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認知能力弱和對外界辨別能力弱、抵禦能力弱時如何保護他?

2020-11-08 認真生活的核桃媽


上一篇文章關於《在孩子早年和童年時期如何保護好他們?》中提到未成年人問題是成年人造就的,未成年人是弱者,受到傷害,成年後的報復往往更為殘忍,更為強烈。未成年人的弱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上篇文章講到了早年和童年的弱勢,本篇文章分析認知能力弱和抵禦能力弱。

第三個弱:認知能力弱

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未達到成熟的水平,所以即使孩子後來出現一些性格上的問題,比如:自私、冷漠、無情或是懶惰等,這個問題不在孩子本身,仍然在成年人身上。為什麼?因為,人在小的時候的行為反應,往往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表達,當這個方式有效的時候,他就會重複這樣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小孩最初的表達是哭,再大點會鬧,鬧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比如撕東西、摔東西、不吃飯等,大人如果在這個教育過程中沒有一定的理念、方法,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了,不能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不可為,當孩子一旦形成了某種錯誤的見解、認識,甚至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時,這時候會發現再想改變孩子會很難。所以,很多家長會說,我家的孩子毛病很多:沒有耐心、什麼事也幹不到底、好吃懶做,這些毛病都不是天生的,原因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出了問題。

這個時候的孩子不能辨別哪些行為是對的,但是父母應該能夠辨別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所以即使孩子出現性格上、行為習慣上的問題,仍然是成年人對他的教育保護不到位。

很多人認為保護完全是一種愛,完全是一種滿足,完全是把孩子含在嘴裡,不對!有的時候保護也帶著一點狠心,也代表著一些懲罰,適度的懲罰也是一種保護。如果家長錯誤的理解保護的含義,以一種錯誤的方式保護孩子,也會造就孩子的問題。

第四個弱:對外界的辨別和抵禦能力的弱

未成年人受到的侵害有外界的和父母善意的侵害。很多的少年甚至大一點的孩子都會容易成為犯罪侵犯的對象。有一個案子,河南駐馬店,有一個叫黃勇的罪犯把一些少年從網吧騙回家,一個一個殺害,他騙的都是17-21歲孩子,這個年齡段一般稱為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容易被騙,更何況是更小的孩子。他們不能對社會的紛繁複雜的人的辨別,大家都知道人心叵測,壞人不會在臉上寫著,在外表看,他會和普通人相同,甚至他有微笑,有甜言蜜語。作為成年人,我們是有一定的準備,比如防範犯罪的思想準備,對於孩子來講,他沒有見過很多的事情,他往往想不到一些問題,因此,他們也容易受到侵害。

這些都是外界的侵害,還有一種是來自父母的善意的侵害。未成年的弱勢表現在很多的事情不能自己做主,得由父母做主,比如孩子想看電視,父母說不行,你該寫作業了。這個孩子就沒有理由再看電視,只能寫作業。如果說父母很多方面比如說你學習怎麼這樣,今天老師為什麼又批評你等等指責的話語,甚至有些父母在善意的教育孩子過程中施加暴力,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是無法和父母對峙的,甚至會發生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把孩子打死。這種特殊的愛也會讓孩子承受不了,因為他是弱者。

未成年人不管在故意的傷害中還是在善意的教育中,有時候都會受到一種他無法抵抗的傷害,他是一個弱者。如何看待保護未成人,我們既要關注很好的撫養他,更要注重在教育當中的方式。

