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異事:《山海經》中神獸,是日本傳說裡久負盛名的水中妖怪?

2020-12-22 天下十三洲獵奇

大家好,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奇聞異事說古今,筆走龍蛇道人心。開始今天的奇聞異事,一家之言,僅供娛樂,切勿當真,今天準備談談日本最負盛名的神秘妖怪——河童。

河童的傳說前身其實是源於中國,在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稱之為冰夷、《水經注》中稱之為水虎、《幽明錄》中稱之為水蟲。在唐朝時,這些關於河童的傳說隨日本使臣東渡日本,漸漸形成自成體系的日本河童傳說。

水虎十二品之圖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在日本的傳說中,河童一般棲息在江河和池塘中,身高大約在一米左右,和四歲的孩童差不多高。傳說河童分為兩種,一種為鱉形,一種為猿形。但是共同特點都是體重不超過百斤,有鳥類的喙、青蛙的肢體、猿猴的軀幹和烏龜的龜殼,像是拼合的水中的四不像。

傳說河童全身呈現綠色,全身覆蓋鱗片,在水中力大無比,經常喜歡和進水之人搞惡作劇,把人拖入水中,日本古籍中也記載過河童溺斃行人的故事。它頭頂沒有毛髮,有一個類似碟子狀的容器,只要把河童騙至上岸,讓其歪頭把頭頂的水倒幹,它就會渾身無力,束手就擒。

河童劇照
河童圖像

在中國近湖和池塘的區域也流傳著水猴子的傳說,和日本的河童類似,但是水猴子渾身長毛,也是喜歡在近水之處拉行人入水,力大無比。所以一直有一種說法,古代的河伯,水虎,水猴子其實就是河童,因為在西門豹廢除河伯,驅逐它們之後,在國內不能立足,只能漂洋過海在日本興風作浪。

河童在日本往往是正面的形象,它們被認為是水中的精靈,雖然喜歡開玩笑,但是也可以保佑行船之人平安歸家,所以經常被人膜拜。

河童圖像

還有一種說法,河童為日本本地特有妖怪,是由水神降下的冰霜凝結而成。傳說河童一直是本分守己的好妖怪,最喜歡吃小黃瓜,茄子和甜甜的南瓜,也喜歡上岸和小朋友玩摔跤。

終上所述,種種的傳說我認為都是基於古人的認能力為有限。河童的真實身份很有可能是水獺或者海獺一類的小動物,它們很親人喜歡開玩笑,也時不時的上岸玩耍,但是在水中又力大無窮,當然這也是我的猜測。

水獺
河童圖像

今天就寫到這,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關於河童的傳說,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原創不易,抄襲、洗稿、搬運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聯刪)

