在麻鎮中學就讀。時任校長黨治國(2008年去世),班主任老師叫張柏林,是河曲人,會打桌球,打楊琴,身材魁梧,一副眼鏡顯得很有才華,口齒伶俐,氣宇不凡,在老師中才貌出眾。同學們十分敬畏。

轉眼間過新年了,學校裡搞文藝活動。班主任要我出演節目,出於害怕也不敢推辭,就和同班一位女同學魏紅梅排練二人臺——《五哥放羊》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特別是在街上唱了一次,我的名字在全校乃至街上被一時傳播開來,當時也很得意。我又是班上的的學習幹事,共青團員,影響非常。

一、艱苦生活。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國國民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加上三年的自然災害、通貨膨脹、農業欠收、生活很不景氣,學生每天四兩糧食其餘副食充量。一日兩餐,程式化的飯譜是早上豆子稀飯,中午豆子和米撈飯燴酸菜,大都是清湯灌肚飽,一到晚上自習罷餓得睡不下,大部分同學帶點乾糧,為炒麵,或幹窩窩頭等食品。禮拜三之前每晚上小吃一次,為涼水拌炒麵等。可是同號的同學爭搶奪食,自己拿的乾糧成了公夥的食品,所以星期四、五晚上空空如也,早上起來餓得等不上早飯,只覺得惶悵忽亂,不知幹啥才好,後來發現只有背書才能打消飢餓的意念,所以每天早上就拼命地背課文,這樣既忘記了飢餓,有背會了課文,一舉兩得的好事再上那去找呢?後來,我常說念書是個十分艱苦的事,能堅持念書,過好學校的生活,吃下念書的苦,社會上的苦就容易多了。

有一次,星期六回家,主課上完後已是11點鐘。兩勺豆稀飯早就消化一空,五十裡的步行確實有點愁人。出了校門五裡路過了柴官岔,就是著名的老闆坡,鑽天立陡窪真是「高路入雲端」。站在溝底往上瞭,不禁有些愁悵,但也只能是走啊!為了回家吃頓飯,下定決心上,半坡上歇了一會兒,雖然倆腿酸軟大汗淋漓,也只能掙扎著再往上走,走至馬連圪墶喝了一肚涼水,覺得也還舒服。走到神樹灣村,門塔上齊腰的大紅糜子,焦稍穗兒隨風擺,一群麻雀見人來,「轟」的一聲起飛後又落到前邊的糜穗上,盡情的奪食著。

我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黃米撈飯的香甜可口,越想越難禁口水往下流,就順手掠了一把帶網糜子,雙手用力搓了兩下用嘴「咐」地一吹,剩下紅黝黝的糜顆子,一口吞在嘴裡用力咀嚼著,並不住地咽下甜滋滋的米脂汁,當時的感覺實在是難也形容,後來乾脆把口裡的米渣渣也一閉眼咽下去,這樣邊走邊吃連續好幾口,解決了飢餓。古人言「飢不過三口」情真如是,肚裡舒服了,走路有勁了。後來這件事成了我艱苦求學的典型事例,也成了我成功人生的精彩傳說。

