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關惠普透露財務欺詐醜聞的消息一直鋪天蓋地。惠普宣稱發現了收購於旗下的Autonomy公司存在會計醜聞,而且此交易也導致惠普為此收購交易所支付的111億美元減記了88億美元。去 年,惠普以111億美元的價格將英國軟體公司Autonomy收購旗下。對於惠普的最新指控,Autonomy創始人邁克·林奇(Mike Lynch)竭力全盤否認。邁克·林奇近日在接受美國博客Business Insider(以下簡稱「BI」)採訪時,逐條地駁斥了惠普及其他各方對其所施加的指控。林奇宣稱,其不想成為惠普的替罪羊。
林奇的言詞包括如下幾點:
他認為,惠普將這種方法作為一種謀略,以此來分散投資者對惠普公司更大問題的注意力。林奇稱:「當惠普自身陷入混亂時,人們肯定能夠認識到,我不會成為惠普的替罪羊。」
林奇還稱,惠普的數據並不合理。林奇也表示,他並非對惠普提出的數據感到疑慮的唯一人士。
林奇要求惠普對如何認為Autonomy的假帳問題導致惠普減記50億美元的詳細過程作出解釋。
林奇不僅否認了惠普的所有錯誤指控,而且還聲稱他已經得到支持,因為Autonomy每季度被審計一次,而且每張超過10萬歐元(約合12.9萬美元)的發票都會得到審計員的審批。
林奇稱,惠普的一些錯誤指控給業界傳達了誤導信息,因為Autonomy公司一直像其它英國公司那樣,遵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而不是惠普所使用的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這也就意味著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惠普計算的Autonomy營收會有一些出入。
以下就是林奇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內容摘要:
記者:惠普派人聯繫你了嗎?
林奇:沒有,一直沒有。上次我與惠普就某些問題進行交流還是在今年6月份(也是林奇從惠普離職的一個月之後)。我最初知道這些事情還是通過媒介。
記者:你聽過惠普電話會議了嗎?在這次電話會議上,惠普與華爾街的分析師一起討論了這些指控。
林奇:我沒有聽,也是一位友人告訴我這些消息。
記者:有什麼機構與你接觸了嗎?比如證券交易委員會?
林奇:沒有。一直沒有機構與我接觸。
記者:從情感上而言,目前的境況聽上去不太好,你是如何處理這一問題的?
林奇:這完全令人震驚。惠普使用了伏擊戰略,並將此事推向了媒體,我最初也是在媒體瘋狂報導時才知道了這些事。
這 一事情的確有點倉促。當然,他們也只是報導一些概況而已,並沒有透露詳細情況。因此,作為一個個體,你必須集中力量,整合所有措施來對付惠普這樣的大公 司,同時還要利用所有的類似資源。惠普的做法嚴重違反了自然正義的法則,因此你必須捍衛自己。我當然也感到非常震驚,但是人們一定會認識到,惠普自身陷入 混亂時,我不會成為惠普的替罪羊。
記者:讓我們來談談具體的指控吧。惠普正在指控Autonomy通過一些方法發布虛假數據,例如不正當地將硬體銷售數據登記到軟體銷售數據中以及誇大利率等。對此你有何看法?
林奇:這種指控完全錯誤。我們登記了我們的硬體銷量,並以正確的利率進行了登記。那種認為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記入成本的觀點是錯誤的。即使是這樣,其實這也不會對資產狀況帶來不同影響。
另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是,所有的那些交易都會接受審計員的審計,而我們的審計員都認同了我們的這種方式。Autonomy公司銷售硬體已經不是什麼大秘密。
記者:惠普也指控Autonomy公司不正當地記入了轉銷商的營收,對此你有何解釋?
林 奇:再說一遍,我們的這種做法並不存在任何問題。當然,這與美國公司的方法有些不同。我們是根據國際財務準則進行計算,我們在記入軟售商的營收時需要遵循 非常嚴格的規定,這一點可以在年度報告中得到體現。只有所有的標準都符合時,我們才會記入軟售商的營收,而這些標準事實上都得到了審計員的檢測,這樣我們 才可以記入轉售商的營收。
與諸多歐洲公司不同的是,我們每季度被審計一次,而且審計員也會查看每張發票,因此審計員會看到每一筆交易情況,他們會非常清楚地了解每筆10萬歐元以上的交易。
記 者:一些批評人士已經表示,在瀏覽了Autonomy公司2010年的利潤和虧損報告聲明之後,發現了Autonomy公司的利潤實際很少,因為 Autonomy公司的應收帳目超過了遞延營收。這些批評人士聲稱,對於一家軟體公司而言,這種反逆的現象應當是真實的。對此你有何解釋?
林奇:在最近幾年,軟體公司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這些公司已經從只銷售專利權轉向了從事雲軟體產品。你如果只授權軟體,那麼遞延營收軌跡就是一條直線,因為你每次銷售一筆專利授權交易,就可以得到約15%的維護和遞延營收,這種現象會周而復始的進行下去。
當進入了雲交易之後,一切就發生了變化。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一家公司會因為雲運營業務而得到了報酬,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獲得大量的遞延營收。另一種情況是,一家公司按照當前的標準得到了欠帳營收,這樣就無法得到遞延營收。
另 一種情況就是多數軟體公司沒有做的事,但是Autonomy卻做了,這就是你得到了版稅。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會有遞延營收,因為Autonomy與管理運 營的軟體相比,在營收方面擁有不同的多種計算方式,因此你也可以想像,這種營收分類也將會有不同。在過去的多年中,這種情況一直出現在多位分析師的報告之 中。
記者:甲骨文聲稱,在你公司與惠普籤署併購協議之後,你曾努力把Autonomy銷售給甲骨文,但最後又沒有與甲骨文達成交易。對此你願意解釋嗎?
林 奇:那種情況並未改變。我的確與甲骨文方面進行了會面,主要商討如何召開與客戶的見面會以便讓客戶更好地了解Autonomy公司,並給他們提供及時的信 息。我曾向甲骨文展示過Autonomy公司的相關情況。當惠普交易完成之後,他們「碰巧」也拿出了由一位銀行家在三個月之前出示給他們的資料。
記者:其實,一些針對惠普的指控也一直存在,例如惠普的數據從何而來等等,對此你有何看法?
林奇:我認為,非常有效的一點就是,人們目前都在質疑惠普每年的營收數據。另外,惠普的營收分類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當然,惠普需要對其營收與減值等數據作出很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