相關焦點

  • 國產神獸白澤如何成為日本百鬼夜行中的妖怪之王?
    白澤是中國洪荒時期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的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神獸。現代人們對白澤不是很了解,甚至認為是通過日本的漫畫形象中才了解到白澤的形象,或者錯誤地認為它是《山海經》中的神獸之一。其實白澤最早記載於《抱撲子》中,這本書是晉代描述有關神仙、丹藥的一部道教典籍(道教神仙理論體系的基礎)。白澤可以與人進行交流,通萬物之情,曉天下景觀狀貌。它的形象是獅身,頭有兩角,山羊鬍子,渾身雪白。由此可見,白澤在古代神話中,是智者的存在,無論是世間萬物,它都能夠知曉,並且能夠告訴你。在《中國妖怪事典》中就有描述過這樣一段故事。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在日本境內有六七百種妖怪,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在一起構成了日本「妖怪文化」的豐富內涵。 有學者研究表示「日本70%的妖怪原型來自於中國,20%來自印度,僅有10%是屬於 本土妖怪。」在日本大部分的妖怪的幻化是來自於道家「物久成精」的理念,還有一部分則是從中國神話傳說或是文學作品中的妖怪演化而來。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中國志怪書籍的開山鼻祖——《山海經》。
  • 它是《山海經》中有名的美女神獸,世人對它的評價:祥瑞又殘暴
    《山海經》中異獸眾多,能力強的,長得怪的一數一大堆,但記載最多的,最美的神獸,卻只有一個九尾狐。說到九尾狐,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上神白淺、妖姬妲己和日本火影忍者。因為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對這個九尾狐的形象,基本上很熟悉。
  • 《山海經》就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源頭?請細品這7種妖怪的形象
    第一種妖怪——九尾狐。九尾狐是一種特殊的東方妖怪,在西方神話史上絕對找不到雷同的形象。無論日本、韓國,還是東南亞,都流傳著九尾狐的傳說。然而,這種妖怪的源頭,便是來自於《山海經》的記載:其狀為狐有九尾,其音如嬰,能食人。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滑頭鬼之孫》是2011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動漫作品。故事大概講述了作為妖怪滑頭鬼的孫子奴良陸生,在人類和妖怪的世界中不斷徘徊,最後覺醒妖力,拯救同學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最吸引我的不是「英雄救美」的戲碼,或是動畫中精緻的人物。反而是眾多妖怪跟著大妖怪滑瓢在夜裡的巡遊,這個巡遊,在動畫裡叫「百鬼夜行」。
  • 日本傳說中的三大妖怪
    一:酒吞童子酒吞童子又稱酒顛童子,在日本神話傳說中,酒吞童子曾是統領眾妖的百鬼之王!據說它是非常強大的妖怪,形態可以變化,等它變為惡鬼時,擁有著極為強大的身軀,身長6米,虎背熊腰。當然它也有著特殊癖好,遇到外表特別漂亮的女子時,它會將她們收入囊中,帶回巢穴,當作奴隸二:九尾狐玉藻前關於九尾狐的傳說記載,最早出現在中國山海經,山海經中有記載描述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人不蠱!
  • 日本的著名妖怪,原型都來自《山海經》,不愧是上古奇書
    日本是一個盛傳妖怪的國家,各種各樣的詭異怪談,各種各樣的妖怪故事。不過雖然日本是一個妖怪文化很濃的地方,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的本土妖怪其實非常少。在日本的妖怪傳說中,有70%左右的妖怪其實是從中國「進口」的,還有20%來自印度,只有剩下的大概10%左右,是土生土長的日本妖怪。
  • 日本妖怪的傳說事跡
    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女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日本的磯女,顧名思義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礁石堆裡的妖怪。
  • 上古奇書《山海經》到底在講什麼
    魯迅對於此書有這樣的評價研究中國神話,如果不首先從《山海經》著手,那簡直可以說是無從談起。結合以上可以看出,《山海經》是一部關於中國神話傳說的著作,那麼這本奇書中到底都有什麼呢?從結構上看《山海經》作者不詳,根據史料猜測應該是多個時期多人共同積累的成果。
  • 牆裡開花牆外香,源自中國卻揚名日本的妖怪文化
    但據說,《山海經》在奈良時期就已傳入日本,所以與本土傳說很早就產生了結合。有一種觀點說,由於日本四周環海、內陸多山的地理條件,加之其國土面積小、地理形狀狹長所產生的空間限制,導致其民間神秘主義興起,塑造了日本文化中帶有一定幽閉色彩的特點。而記載了大量珍奇異獸資料的《山海經》的傳入,打開了日本人民認知世界的另一扇窗,也承載了他們無處訴說的情感,因此備受歡迎。
  • 日本鬼怪文化雖興盛,源頭卻在中國,看看山海經神獸你就明白了!
    日本的妖怪有多興盛看看這些作品,以及現在的《陰陽師》的遊戲,京極夏彥的《巷說百物語》、水木茂的《妖怪大全》,以及《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就像說起動漫大家會先想到日本,那麼提起鬼怪,大家會想到日本的陰陽師一樣。
