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奇異神獸介紹

2020-12-22 南宮海語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奇異神獸介紹

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山海經·西山經》又如: 獰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山海經·西山一經》)又西二百八十裡,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山海經·西次三經》)四皇移位,天降赤心。逐天下,服四獸,然者「」也。

中國境內有一座山名叫章莪山,相傳這座山寸草不生,還有許多怪獸出沒其中。其中一隻就是猙,它的聲音如擊石般鏗鏘,臉部中央長出一隻角,而且有五條尾巴,全身赤紅,身形似豹。

居住在中原東部的太山,外形象牛,頭部為白色,但是卻長著蛇的尾巴、而且只有一隻眼睛。當「」進入水中時,水源會立即乾涸;當它進入草叢時,草會立即枯死,從這種情況看來,它同時是一種火系的妖怪。太山上多金玉楨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

(sì)(也就是現在的母犀牛 詳見初中語文課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墨子》)《山海經·海內南經》有這樣的兩段記載,「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如野牛而青,象形。——《說文》 古籍裡要形容地方險惡,也多言「其上多犀虎熊之類」。

兕在帝舜葬地的東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狀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長著一隻角。古籍裡要形容地方險惡,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類」。犀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其原型。

東海有獸名,形如兔,兩耳尖長 ,僅長尺餘。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後以其食之。

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上的兩隻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君歸」。據說它們專門注視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遊不歸,它們就呼喚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樓後的兩隻石犼,則面北而坐,叫做「望君出」,它們的分工就不同了,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行為,皇帝如果深居宮闈,不理朝政,它們便會催請皇帝出宮,明察下情。

並封

並封,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述蕩則是左右有頭。《山海經(並封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欽原

欽原是上古神獸之一。《山海經·西次三經》有云:西南四百裡,曰崑崙之丘,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欽原是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形狀像蜜蜂,大小像鴛鴦,蜇中鳥獸鳥獸會死,蜇中樹木樹木會枯掉。

崑崙山自古以來便是珍禽異獸聚集之處,異物欽原,尚不知其究竟是飛禽還是巨蟲,但它蜇中鳥獸便死,蜇中樹木便枯的可怕毒性,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極為深刻。

飛廉

亦作蜚廉,是中國神話中的神獸,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註:「飛廉風伯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引《上林賦》有「推蜚廉,弄解豸,格瑕蛤,鋋猛氏,曺騕褭,射封豕」的句子,集解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漢書·武帝紀》有「還,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晉灼注飛廉曰:「身似鹿,頭如爵(雀),有角而蛇尾」。《三輔黃圖》:「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諸犍

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 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溪邊

溪邊,《山海經》記載的一種異獸。《山海經·西山經》:「[天帝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溪邊,席其皮者不蠱。」郭璞 註:「或作谷遺。」 畢沅 曰:「草木鳥獸之名多雙聲,當為谷遺。」

矔疏

《山海經.北山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 有錯,其名曰矔疏,可以闢火。」

當扈

當扈(dānghù)傳說中的鳥名。

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

螣蛇

古書上說的能飛的蛇。

螣蛇為狡詐奸詐多憂疑多:多虛 假、虛言虛信、虛無難憑、虛情假意、虛詐、主虛空少實信、主不真實、其人虛偽、狡猾、說話不算數。

螣蛇為變、多變、多變幻;詭異多端、性情難測難解;怪、怪異、如怪異、奇奇怪怪、妖邪、魔鬼之類。性情善於作怪、作風行事怪異。少見多怪。

螣蛇為驚、吃驚、意外、驚異、驚心、驚嚇、驚駭、驚恐、驚魂;令人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精神不安;心亂如麻。

