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學校,為什麼不根據學習能力和成績分班?

2021-02-19 一覽扶桑


 日本校園

關於教育的機會平等問題,又有哪些觀點與對策呢?

 

第一種是標準化法。苅谷剛彥曾對英國社會學家依維茨·朱莉婭(Evetts Julia所提倡的「教育機會平等」的概念以及相關舉措進行過介紹。據稱,依維茨首先提倡不論孩子的潛力如何,都應該為他們提供相同的教育資源。也就是說,依維茨認為可以用一種標準化的手段來實現平等。

 

第二種是因材施教法。不論環境因素如何,使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測定,對於能力相當的孩子要一視同仁。例如,按照能力的高低來分班就是這樣一種做法。

 

第三種是差別化法。不是針對每個學生實施相同的教育,為了那些因為所處環境不平等,而在教育方面處於不利地位的孩子應該積極實施差別化教育。在依維茨看來,美國的「啟蒙計劃」(針對在人種以及階層、文化方面處於不利地位的孩子,就學前在教育以及醫療方面給予支持的計劃)便是一種典型的事例。

 

苅谷剛彥認為日本實施了與第一種方法相似的做法。這裡所說的標準化,是指在全國的公立小學、初中實施徹底的「普通廣泛的一般化」教育,或者劃一的教育。而且在公立小學、初中一直避免使得個人能力、學習成績方面的差異表面化,因此無法通過第二、第三種手段來實現教育機會的平等。

 

因此,在日本,根據能力或者學習成績分班這樣的做法受到排斥。據苅谷稱,在日本一直採取劃一的教育方法,其依據之一就是班級制這種最小單位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一個班級是由固定的學生和特定的教師構成的,能力大小不同的學生在一個班級裡學習,因此無法根據學習成績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

 東京塔上的日本小學生

那麼,一個年級裡有幾個班級,是不是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成績來分班,針對學生的水平來開展教學呢?那樣不是能使各個班級的學生學業水平得到提高嗎?但如前所述,日教組持平等主義的觀點,他們對於這種做法持批判態度,因此從來沒有實施過。

 

在日本,根據學習能力以及成績的分班,這樣的事情不容易做到。因此,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減少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讓老師能關注到每個學生。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悉心指導,班級人數少,便於教師把握每個學生的優點與不足。

 

小班制教學與按照學習能力以及成績分班教學,兩種方案相比較而言,哪一種方案效果好,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呢?我對教育方法論不甚了解,不便做出判斷。希望今後教育學家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不過,我個人傾向於增加教育經費,減少每個班級學生人數的方案。因為按照能力成績來分班,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方說,慢班學生及其家長容易產生自卑感。而實施小班制,國家要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才行。

 

關於按照學習能力、成績分班的問題,有一個很好的事例,讓我們來介紹一下。現在,灘高中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上東京大學等名牌大學。在戰前的舊制灘中學時代,每年都按成績分班,成績差不多的學生集中在一個班級裡學習,而且每學年都重新分班採取這種方式,是為了與當時的名牌學校舊制神戶一中(現在的兵庫縣立神戶高中)競爭。

 位於兵庫縣神戶市的灘中學校(圖|維基百科)

這種方法相當於在前文中介紹過的第二種方法。之後,灘校的知名度提高了,從這一點來看,或許可以說這種大膽的分班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別是這種方式能讓學業優異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發展。但這種方法也存在問題。著名作家遠藤周作就畢業於舊制灘中學。他一開始被分到成績最好的A班,但最終在成績最差的D班畢業,因此被烙上了「差生」的烙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遠藤的經歷典型地說明了按能力、學習成績分班不能順利開展的原因。被分到慢班的學生及其學生家長想必都會產生自卑感。自尊心受到傷害,卻依然能不懈努力的學生極少。

 

如果能不傷害慢班學生的自尊心,分小班來提高那些學生的學習成績,集中安排優秀教師授課,或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需要反覆指出的是,要得到慢班學生及其家長的理解,那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分班的方法除了按照成績從高至低的順序以外,還可以將一部分特別優異的學生集中在A班,讓其他學生平均分散在B、C、D班級,或者將最差的學生分在D班,讓其他學生平均分在A、B、C班。前一種方法重視「提優」,後一種方法重視「補差」。

 

例如,有些高中開設尖子班。在公立初中,在同一所學校按照能力的高低來分班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不過,國立以及部分私立初中生源很好,實際上整個學校相當於尖子生學校,因此可以將那理解為按學生的學習成績分學校。

 

就「補差」而言,日本目前還沒有正式出臺什麼舉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補差」比「提優」更加重要。關於「補差」,又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儘量提高那些學生的國語、英語、理科、社會這些基礎科目的成績;第二種觀點認為,與其花力氣去提高基礎科目的成績,還不如徹底開展職業教育,以便學生在畢業走向社會之後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

