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止觀》學習總結(一)

2021-12-29 釋耀眾

      前不久,對《童蒙止觀》進行了一次完整的學習。通過這次的學習,獲得了一些受益,謹將受益略作小結以便後續學習參考。

      小結之前,寥述緣起。

      2018年是出家修行的第三年,前兩年在師父的教授下,對宗門參禪一法的理路與行法略有眉目。然而,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要想真正的對佛法有一個概覽,解決終極問題,停滯不前絕不可行。遂依照宗門初祖達摩所出《二入四行論》之「理入,行入」的指導,開始對教理進行研習,進一步促進行法功夫的深入。

       如何選擇「理入」之門,稍需思考。《二入四行論》曰:「理入者,謂籍教悟宗。」首先,臺宗擅長教理,且不少宗門大德皆有習天台之歷史;次之,「止觀」是各宗之共法,天台止觀教內公認。故,築教理之基選天台止觀,由是而來。再次, 天台止觀之《童蒙止觀》讀本現成,且從名字判斷「童蒙」二字正合入門者。綜上所由,擇《童蒙止觀》為教理學習之初籍。

       學習思路已成,過程中「文法,釋義」障礙何待解決?故還需擇兩種《小止觀》釋義參考。為何兩種?一家之言有局限,兩家之言可取其中。覺修法師《天台教觀修持法》和寶靜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因緣和合被選為學習參考資料。

     「童蒙止觀」的學習典籍選自福建莆田廣化寺版本《童蒙止觀六妙法門》,聞名則知內容非一,覽目錄後方曉此本之佳。

      以上各種因緣,屬過往學習總結所出,目的是促進學習效率。以下便拽回重點,談談此次學習感受。

       此次學習弄清楚了三個問題:

        一,什麼是止觀?

        二,為什麼要學止觀?

        三,怎麼學止觀?

       涉及「什麼是止觀?」「為什麼要學止觀?」於《童蒙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序」中均能覓其線索。

    「什麼是止觀」提及兩內容:其一,天台止觀概要;其二,小止觀。

       天台止觀概要(⒈止觀種類;⒉止觀之名;⒊止觀之用;⒋止觀乃天台之根):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序:" ⒈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今禪波羅蜜是。三曰不定止觀。即陳尚書令毛喜請大師出。有一卷。今六妙門是。四曰小止觀。即今文是。大師為俗兄陳針出。」;「⒉曰止觀。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靜。皆同出而異名也。⒊若夫窮萬法之源底。考諸佛之修證。莫若止觀。天台大師靈山親承。承止觀也。大蘇妙悟。悟止觀也。三昧所修。修止觀也。縱辯而說。說止觀也。故曰。說己心中所行法門。⒋則知臺教宗部雖繁。要歸不出止觀。舍止觀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議天台教。」

      此序還簡述「小止觀」之要用。「寔大部(天台三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之梗概。入道之樞機。」;「故入道者不可不學。學者不可不修。」

   「為什麼學止觀?」於「⒊止觀之用」已說明。

    

   「序」的其他內容還可發掘更多信息。

    「奈何叔世寡薄馳走聲利。或膠固於名相。或混餚於闇證。其書雖存。而止觀之道蔑聞於世。得不為之痛心疾首哉。」

        北宋時期佛教的狀況,也是追逐利益情況嚴重,以及重視名相概念而疏修證。故盲目崇尚先世之狀況而貶現世之窮途不可取,亂相與真理並存,就如同蓮花無淤泥而不生,真相非二元非離二元。同時修持有素的「內證功夫」和「內證功夫之見解」被混淆難以釐清,即使有書存在,但止觀的具體方法卻鮮聞於世。北宋與今世有何差別!

