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他們的夢想,或大或小,卻始終如一。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卻一直心繫母校。他們的年齡,老少不一,卻擁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我們用文字記錄夢想,用鏡頭定格感動。我們一路追尋夢想啟航的腳步,記錄那些年,感動的人、難忘的事,一起尋找重工文脈的延續、重工精神的傳承。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3日11時30分訊(韋燕)「生活麻辣燙,坐倒就開燙,柴米油鹽醬醋茶,身邊故事天天有……」在重慶,不少老百姓的記憶裡,吃火鍋、賞美景,還有就是期待每晚的《生活麻辣燙》了。在熱氣騰騰的夏日夜晚,親朋好友圍坐一席,燙著火鍋,喝著小酒,悠閒自在地看著《生活麻辣燙》裡的家長裡短,幾乎是一代重慶人共同的生活記憶。
而節目裡的「麻辣明星」們也是抄著一口地道的重慶方言講著各種「酸溜溜」、「熱辣辣」的爆笑段子,百變多樣的形象常常讓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成為重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開胃菜」。
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除開演藝的世界,想知道這群創造一代重慶人歡聲笑語的「麻辣明星」,都有著怎樣多變的精彩人生嗎?今天,就讓我們吃著串串「蜀芊芊」。
蜀芊芊近照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懷念校園生活 母校一草一木皆是深情回憶
談及蜀芊芊,很多人對她的印象一定是火辣辣、熱情開朗、活潑有趣,典型的重慶妹子形象。的確,1982年出生的張馨月是個土生土長的「重慶妹兒」,有著天生的火辣性格。
但就是這樣一個火辣妹子,你很難想像,她會去學計算機?一個看起來沉悶枯燥的理科專業。但張馨月說,她喜歡突破自我,尋找不一樣的東西,不想被人簡單定義。正是這樣一種敢想敢做的性格,讓張馨月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軌跡。那時候的她,怎麼也想不到,學習計算機的她,也會成為一代「明星」活躍於螢屏,而後轉戰自媒體,當起「老闆」,做起「經紀人」。
讀書時期的張馨月,是個活躍分子,哪裡有文娛活動,哪裡就有她的身影。唱歌跳舞,先不管好不好,試了再說。只要老師叫到,張馨月一定是那個最主動的學生。14歲入學,19歲畢業,儘管後來在學業上有了更高的突破,張馨月坦言,在重工的那幾年是無比輕鬆自在的,幾乎是她校園生活的最美好記憶。和現在的學生一樣,張馨月回憶說,自己一直是個「小吃貨」。住宿在7樓,下完自習時也會偷偷用繩子掛著籃筐「買」東西吃。
怎麼會想到做演員?張馨月表示,其實這顆種子也與重工開放的辦學氛圍息息相關,重工始終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基本目標,為學生成長指引方向,要求有用無用的知識都要學習,要運用自己探索的學習方法,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任何知識,如婚戀、家庭、創新、文藝等等。因此,除了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張馨月平時也會看點文藝書籍,經常會被小說裡的故事主人公所打動,所感染,入情入景,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這方面的興趣。
蜀芊芊近照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機遇巧合成就演藝生涯 用勤奮鋪就十六年的喜劇之路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只要你想,機遇總在不經意之間。
2001年,在重工畢業後,張馨月入職重慶建工,因公司對學歷有要求,所以她選擇了去重慶大學貿行學院進修本科。在學習期間,認識了重大影視學院的朋友,一次機遇巧合,陪朋友去電視臺試鏡,由於臨時需要有對手戲,被迫「上崗」的張馨月竟成功入選,就此開啟她的演藝生涯。張馨月如今想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真的是如戲一般的劇情。
儘管有著演戲上的天賦,但張馨月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腳踏實地。她說,我一直只是把拍戲當作興趣愛好,有時間就去拍戲,大部分時間還是要經營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也沒有想到堅持了這麼年,也有現在這麼多觀眾喜歡和支持,真的很感謝!」
但新手入行,談何容易?張馨月回憶第一次拍戲時的自己,不由地笑出了聲。她說,我從來沒想到,哭和笑都是那麼的考驗人。「2004年,我接觸了人生的第一部戲,我記得只是一個樣片戲,我演了一個已婚女人,還是個不遵守規則的『潑婦』,由於劇情設定,需要當場哭泣,但當時就是哭不出來。我說導演,你讓我鬧讓我笑都可以,這哭可真難為我了呀!」入行的「第一盆冷水」讓張馨月知道,演員並不容易。
「其實拍戲也不是大家想得那麼光鮮亮麗,在重慶本地拍戲,酬勞不高,很辛苦,大家看到的四十分鐘的成片短劇,我們需要拍攝三天的時間完成,從早到晚,凌晨或者通宵都是家常便飯。」
但儘管如此,如今的張馨月依然表示,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從2004年入職以來,這份愛好已經變成了自己的生活所需,有時候她已經分不清自己在戲中還是現實,只要看到身邊的人因自己而感到快樂,她就心滿意足。「雖然這幾年,《生活麻辣燙》逐漸淡出重慶人的視野,但是每每在街上聽見有粉絲喊著『蜀芊芊』,我都會選擇熱情地迎上去,一切都是值得的!」
「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可我依然期待明天」
現在,張馨月表示,人情冷暖,知世故而不世故,這些都是在人生不斷的經歷中逐漸被打磨的,哭哭笑笑就是自然而然,演員是一份與自己對話的職業。
2019年,在張馨月的抖音視頻裡,這樣總結到。「我記得,是2004年,我,成為了一個演員。我曉得自己,可能成為任何一個角色,被認可,或者被否定,我都會奮力的前進,也許我天生平凡,但我卻無比的勤奮,我很幸運,至少身邊還有一群和我同樣認真的人,面對時代的變遷,我始終不忘初心,15年的喜劇之路,我也從未停止過腳步,因為我曉得,只要我心中有光,我的努力,就一定有意義。」感動了無數粉絲與網友。
現在,張馨月還是我們的「蜀芊芊」,但「蜀芊芊」已不只是我們的「蜀芊芊」。創業、宣傳、演戲,「蜀芊芊」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如戲一般精彩。火鍋、串串,或許是重慶的一張名片,而《生活麻辣燙》,蜀芊芊、任盈盈、幹豇豆、悶墩等「麻辣明星」又何嘗不是一張重慶名片呢?現在,「蜀芊芊」在帶給大家歡樂的同時,也積極活躍於網際網路,向世界傳播「火辣辣」的重慶文化,傳播重慶的正能量。
張馨月,重視傳媒籤約藝人,重慶電視臺方言節目《生活麻辣燙》演員「蜀芊芊」,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96級高計2班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