相關焦點

  • 張永華自傳:第二章——艱苦求學1-3節
    第二章 艱苦求學新中國的建立,為新一代少年兒童帶來了勃勃生機。我的童年雖然疾病纏身,成長坎坷,但是年年歲歲與日共增,轉眼到了虛八歲。聽大人說,年齡是到了念書的年齡,可臘月過生日,是虛歲數,要不再過一年再說吧。
  • 自傳:第二章——艱苦求學13-17節(苦修、元旦、復讀、趕會)
    張永華自傳:第二章——艱苦求學文化-人文第十三節 寒窗苦修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第十四節 慶祝元旦1959年元旦是人民公社化後第一個新年。趙五家灣學區,所有學校都組織排練了秧歌隊,陰爾崖學校也參加慶祝活動。各學校31號下午報到,1號那天上午召開學區全體師生慶祝大會,會後各校秧歌隊表演。
  • 我的自傳——求學篇
    轉眼間已到不惑之年,回顧總結生活,沉澱自己,記錄自己生活的點滴片段,我的自傳也就應運而生了。其實,一個人只有在靜下心來的時候,才能深度思考問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徹底認識自己,才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寫自傳,既勉勵自己,也激勵他人。
  • 《轉眼(2018 自傳最終章)》感動上線 跟著阿信翻閱自傳篇章
    2019年凌晨0點時刻,《轉眼(2018 自傳最終章)》上線,道別2018的最後一刻,23:55《轉眼(2018 自傳最終章)》MV觸動人心首播,為每一位的歌迷留下一個值得紀念的轉眼瞬間。《轉眼》是五月天2016年發行的音樂專輯《自傳》放在最後的一首單曲,由阿信做詞,石頭作曲,舉重若輕地總結了《自傳》整張專輯所提及的一切。用一生的長度,寫成一瞬間的轉眼。
  • 【谷一伴讀】第十三章 第二節 X線造影技術#3月23日#
    】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1月13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九節 感覺器官#1月14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十節 人體的生理#1月15日#第二章:【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1月16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二節 磁學基礎知識#1月17日#
  • 張學武 |求學(小說連載第十四章)(5、6)
    大哥說到這裡,站了起來,手裡提著一件溼漉漉的上衣,我趕忙上前抓住上衣的下端,他往左,我往右就擰了起來,大哥說:「比如你吧,期中考試是倒數第二,期末考試就成了正數第二,因為什麼?」「因為我努力了。」「對,期中考試為什麼是倒數第二?因為那時侯你整天想著去劇團,把念書的事扔在一邊。」「哥,你也知道我要去劇團的事?」
  • 「致敬教師節」郭侃:師生於情,善舉在心
    師生於情,善舉在心——寫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也曾誠邀遠在貴州的老師趁著暑假到甘肅經天水旅遊相聚,以敘師生之情,以盡地主之誼,但不同的老師、成行的次數僅僅二三。2020年8月中旬的一天,翻閱朋友圈時,突然看到導師鍾佳萍教授、黃蓓副教授拍攝的甘南扎尕那景色,便不假思索的撥通電話,覺得我們應該在天水見一面。
  • 濟南燕翔小學教師節「紙短情長」款款師生情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為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提升教師職業使命感,濟南市歷下區燕翔小學在本周開展了「濃濃尊師意,款款師生情」——系列慶祝主題活動。校園裡的孩子們也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共同慶祝節日。
  • 初三數學第22章第二節 降次 解一元二次方程練習題(5)
    請下載附件:     《初三數學第22章第二節 降次 解一元二次方程練習題(5)》     (
  • 【谷一伴讀】第十一章 第二節 雷射成像#3月13日#
    】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1月13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九節 感覺器官#1月14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十節 人體的生理#1月15日#第二章:【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1月16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二節 磁學基礎知識#1月17日#
  • 教師節師生互訴心意 聚起一片愛校之情
    又是一年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金秋送爽,當日曆翻開在9月10日這一天,溫馨而充滿感動的教師節也如約而至。萬柏林區第二實驗小學校園裡處處充滿歡笑,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到「拳拳尊師情微慶典」教師節感恩活動中,讓感恩與愛的旋律在校園中流淌。
  • 郭侃:師生於情,善舉在心
    師生於情,善舉在心——寫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郭侃時節如流,不舍晝夜,平實樸素地前行在生活的秩序裡,已然很少經心自己碩士畢業也曾誠邀遠在貴州的老師趁著暑假到甘肅經天水旅遊相聚,以敘師生之情,以盡地主之誼,但不同的老師、成行的次數僅僅二三。 2020年8月中旬的一天,翻閱朋友圈時,突然看到導師鍾佳萍教授、黃蓓副教授拍攝的甘南扎尕那景色,便不假思索的撥通電話,覺得我們應該在天水見一面。
  • 【谷一伴讀】第七章 第二節 CR與DR設備#2月14日#
    【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九節 感覺器官#1月14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十節 人體的生理#1月15日#第二章:【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1月16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二節 磁學基礎知識#1月17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1
  • 師生情123
    說來慚愧,我是因為自己求學時普通話不標準,鬧了不少笑話,所以要求學生養成說標準普通話的習慣。記得我讀師範時,方言口音較重,「in」「ian」和「ying」不分,連自己的姓名都說不清楚。開學幾天了,還有同學跑來問我,「這位同學,請問你是楊琰,楊引還是楊穎?」
  • 【谷一伴讀】第十章 第二節 數字X線攝影成像原理#3月6日#
    】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1月13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九節 感覺器官#1月14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十節 人體的生理#1月15日#第二章:【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1月16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二節 磁學基礎知識#1月17日#
  • 【致敬教師節】郭侃:師生於情,善舉在心
    師生於情,善舉在心——寫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郭侃 時節如流,不舍晝夜,平實樸素地前行在生活的秩序裡,已然很少經心自己碩士畢業、離開貴州大學已十個年頭。也曾誠邀遠在貴州的老師趁著暑假到甘肅經天水旅遊相聚,以敘師生之情,以盡地主之誼,但不同的老師、成行的次數僅僅二三。
  • 憶70後艱苦的求學歲月
    每當這時,總會想起自己的求學歲月……最幸福的小學我是70後,我們那個時候小學就在村子裡,每天自己上下學,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現在村子裡幾乎沒學校了,很多孩子要到縣城上學。而且那時候小學也沒什麼作業,幾乎在玩中度過的。這些比現在孩子幸福的多。
  • 《閃耀暖暖》第七章光與暗第二節通關攻略
    閃耀暖暖第章血色洛登第七章第2節怎麼過?這一關我們遊戲角色需要被玩家搭配好然後拍照哦,那麼選擇那一套拍照比較好呢?下面就由3DM手遊網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第七章血色洛登第2節通關攻略匯總吧!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呀!
  • 第二章 中學課程 第二節 課程組織
    第二章中學課程第二節 課程組織一、課程目標(了解)課程目標的內涵: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
  • 第三章 第二節 發現人類的心靈胚胎
    《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家庭實踐》是潘澤林、盧雅夫妻於疫情期間,在家潛心撰寫的關於蒙氏教育家庭應用的文章,該書共十二章近十三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