     「時。紹聖二年仲秋朔。餘杭郡釋元照序」。

      寫序的時間:「紹聖二年」乃北宋後期,北宋的第七個皇帝宋哲宗執政;「仲秋朔」是中秋月(農曆8月)的初一。

序作者信息:「餘杭郡」是今杭州,「釋元照」是律宗16祖,主張戒律與淨土並重。

                                                                                             (待續)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小止觀】學習-01
    從今天開始,我們來一起研究《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門課程。    蕅益大師說:「佛法貴在親證」。就是說我們學了那麼多教理之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我們學了之後要去實踐。實踐我們所學的道理來調伏我們的煩惱,這個是最珍貴的事情。
  • 廣論止觀初探0009-一切時中應學止觀
    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止觀的時間,請大家把書翻到337頁倒數第3行。看:32」引據《修次下篇》「如《修次下篇》云:『世尊雖說諸菩薩眾無量無數等持差別,然止觀二能遍一切勝三摩地,故當說彼止觀雙運轉道。』」「修習止觀之勝利;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三、止觀自性;四、理須雙修之因相;五、次第決定;六、各別學法。」我們學完了前兩個科判,也就是修習止觀勝利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9'52」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修習止觀的勝利有幾種勝利呀?還記得一開始吧?說世出世間大、小二乘的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這是出自於哪部經啊?《解深密經》,對吧?佛陀對哪一位菩薩講的?
  • 連載 ‖ 《廣論·止觀章》學習筆記
    今初(醜一)  修習止觀之勝利(分四) 註:此下寅一至四為根據內容分科,非原文分科,僅供學習參考。 寅一、總說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原文: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
  • 止觀與養生
    講課時間:2013年11月10日講課地點:杭州佛學院青年學佛班講課法師:定智法師文字整理:妙宣我們今天講一下止觀與身體養生。中年一過,氣血衰弱過半,很多人就出現更年期了。為什麼很多疾病,癌症啊什麼的,都是在更年期變化出來的。因為氣血衰敗到一定程度以後,各種各樣的疾病總體爆發。很多人更年期的時候,特別容易情緒煩躁,生理上跟中病態顯出來,嚴重的絕症都是在這時候總爆發。人為什麼氣血虧虛呢?因為我們在一天的生活工作中消耗了大量的氣血,光是靠飲食還補充不過來,不夠用。
  • 連載 《廣論·止觀章》學習筆記
    (科)丑三  止觀自性(分二) > 原文: 第三、止觀自性分二:註:止觀自性分為奢摩他自性和毗缽舍那自性兩部分,因篇幅較長,毗缽舍那自性下周推送。 寅一、奢摩他自性原文: 釋:論主對所引《解深密經》的經文所做解釋為:可以緣取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中任一內容為所緣境,例如可緣五蘊、或五蘊的任何一蘊為所緣境。由正念和正知,令能緣的心在這個所緣境上恆常相續安住,不散亂也不沉沒。「任運住」就是隨心所欲地安住,時間可長可短,隨自控制,且不會散亂、沉沒,看得非常清楚。
  • 定慧一體止觀雙修?定慧等持止觀雙運?你究竟還要歧途上走多久呢
    有的大德講「止觀」法門,奢摩他為止,毘舍那為觀。大家不要誤以為這是在宣說止觀有別。其實奢摩他和毘舍那是二非一!你如果認為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二法,並且執著非要這樣理解的話。那麼一方面會給你自己實修「止觀」帶來障礙;另一方面則說明你真的缺乏實修「止觀」的經驗。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記(1-1)
    相信各位過去也聽了很多經論,或者自己看,或者聽法師開示,但是很多人會覺得說,經論道理知道是知道,但總覺得跟自己的心隔了那麼一層。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拿來實踐,而這個實踐的善巧方便,必須要學習。就像教理你要學習,修行止觀、實修的善巧方便也是一樣要學習的,它有一套很精密的理論。這個就是我們學習《小止觀》,希望親證我們所學的目標。
  • 《童蒙止觀》四曰小止觀 實大部之梗概 入道之樞機 021 視頻
    【四曰小止觀,即今文。是大師為俗兄陳針出】第四種法本稱為《小止觀》,就是現在這篇文章所說的修法內容。這《小止觀》是智者大師為俗家胞兄陳針所說的修行方法。【實大部之梗概】這句意為這部《童蒙止觀》實在是大部《摩訶止觀》的大略內容。實:是實在之義。大部:指《摩訶止觀》。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緣起