  • 日本動畫中「妖怪」的區域性來自中國的《山海經》
    在《山海經》中有許多和神話故事,到了唐代,隨著中日兩國交流的發展,《山海經》自然蔓延到了日本。日本怪物文化的源頭是由鳥山石燕製造的《畫圖百鬼夜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山海經》的許多影子。在《山海經》的妖獸原型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日本怪物文化。
  • 解密《山海經》:神獸天狗,除了吃太陽,還曾下過地獄?
    神獸天狗也經歷了類似的命運,它不但吃過太陽,也曾下過地獄。不過它的經歷更加豐富,還曾漂洋過海,做了島國日本的妖精。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一)從野獸到神獸的蛻變天狗剛出現的時候,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神獸,不過是野山中的一種小動物。
  • 原來傳說中的年獸,在《山海經》也有記載,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它
    原來傳說中的年獸,在《山海經》也有記載,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它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所以說在這個時代發展的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很多的神話故事,山海經應該是記載這些神話故事最全面的一本書了,山海經也被人們稱為是中國神話故事的巔峰之作,其中記載了很多的神奇事件
  • 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用來起名吉祥又好聽!
    山海經是華夏文化,是集齊古人智慧和想像力的典籍,擁有著深厚的時代寓意。在山海經中有很多奇珍異獸,也是中國本土的神話故事集,關於九尾狐的故事就是從山海經裡了解到的,奇幻又瑰麗。那麼如何用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來起名是否也有吉祥寓意,是否會好聽?
  • 中國日本妖怪排名,哪個實力更強?
    說起妖怪,當數日本妖怪最醜陋,最邪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與日本妖怪不同,中國妖怪大部分都是善意的,它們接受供奉,庇護人們。下面來說說兩國妖獸的排名。中國排名前五的妖怪: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巨獸,龍生九子,饕餮是其一。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饕餮在傳說中是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
  • 《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西王母、窮奇、崑崙山、畢方、天狗、帝江
    於是古人就把性情兇惡行為邪僻的人稱為窮奇,窮奇也並非一無是處,在古代一種名為「大儺」的驅鬼儀式中,有十二獸,是十二種吞食惡鬼的猛獸,窮奇正是其中之一,眾邪神見了它,無不倉皇而逃,再也不敢危害人間。窮奇在民間傳說中較常出現,在各大玄幻影視劇中也經常出現,但和《山海經》中的窮奇存在一定差異。
  • 天狗來自於我們的山海經,卻在日本被更多人熟知,它們有什麼不同
    比如說同為天狗,在中國《山海經》裡的天狗和日本傳說故事中的天狗,在形象上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根據《山海經》裡的記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可見,就算是山海經裡的天狗,其實也不是一種「狗」,而更像是貓的形象,只不過發出來的聲音並不是「喵喵叫」,而是「溜溜」叫,似乎也還挺萌是怎麼回事?而日本的天狗,形象上與中國山海經裡的天狗形象完全不一樣,不過他也跟「狗」的形象完全不同。
  • 日本妖怪歷史文化之傳說中真實的妖怪磯撫是什麼樣!
    我讀水木茂《妖怪大全》—丁酉年十一月十九日(2018-01-05)——磯撫篇傳說中的磯撫,是一種出現在日本西部近海的妖怪。磯撫就是用這些刺來勾住船上的人,將人拖入水中。磯撫的攻擊方式,不是直接破水而出,而是悄悄接近目標,無聲無息地進行。之所以稱它為磯撫,秘密就在這裡。當船隻在海上航行時,有時會發現水面的顏色有些反常,此時,磯撫的尾鰭早已浮出水面。
  •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奇異神獸介紹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奇異神獸介紹猙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山海經·西山經》又如: 獰猙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山海經·西山一經》)又西二百八十裡,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猙」。(《山海經·西次三經》)四皇移位,天降赤心。逐天下,服四獸,然者「猙」也。中國境內有一座山名叫章莪山,相傳這座山寸草不生,還有許多怪獸出沒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