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不過一念之間,
可在親情與愛情的天平上,
所謂的「斷舍離」,
還有個直擊靈魂的名字,
叫做「絕情與深情的考驗」。
《哥》作為微電影,只有短短20分鐘,由張哲瀚和王森飾演一對兄弟,講的就是親情與愛情的衝突。昏暗而曖昧的陳舊單間裡,一場擔驚受怕並破碎的翻雲覆雨,給了弟弟王越@張哲瀚一輪考驗。
一邊是扔掉哥哥,給女友一個「健全」的家;
一邊是養著哥哥,給女友一個「附贈累贅」的家。
無論做出何種選擇,王越都必然擺脫不開「絕情」與「深情」的標籤,只不過是標籤下身份的差異而已。
難嗎?難
引人入目的床戲
在電影的開頭,映入眼帘的是讓人猝不及防並且激情四射的床戲。這場床戲想必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因為床戲很多人喜歡看的,至於原因,大家心知肚知。雖然這場床戲沒有達到李安導演一些電影中的水平,但這場床戲卻是為劇情的發展埋下的深深伏筆。
這場令人血脈僨張的床戲最終卻以傻哥哥的「弟,喝水」,猝不及防的戛然而止,既吸引觀眾眼球,而且又略帶喜劇效果。一下子,就讓觀眾知道這個傻哥哥已經對弟弟的生活造成了妨礙,讓觀眾更加期待接下來的劇情發展。
流鼻血舉手
「媽,我哥流鼻血了」
「左邊流鼻血舉右手,右邊流鼻血舉左手」
這個代表親情的的「流鼻血舉手」,貫穿了整個電影的始終。在床戲的鏡頭,傻哥哥流鼻血了,弟弟讓哥哥舉手,這時候給了回憶的鏡頭。在回憶的鏡頭,弟弟告訴媽媽「媽,我哥流鼻血了」,媽媽告訴哥哥「舉手,左邊流鼻血舉右手,右邊流鼻血舉左手」,這個雖然只是簡單的生活常識,但是這是每個人對於情感最深層次的記憶,這個簡單的小回憶,可以引發很多人對於親情的共鳴。
這個片段是弟弟丟哥哥的最後那個片段,在這個時間點,哥哥再次流鼻血了,在哥哥最深層次的記憶中,「左邊流鼻血舉右手,右邊流鼻血舉左手」,哥哥舉起了他的右手,在人群中很異樣的舉起了他的右手,但是卻像一座燈塔一般,等著他弟弟的返航,雖然在吃飯的時候,傻哥哥說「弟,不會不要我了吧」,但是他的內心中依舊相信他弟弟會回來,帶他回家。
趙薇作品的特色在於「糾纏」,悲與喜的糾纏,善與惡的糾纏,卑鄙與高尚的糾纏,這些都是人性的最深處。這個片段讓我們開始重新反思,被拋棄的,迷路的究竟是哥哥還是弟弟,哥哥是真正的迷路了,但是弟弟卻是在他的內心世界中迷路了。當哥哥像燈塔一樣在人群中舉起手的那一刻,讓人落淚。
反轉,這可惡的生活
在最後結局中,弟弟把哥哥丟了以後,回到家裡。女友現在與之前的態度是有點反差,此刻的她,臉上充滿了不安,愧疚和遺憾。直到哥哥出現的,那一刻,她才鬆了那口氣,激動的端走那盤剩菜說「咱今晚不吃這個,我給你們炒好吃的」。
親情的愛與痛、生活的無奈、人性的惡與善,在這一刻眼淚徹底失控,她演繹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個事實「我不是一個壞人」,可是,能怎麼辦呢,而當你走上那條你以為唯一的、不得不走的路,卻發現,還能讓我笑出來的路,叫做「無愧於心」。
原來,她也不是惡人,惡的是生活啊。
願太陽永遠溫暖,希望常在
在生命中,總有這麼一個人,
在風雪時,與你同行,
在坎坷時,相伴左右。
生命中的風浪,在他們陪伴之下,
而顯得溫暖。
請相信,這世界上,
總有一個人,溫暖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