撫養孩子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每個階段的問題,一旦錯過這個階段,可能要用更長的時間彌補甚至是不能彌補。像早年的情感依戀的滿足,一旦造成缺陷,可能對孩子終身有影響,那是不可彌補的。因此鑑於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力量不平衡,國家制定法律保護未成年人,同時鑑於人的成長不可逆轉,社會才以法律的方式指導並且幫助單一作戰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孩子社交能力弱該怎麼辦
    我家孩子不合群,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帶他出去玩,也總一個人站的很遠,似乎看上去不知如何與同齡小朋友打交道。可是呢,他這種在外與其他同齡小朋友的交流障礙,在家表現的很輕鬆。兒子在家話很多,跟家長也有什麼說什麼,看不出人際方面有什麼問題。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可就不這麼放得開,總表現的怯生生的。
  • 孩子課堂接受能力弱?是「聽覺注意能力」差,對孩子學習危害大
    最近有位寶媽私信跟我說,最近孩子的班主任打電話和她反映說:孩子最近在課堂上上課總是走神,眼神呆滯,不認真聽講。而她自己也發現孩子最近的學習狀態很差,晚上回家詢問他老師布置的作業,他才發現自己沒有認真記住老師布置的作業。寶媽擔心孩子以這樣的狀態下去,對學業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 學生記憶力能力弱,如何提升?
    學生記憶力能力弱,如何提升?我們的大腦主要是通過五個外感官: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從外界接收到信息並傳入大腦!然後大腦儲存及運用這些信息,還需要三個感官:內視覺、內聽覺、內感覺來參與其中。想要儘快的解決記憶力的事情,需要學會調動大腦的圖片記憶的能力,色彩記憶的能力,可以用多色筆不超過四色,配合思維導圖來進行輔助記憶!並且在記憶完成時,嘗試,自己能不能在自己大腦的內視覺上能不能看的清楚,看不清的地方,再去複習!
  • 孩子自控能力弱該怎麼辦?
    自控力與智力無關,它來自孩子的內心,是一種心理因素。 那些自控力強的孩子,往往表現出很強的適應能力和進取精神,而自控力弱的孩子一般比較固執、孤僻、很難承受挫折與壓力。 心理學上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對於孩子的一生發展都非常關鍵。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與「思維能力」有關,做到這3點能改善
    在大學期間,曾經有一個師弟的行動能力是我很看好的,但是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偏弱。有一次,我們兩在聊天的時候,他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師姐,我很想知道為什麼當初大一一進來的時候,我沒競選上班長",我回憶了當時的情景,跟他說:"雖然你在做事方面行動力很足,但是大一一開始,誰都不認誰,同學們在選班長靠的都是站在講臺上的人,有誰能夠說得好,而當時的你,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弱,這才導致你沒辦法選上班長。"
  • 孩子注意力差、自理能力弱、情緒不穩定?元兇原來是它
    感覺統合,是大腦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覺器官,接收外界信息,通過神經系統輸入大腦,大腦篩選、處理、編碼這些信息,再反饋到我們的語言、思維和行為等。,造成身體操作能力欠缺;9.延誤矯正,造成幼兒自信不足和不良習慣的定型化。
  • 孩子思考能力弱?與家長提問方式有關,家長需了解「目標分類法」
    老師也曾委婉地說這孩子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集中,老師提問問題時只會一味的說自己不會,從來不懂得轉動自己的頭腦,思考一下要如何回答問題。輝君說孩子說他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簡單的速算法他也能在那裡磨蹭一個多小時,他想是不是孩子的思考能力有點弱。
  • 孩子社交能力弱?你可能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培養「語用」能力
    可是再看看鄰居家的孩子,見面時不僅主動打招呼,還會用提問的方式主動和大人交談,活脫脫一個小大人。朋友不禁感慨:「如果我家孩子能有他一半就好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並不是影響其社交表現的主要因素。社交能力是一種可以後天培養的能力,主要受到語言功能的影響。也就是說,一些社交能力弱的孩子,不是受制於性格因素,而是因為語言能力發育相對偏弱,特別是「語言使用能力」,即「語用」能力。
  • 為何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弱?這幾點原因是關鍵,父母要知道
    育兒專家李玫瑾曾在節目中提過:現在的孩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卻越來越弱了,這和父母的教育有一定的關係。,讓孩子整天宅在家裡,自以為是在保護孩子,但卻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脆弱,也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人際關係。
  • 表達能力弱的孩子,未來可能會吃虧,聰明家長應該做好這5點
    表達能力弱的孩子,未來可能會吃虧,聰明家長應該做好這5點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喜歡說話的人,這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在孩童時期的表達能力就比較弱,所以隨著慢慢長大還是不喜歡主動和人交朋友,社會交往能力比較弱。
  • 表達能力弱的孩子,未來一定吃虧?聰明家長做好5點
