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天或社交網絡中,經常看到這樣的評論:某某人真是個耿直boy。說起來也不難理解,畢竟可以百度嘛,度娘自然會為你解答——某位小夥伴在問答中就寫得很清楚:「耿直boy」就是「耿直的男孩、正直的男孩」的意思。
語義是容易理解的,但你真懂「耿直」背後的意義嗎?這裡我從同音通假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耿直」都有什麼玄機。首先要說的是,「耿直」關於「正直」的語義,其實是可以用「耿」來表示的:如《廣韻》對「耿」的解釋就有「耿介」之意的,而「耿介」可以解釋為正直不阿。不過需要明白的是,「耿」的本義與「耿介」並無太大關係,《說文注》解釋為「耳箸頰也」,說的是耳朵黏著臉。
那麼如何同音通假呢?我想到了大家都熟悉的詞:「梗」。喜歡相聲的小夥伴,大概都知道這個詞。我們現在說某某個梗是什麼意思,其實指的是某個很有意思的笑點、不一般的情節或故事,甚至是人或事物的某個有特殊意義的方面。比如「抽菸喝酒湯頭」這個梗,一般都是說于謙老師的特殊癖好。
那麼「梗」原來的意思是什麼呢?《說文》的解釋:山枌楡,有朿,莢可為蕪荑者。其實說的是某種有刺的植物。《爾雅》的解釋:正直也。張衡的《西京賦》的解釋:梗木為之靡拉。這說的是植物的枝幹刺人。其實我們從中就可以看出,「梗」字其實就說的是帶有刺的某種植物或其枝幹。為什麼《爾雅》解釋為正直呢?大概這種植物或其枝幹是比較直的,而且帶刺,又常常刺到人,比較符合「正直」和「耿直」的特性,所以引申而來。
一個字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這裡我打算在說一個字,就是大家常說的「骨鯁在喉」中的「鯁」。「鯁」字更容易理解,其實就是魚刺的意思。那麼魚刺有什麼特徵呢?除了白色、細細的,恐怕也少不了直的意思——雖然魚刺都有些弧度。骨鯁在喉的意思是說魚刺卡在喉嚨中難以取出,為何會這樣呢?仔細考察的話,還是魚刺太長、太硬、太直了。說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這個「鯁」和上邊的「梗」有相似之處呢?
所列舉的「耿」、「梗」、「鯁」,語音皆為geng,雖然字形上有些差異,但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它們在字義上都有一些關聯:都和「直」相關,而且都帶有為他人造成了麻煩的意思。一個人太正直不阿、不會拐彎的話,就是「耿直」,會被人罵為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變通;草木若是刺到了人,也會被稱為「梗」,總之不是什麼特別好的植物;而細長的魚刺,如果卡在喉嚨中,會被說成骨鯁在喉,這時候的「鯁」成為了必須消滅的目標。
那麼還有其他的關聯嗎?事實上,在這幾個字使用的過程中,是可以通假的。比如《詩經》中有一句話是「誰生厲階,至今為梗」,這裡的「梗」便是通假為「鯁」。而我們說的「耿直」其實在生活中,往往也可以用為「鯁直」或「梗直」。但不管是什麼geng,都是「有刺的」、「不知變通的」或者「正直「、「爽直」的,都飽含著對擁有這種品質的人的一種蔑視或讚美。只不過現代人的「耿直boy」,多少帶著揶揄的色彩,貶損的程度並不高,但多少有著「傻」的味道。
話說,你願意被人稱為「耿直boy」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