    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知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
  • 止觀,是真正看見自我,解構自我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法門
    第二天上午,我獨自一個人在茶室彈琴,這個姑娘跑來泡茶問我,說昨晚聽你們聊天,好多我都似懂非懂的,聽你們說起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最近一年比較迷惑,想問問你,怎麼見自己?我沉默了一會,見自己,看見自己,尋找自己是什麼,這不正是佛陀最核心的教法「止、觀」嗎?於是就現場大略和她說了止觀的法門,她覺得蠻好蠻清楚的。
  • 修正法師:《依天台止觀修學得道如林》,天台與淨土原無二相
    止者,置心一處,心無異緣,所謂心一境性也;觀者,於所緣境了了清楚,明明不昧。這是從世界法或世俗諦邊來說。世間所有人都在修止觀,是修六道之止觀;對不通教理之念佛人,甜瓜換苦瓢也是修止觀;止者制心一處,觀者分晰緣起,這是小乘之止觀;止者知心空寂無相,觀者照了緣起無有謬誤,這是大乘止觀;止者即用之體即照寂,觀者即體之用即寂照,上乘止觀也;寂照一心,心亦無寄而萬法現前,最上乘止觀,即天台止觀。
  • 禪修—首屆版納各寺院南傳長老比庫止觀禪修營開營
    佛教在線雲南訊 2009年8月11日,在雲南省佛教協會南傳工作委員會眾長老的倡導下,首屆西雙版納地區各寺院南傳長老比庫止觀禪修營安居期在曼聽佛塔寺正式開營。本次止觀禪修活動得到西雙版納境內各寺院住持長老的積極響應,紛紛欲將該寺的比庫送往曼聽佛塔寺止觀禪修林,進行止觀系列禪法的系統性實修。
  • 2020年溫州天護講寺國慶節止觀禪修活動報名啦!
    這裡有悠久的天台宗法脈傳承智者大師親撰的《法華三昧寶懺》——如來禪系統的止觀修法,它會告訴我們正確對待妄念的方法和觀察自我的聆聽途徑。溫州天護講寺開展止觀禪活動,教授系統的止觀禪修法,聆聽能傑大和尚親授《妙觀初機》,感受止觀禪修的殊勝,一窺天台宗之精髓要旨。
  • 止觀初探 | 0050
    收錄於話題 #真如老師《廣論止觀初探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繼續學「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請大家把《廣論》翻開到354頁,請看第8行。有找到行吧?請大家看原文:47」貪等五增上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故於下品貪等五境,亦生猛利長時貪等。1』10」解釋一下,這個「貪等五增上者」──貪、嗔、痴、慢、尋思五者,「增上」就是比較強烈。那這是什麼意思呢?
  • 摩訶止觀-正說分第七正修總論觀十境001
    唐 荊溪湛然大師弘決 明天台傳燈大師增科 丙七、正修止觀二:丁一、標牒第七、正修止觀者:丁二、正釋七,戊一、明來意,亦名結前生後;於中,初略、次廣。己二、廣明來意三,庚一、明入法之得。於中又三,辛一、明自行之得者,並以正觀妙行,對前六章妙解。又六:002壬一、譬解行相資膏明相賴,目足更資。
  • 月悟法師 | 天台宗學習入門必讀(含十問決疑)
    《教觀綱宗》、《天台四教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小止觀)、《釋禪波羅蜜》、《法界次第初門》、《六妙法門》(略稱《六妙門》)系天台宗入門典籍。《摩訶止觀》、《法華文句》、《法華玄義》稱為「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根本典籍。
  • 土耳其語學習微總結(一)
    當然在我總結上節課之前,必須道歉的告訴大家上節課有個小小的筆誤,必須糾正一下:在說到名詞謂語句中的「他們是。。。。」onlar + 名詞 +ler, lar時,對於什麼時候用「ler」和「lar」有了筆誤。應該是:
  • 2017網絡安全學習資源小總結
    很多人想學習網絡安全不知從何處入手,我這裡小總結一些,網站,blog, 優秀微信公眾號!
  • 南京棲霞古寺2015年「十一止觀禪修班」開始報名
    指導老師(圖片來源:棲霞古寺) 南京棲霞古寺2015年「十一止觀禪修班」開始報名,歡迎廣大佛友前來千年古剎體驗禪修。 禪修地點:南京棲霞古寺 起訖時間:10月1—10月7日 指導老師:真性法師 一、指導法師簡介 真性法師,法名本如,字號真性。
  • 名師總結的小英語學習方法
    畢竟英語在學生各個年齡段都是必須要學習的知識。其實小學生想學好英語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關鍵是要掌握高效的學習技巧。只有掌握了合適的學習技巧和方法,小學生才能輕鬆的學好英語。1、培養學習興趣小學生屬於初學英語階段,意識上對英語還是處於陌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