 

(本文節選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閱讀日本書系」之《日本的教育不平等》,南京大學出版社。除特別註明外,文中圖片均由庫索拍攝,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重點班和普通班,學校為什麼存在分班現象?
    學校會分班,一般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高中,義務教育階段不太常見,小學雖然學校之間差距大,但學校本身是不存在分班情況的。到了初中階段,有分班的學校,但是那是少數情況,不分班還是主流。高中階段,分班成為了主流,到了高中,幾乎所有學生都會發現自己開始面臨分班,除非是去那些非常重點的,超級厲害的學校。只是方式或有不同,在新高考模式之下,有的學校分班是為了讓學生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學習。不過在大多數高中,還是按照大家熟悉的重點班和普通班來分。能夠不分班的學校,是因為生源太好,沒有進行分班的必要。
  • 長沙初中新生20日統一分班考 學校將根據考試成績平行分班
    長沙初中新生20日統一分班考 學校根據考試成績走「之字路」平行分班   三湘都市報8月9日訊 8月9日,長沙市發布《2017年長沙市初中新生分班考試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全市初中新生將於8月20日上午參加全市統一分班考試,考試時間為半天
  • 周蓬安:根據成績分班公平合理高效,旗幟鮮明支持
    周蓬安:根據成績分班公平合理高效,旗幟鮮明支持今天《微博熱議話題》#你認為根據成績分班合理嗎?#,主要是針對新京報《雲南昭通一中被指為「關係生」分班 回應:名單屬實 未違規招生》一文。雲南昭通一中被指為「關係生」分班,既然被弄到網上,就真的不是很好看了。因此,雖然該校說「經調查未發現該校違規招生錄取、違規享受相關資助政策等情況。」但官方還是回應稱,該校分班過程中存在監督管理責任缺失,組織不力,未建立合理規範分班工作機制的問題。已責成學校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將根據調查核實情況進行追責問責。
  • 調查學校分班「潛規則」 多數高中按成績分班
    而高中學校因為需要軍訓,部分學校分班時間相對較早,8月20日左右完成分班,有些目前已在軍訓。大部分高中學校同樣採取平行分班的辦法,但主要參考學習成績,部分學校還設立了實驗班、重點班等。   那麼,雙胞胎咋分班?不同學校則有不同的安排。小學和初中學校為了方便接送或一起上下學,一般會將雙胞胎安排在同一個班,而高中則一般按照成績隨機分配。
  • 嚴禁學校分快慢班!優生差生同班學習,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
    而但凡學校分班,必然帶來教育資源的傾斜,好的老師和教育資源必然會向重點班傾斜。如今時隔一年,各學校真的把教育部的通知落實了?把優生和差生捆綁在一個班學習後,他們的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呢?教育部嚴禁分快慢班後,讓優生與差生同班學習,這樣真的好嗎?讓所有學生在一個相同的環境下成長,真的有利於挖掘自身潛力,提高自己的成績嗎?
  • 高中三年,為何要按照成績分班?很多家長不理解
    進入高中以後,學校會對學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然後根據成績進行分班。學校稱之為:「快慢班」,說白了就是根據成績分成重點班和普通班,兩種班級的師資力量會有明顯的區別,學校往往為重點班安排較為優秀的教師,而那些普通班相比較而言資源較為匱乏。
  • 學校為什麼要分尖子班和普通班?這對學生來說有必要嗎?
    學校為什麼要分尖子班和普通班?這對學生來說有必要嗎?我認為是有必要的。網絡上、現實中總是會有人抨擊,說學校區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就是為了該學校升學率、成績合格率的需要,這種做法是打擊學生自尊和自信的毒瘤。所有學校、老師應該對好生、差生一視同仁,不分好壞。這就像運動員組成跑步訓練隊,一定會有跑得快的,也會有跑得慢的。
  • 家長不滿初三生按成績分班 學校解釋AB班
    近日,市民趙女士向深圳商報熱線反映稱,寶安沙井街道華一實驗學校將九年級學生分成中考班和非中考班,學生按成績好壞區別對待,學習差的學生甚至不給報名參加中考,家長擔心學校的行為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昨(26)日,華一實驗學校對此回應稱,分班屬學生家長誤解,不存在按中考和非中考分班,分班原因只是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 教育部嚴禁學校分快慢班!優生差生同班學習,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
    而但凡學校分班,必然帶來教育資源的傾斜,好的老師和教育資源必然會向重點班傾斜。 如今時隔一年,各學校真的把教育部的通知落實了? 把優生和差生捆綁在一個班學習後,他們的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呢? 教育部嚴禁分快慢班後,讓優生與差生同班學習,這樣真的好嗎?