    一般來說,表達能力弱的孩子,也會伴隨出現社會交往能力弱的特點,就像不太愛說話的孩子,通常也不太會主動交朋友。我們都知道, 5-6歲的孩子正處於言語掌握階段,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通俗而言,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說、想說、會說。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孩子動不動就選擇輕生,哪類孩子抗挫能力弱?家長如何防範
    究竟成績重要,還是抗挫折能力重要?根據中北大學校方反映:該生作弊,老師發現並按照學校規定程序沒收試卷,學校沒過錯。從報導中,我們知道該生是補考的。可想而知,如果補考再不過的話,可能面臨嚴厲的懲罰。在這情況下,他不得不鋌而走險。但作弊前,是抱著僥倖心理,沒意識到被發現的後果。就在這時,他突然被發現作弊了。這時候,他才真正意識到作弊所造成的後果。
  • 為什麼最弱的是口語?如何評估自己的雅思口語能力和水平?
    聽,作為輸入性語言,很大程度上,是大量的、反覆的、主動的灌入你的耳朵,至於如何反應,你可以無意也可以用心,效果會有不同,但畢竟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然而,說就完全不同了,涉及到生理、心理、認知和環境等許多因素,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語言技能,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母語輸出一般都不容易,更何況外語?
  • 4歲孩子的行為能力弱,可能和語言發育遲緩有關
    以上這些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發展得相當優秀,一些精細的動作的控制,甚至接近於成年人的能力。相反,有些孩子4歲後,行為能力非常弱,他們幾乎離不開媽媽的貼身照看,動手能力非常差,沒有自控力,注意力不集中,很難完成一件看似簡單的小事,比如:不能自己上廁所,自己不會穿鞋,簡單的益智玩具不會玩兒,對書籍類不感興趣,在幼兒園裡,這樣的孩子成為老師的重點照看對象。
  • 孩子閱讀速度慢?先提升視覺辨別能力!
    :辨別拼音「b」和「d」、「p」和「q」等困難;辨別漢字的形近字如「天」和「夫」,「田」「由」和「甲」等有困難;經常會將數字6和9、2和5、3和8等認反。視覺辨別數字、字母與字詞的能力又是閱讀學習的基礎,視覺辨別能力弱的孩子到小學中年級後一般表現為閱讀速度明顯比同齡孩子慢,閱讀理解水平也會逐漸與同齡孩子拉開差距。什麼是視覺辨別能力?視覺辨別能力是指個體把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區別出來的能力、包括求同能力(發現二者的相同之處)和求異能力(發現二者的不同之處)兩個方面。
  • 孩子承受能力弱?家長可了解下「甘地夫人法則」,讓孩子勇對挫折
    雖然重視成績並非壞事,可是考試失利只是個小挫折而已,圖圖這樣的做法很明顯是承受能力較弱,沒有辦法承受挫折的表現。痛苦和挫折只不過是我們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波折而已,不至於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也沒有必要過分地在意一次失敗。
  • 覺得孩子能力很弱?了解瓦拉赫效應,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可是現如今已經花了很多錢,孩子的學習成績仍然沒有一個穩固的升高,李先生也逐漸對孩子失望了,因為他覺得孩子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投入再多的精力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那麼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其實原因無非是以下這三點。為什麼孩子能力很弱?1.付出的汗水較少孩子之所以表現出來的能力比較差,就是因為他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根本就沒有付出過多的汗水。這好比有些孩子從來都不去看書,或者看書比較少的話,那麼他們在考試的時候肯定就不能考一個較好的分數。
  • 如何讓語言能力較弱的自閉症孤獨症兒童發音規範?
    轉到我這裡以後,孩子的情緒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在我的教學環境中沒有出現過大哭大鬧。媽媽說博博可以回答自己的名字,可以認識紅色、黃色、藍色,可以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水果、蔬菜和動物。但是在教學環境中博博在認知上的表現,並沒有像媽媽說的那樣好。博博的認知能力一般,語言能力較弱,只能說出兩個字的詞、3個字的疊詞,理解能力一般,略有一些刻板行為,對視較弱。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敢開口說話?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懂得如何表達的孩子,一般都有好的人緣,能夠與小朋友和諧相處,並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從而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在與同伴交往時,由於不懂得如何表達,所以一直處於被忽略的狀態,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變得被動。
  • 想提升星孩的認知能力?訓練順序要知道
    自閉症兒童認知能力弱後常表現在:無法正確完成指令、答非所問、鸚鵡學舌等。在與自閉症孩子相處中,家長容易察覺孩子認知發展異常,很多家長也會花時間去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但常常發現事倍功半,孩子好像學的很吃力,教了很多遍還是不知道。這是因為父母教授的內容可能對於孩子現有能力來說太難,缺乏系統化,想到什麼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