螣蛇為陰、陰暗、夜裡、隱私、陰邪、防小人暗算。螣蛇主夢、多夢、怪夢、常在夢中驚醒;主床不安寧、在床不安寧、難睡、難眠、常失眠。螣蛇為黃色、黑白色。螣蛇為路。

山蜘蛛

山蜘蛛,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 《南部新書》有載。

相關焦點

  • 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
    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饕餮、腓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白澤,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 中國6大古代傳說中的龍,你知道幾個?
    1、應龍: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另有學者推測應龍以庚辰為名;本居於天,曾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2、螭龍:螭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
  • 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兩儀二聖、天之四靈分別指什麼你知道嗎?
    神獸在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以兩儀二聖(太陽燭照,太陰幽熒)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皆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首,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中國古代的九大神獸,甚至有神獸可以掌控陰陽,操控四季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神奇的神話故事,而其中最讓我們關注的就是其中有無數的異獸,他們或是擾亂人間的兇獸,或是守護一方的祥瑞,或是掌管天地的神靈等等。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小年眼中的九大神獸!犼犼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之一,犼的形象成型於明清時期。據說他的戰鬥力極其強悍,甚至可以與龍搏鬥。不僅如此,根據《述異記》中的描述,這個異獸犼可以以一敵五,對戰三條蛟龍和兩條龍,雖然最後戰死,但是也幹掉了一條龍,兩條蛟。由此可見其戰力非凡!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全聽過的孩子應該能打醬油了吧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也數不勝數,精彩巧妙。其中有這樣四個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所以被人們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你聽說過幾個?快來看一看。牛郎織女牛郎織女的故事人們應該都很熟悉,牛郎在織女洗澡時偷走了她的衣服,兩人因此結緣,成為夫婦。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有人問為什麼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沒人去整理是沒人整理,而是實在是無法整理,或直說實在整理不出一個公認的體系……中國神話更多的是一個個單獨的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單獨拿出來可以,但很難湊成體系,這不是因為沒有體系,而是因為體系太雜,太亂了。
  • 中國古代神話一一你聽說過幾個中國關於狗的傳說
    在動物界中,是有很多人類的好朋友,要說跟人類感情最深的,跟隨人類最久的,還得是說狗,又名犬,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動物,起碼有上萬年的歷史了,人類和狗的友誼可以說是歷史悠久,非同一般,看看中國的十二生肖裡面,狗就有一席之地,在古代定六畜的時候,狗也是其中之一。
  •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編》的特色與價值
    中國以擁有豐富而優美的民間故事著稱於世,除舉全國之力編纂出版《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這部被列入「文化長城」的巨著之外,近一二十年還有劉守華著《中國民間故事史》,譚達先著《中國二千年民間故事史》,以及祁連休著《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和《中國民間故事史》在海峽兩岸陸續問世。顧希佳編著的這部《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編》,給這個民間故事學熱潮又增添了一朵亮麗的新花。
  • 盛世中的神獸: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以及展現出的多重文化寓意
    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說裡的動物,它與龍、鳳、龜合稱為「四靈」。據說,每當有聖人出現時,麒麟都會現身。其實,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又豈止是麒麟一個,而每一個神話的背後都有著歷史的影子,都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觀照。
  • 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民間故事
    中國自古就有鬼怪之說,有些簡單的故事經後人的加工就變得更加離奇了,而這些故事後來也都被收錄整理成集。那麼,你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嗎?
  • 古代十大神獸排行 真龍不死鳥都沒上榜?
    其中一個神獸排名是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  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但正統古籍中記載甚少。  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 《宸汐緣》中白澤,原來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
    那白澤是什麼神獸呢?其實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的法術,所以從很早開始,就被當做驅鬼的神獸和祥瑞來供奉。
  • 古代成語中的上古神獸,除了睚眥必報、巴蛇吞象你還聽過哪些?
    簡單來說,成語就是一種長期沿用的固定短語,大多都來自於歷史故事、經典著作和民間傳說,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幾句與上古神獸有關的古代成語,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過於常見的「龍鳳呈祥」、「鳳毛麟角」一類。古代成語中的上古神獸,除了睚眥必報、巴蛇吞象還有哪些?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過除夕卻不知道除夕為何要守歲、放鞭炮。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簡單介紹  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整個中國只有故宮中的「太和殿」才有的神獸
    中國古人無論建造什麼東西都講究驅邪避兇,紫禁城是古代最高權力者所居住的地方,各種講究就更是數不勝數了,也可以說是集古人建築精華的地方。九在古代的意義皇帝稱為九五之尊,所以「九」在古代也是龍的象徵數字,一方面是因為「九」字本體像一條龍伸出龍舌的形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九」是陽數中的極數,也是單數中的最大數。所以在古代社會中,能夠用九個神獸為建築物驅邪避兇的也只皇家才能使用,但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卻是一個例外。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四大兇獸和四大神獸,都長什麼樣?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提到過四大兇獸和四大神獸,那麼這四大兇獸和四大神獸誰最厲害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一、混沌混沌是中國古代神話四大兇獸之一,它的外貌和狗差不多,但是體型比狗要大得多,長著長長的毛。它雖然有眼睛卻看不見,雖然有耳朵卻聽不見。關於混沌在《史記》、《莊子》和《神異經》中都有所記載,它代表著無邊無際的黑暗,非常的兇惡。
  • 盤點我國五大古代傳說動物,圖三在現代被確認為真實生物
    驢頭狼,一種流傳於我國湖北神農架地區的傳說生物,自古以來就廣為流傳。這種生物長有驢一般的頭部,卻具備狼的利爪而得名。現代生物學家推測驢頭狼的真實身份是生存在數百萬年前的砂獷獸。何羅魚,我國傳說生物之一,出自於古典文籍《山海經》之中,被描述為一種長有數十個身軀的奇異動物,在古代人們甚至捕獲何羅魚並加以烹飪之後食用,據說還有治癒癰腫病的功效。
  • 中國古代民間和道教傳說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你心動了嗎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並稱中國四大名樓。以「人間仙境」著稱,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便源於此。蓬萊閣臨海,常年雲霧繚繞,恍如身處仙境一般。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