  • 學生進入高中,為什麼要按學習成績「分班」?這三個理由讓人信服
    學生進入高中,為什麼要按學習成績「分班」?這三個理由讓人信服學生在剛進入高一時,學校就會按學生的中考成績進行分班,很多人質疑這樣的方法,這樣不就是區別對待學生嗎?這樣對學生是不公平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抱怨,可是,很多人卻不明白學校分班的真正意義是為了什麼,當得知分班背後的這三個理由,估計很多人就明白了也就釋然了,不會在覺得不公平。
  • 長沙初中新生將進行分班考試 根據成績平行分班
    原標題:長沙初中新生將進行分班考試 根據成績平行分班  昨日,長沙市教育局出臺今年初中新生分班考試實施方案,今年初中新生將進行分班考試,並根據考試成績走「之字路」平行分班。分班考試於8月20日上午進行,科目為語文、數學,全部科目實行閉卷考試。  此次考試由市教育局統一命題制卷,範圍為國家統一課程標準小學內容。
  • 初中學校,一個實行成績分班,另一個搞陽光分班,你選哪個學校?
    有人問:如果有兩個初中學校,一個實行成績分班,另一個不看成績搞所謂陽光分班。選哪個學校?我先對按照成績分班的利弊進行一下分析:按照成績分班,最大的優點就是進行「分層次教學」,因為初中是劃片招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而初中階段又處於青春期,很多學生很叛逆,不僅不想學習,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學校無法開除學生,老師只能忍氣吞聲,課堂教學受到嚴重衝擊,在高中入學率不足50%的情況下
  • 進入高中階段,為什麼學校都是按成績「分班」?4點理由家長信服
    而進入高中階段之後,學生們的學習壓力也隨之而來了,目的就是為了能在3年後的高考中「一舉奪魁」,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後,學生們也將面臨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分班考試。很多家長不解:為什麼高中要按照成績分班?
  • 高中:學校按成績擇優分班,家長:我的孩子也不差,憑啥?!
    因為現在大多數高中學校都會根據中考成績或者在報導前到學校再參加一次測試出來的成績進行分班,把優秀的學生劃分成一個班,把末尾墊底的學生又劃分成一個班,在這樣的分班制度下,國內大多數中學形成了一個個 「快班」和「慢班」。分到「快班」的學生家長自然是高興,但是分到「慢班」的就不樂意了。
  • 上初中,一所學校按照成績分班,一所學校隨意分班,你會怎麼選?
    甚至有一些家長在孩子小學就開始為他們鋪路,購買學區房,讓孩子讀國際學校,都是為了讓孩子未來的發展道路更順暢。但是很多家長費盡心思把孩子送到名校讀書之後,卻發現很多學校在分班方面採用不一樣的政策,大多數學校會根據學生的成績分快慢班,甚至還分為了實驗班和火箭班等。
  • 按照成績分班是歧視學生;不按成績分班,老師又該如何因材施教?
    按照成績分班就是歧視學生;不按成績分班,老師又該如何因材施教?之前有這樣一個新聞反響比較熱烈,大體就是某一個高中在開學的時候按照成績為所有的學生進行了重新分班,結果大多數孩子的家長就不樂意了:憑什麼把我的孩子分到了這個班?你這就是歧視學生!
  • 「複合教學法」挑戰按學習能力分班的傳統做法
    英國正在引進一種名為「複合教學」的數學教學法,挑戰按學習能力分班的傳統做法,讓學生在互教互學中共同提高。   新教學法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學者開發。他們研究發現,接受複合教學的學生通常比按數學能力分班的學生成績好,對數學的興趣更濃厚。
  • 學校將高三生按成績分班 被質疑影響學生高考
    即將升高三的這屆文科原有3個班,約170人,除去一部分考美術的,還有140人左右。學校根據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將1至45名劃為重點班,46至100名為本科班,100之後的是專科班。這次會議前,學生和家長對分班完全不知情。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生告訴記者,她平時成績不太穩定,想在高三這一年好好衝刺一下,但現在被放在本科班裡,與分到重點班的同學相比,感覺低人一等。
  • 在日本語言學校學習一年能到什麼水平?
    日本語言學校是大多數赴日留學生的必經之路,通過在語言學校一段時間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日語水平,更可以為接下來的留學生活做個緩衝適應生活習慣與節奏。那麼在日本語言學校一年能到什麼水平呢?別急,今天帶你來好好了解一下。
  • 新高一分班考試:中考成績僅證明能考進高中,不代表能分到尖子班
    一般來說,高中分班主要依據學生的中考和分班考成績,有些學校更側重於這次分班考試,完全不看中考成績。有些學校則是分班考試和中考成績各佔一定的比例。也有不搞分班考試的學校,原因是覺得分班考的成績並不準確,有些能力強、有後勁的孩子篩選不出來,所以先按照中考成績分班,隨後再每隔幾次大型考試按照成績往上選拔孩子進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