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償,蜜糖or砒霜?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1-01-09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所謂「信用卡代償」是指:信用卡持有人在償還銀行帳單時,向第三方機構申請貸款,由平臺先行墊付用戶信用卡欠款,一次性結清信用卡帳單,隨後持卡人再分期向第三方機構償還貸款的模式。

可以說信用卡代償為消費者提供了資金的中短期流動性,降低持卡人還款付息的壓力,有力提升了社會公眾的消費能力。以信用卡代償為主要業務的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紛紛赴美上市,扎堆的信用卡代償業務進行得如火如荼。

1. 何以稱得上「下一個一萬億風口」

信用卡代償業務能在市場中迅速崛起,並被吹捧為「下一個一萬億風口」,可謂公眾消費習慣變化,市場容量巨大與可觀的發展前景等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①消費升級勢頭下,信用卡市場得以蓬勃發展,信用卡授信使用率更進一步說明公眾用卡習慣的進化。信用卡期末應償信貸餘額的擴張為信用卡代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發展條件。

②據《2018年中國信用卡代償環境數據分析》,截至2017年末,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5.56萬億元,授信使用率44.54%。生息資產規模已超過2萬億元。龐大的市場容量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且目前行業尚處於能力建設的階段,整體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代償平臺盈利模式可多樣化,一些平臺本身具備信用卡管理使用的豐富場景,可以先流量後業務。也有平臺走先業務後留存轉化的路子,試圖在穩定用戶後,補充信用卡消費使用的場景或其他理財業務。也即,信用卡代償的市場發展前景具有十足的可期待性。

2. 代償的痛點與難點

信用卡代償提高了流動性,但其業務本質還不清晰。在是否構成信用卡套現、公民個人信息保護、代償利率規定等方面尚有極大提升空間。

①代償模式下,平臺先行墊付用戶信用卡欠款,從而成為持卡人的債權人,持卡人隨後將定期向代償平臺歸還貸款。也即,信用卡持有人原有的信用卡欠款被轉移至代償平臺。2018年5月份,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的「網際網路金融新業態風險巡查公告」稱,「信用卡代還」和網際網路金融相結合的業務模式,涉及信用卡違規套現、平臺收取高額費用和用戶信息洩露等問題。

再依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信用卡套現活躍風險提示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應加強對持卡人用卡情況的監控,對已經確認存在套現行為的信用卡持卡人,有權採取降低授信額度、止付、將相關信息錄入徵信系統和銀行間已建立的共享欺詐信息庫等措施。信用卡代償的套現風險不得不防。

 個人信息保護面臨挑戰。使用代償平臺存在著洩漏個人信息的風險,在平臺操作中,多要求客戶完成身份驗證、手機認證、信用卡認證、個人信息認證等,手機號、姓名、身份證號碼,信用卡卡號以及信用卡背面的CVV碼(又稱「安全碼」)等均需提供。

一些平臺註冊協議中還有隱藏條款,如:「在不透露單個用戶隱私資料前提下,平臺有權對整個用戶資料庫信息進行分析並對用戶資料庫進行商業上的利用」等。商業平臺掌握如此詳盡的個人信息,一旦發生信息洩露事件,後果將十分嚴重。

③ 利率計算規則不明確、不清晰,且並非所有的代償平臺都省錢。市場化運作的代償平臺在利率計算規則不僅中有故弄玄虛之嫌。同時,依據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監測的數據,代償平臺用戶還款周期為1周至24個月不等,月利率為0.55%-1%,部分收取每月0.1%-0.8%服務費以及2%-3%手續費。按上述費率計算,其實信用卡代償與銀行分期相比並未實惠多少。

3. 我們的建議

①社會公眾量入為出,謹慎選擇信用卡代償服務平臺,最好選擇銀行的分期還款業務,延長還款期限,降低還款壓力。必要時,在明確套現風險的基礎上,請選擇資質較好的平臺,確保個人信息安全與利率計算規則的清晰明確。

②平臺在不違規的基礎上,誠信經營,保障客戶信息安全。借鑑國外的成熟業務邏輯,獲客之後延長業務鏈條,在信用卡體系內繼續挖掘用戶的價值。

③監管層積極探索,結合已有成熟經驗,對該類業務明確定性並制定監管細則。鼓勵國內創業公司與銀行體系推行類似業務公平競爭,競相發展。

(文/崔咪 肖颯)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Affirm:信用卡支付的挑戰者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導讀Affirm成立於2012年,以「提供透明的金融產品,幫助改善人們生活」為使命,是一家致力於挑戰傳統信用卡支付的金融服務企業。消費者可以使用Affirm實現3-36個月的分期小額消費貸款。
  • 美國知名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良好的客戶體驗、大數據分析和較低的理財門檻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個優點之一,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愈演愈熱,很多人逐漸習慣了在網上購買金融產品,線上財富管理需求應運而生。他們專注於用戶投資行為,幫助整合管理客戶自己的所有投資帳戶和養老金帳戶,提供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與收益。與傳統券商相比,他們收費很低,10美金每月,就能為客戶量身制定投資計劃,根據客戶自身年齡、收入、存款、風險接受程度來管理和投資,並且每周自動診斷用戶投資組合,如果發現現有投資收益不佳會及時推薦更好的投資選項。用戶也可以選擇是否要SigFig管理全部或者只是一部分個人帳戶。
  • 銀行業的鐵飯碗將被網際網路金融打破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存款立行,銀行向來喜歡發儲蓄卡,而不喜歡發信用卡。2015年,國內借記卡發卡量為50.9億張,而信用卡發卡量則只有5.3億張,這也是國內徵信缺失的原因之一,銀行專注於做大額貸款,相對忽視了小額市場的需求,這導致,風險集中,一旦出現違約,損失也相當慘重。設備落後,渠道單一。
  • 以色列:低調的金融科技新力量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年來,以色列已經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金融科技行業中心。在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股權融資排行榜中,以色列排名第五,僅次於中國、美國、英國和印度,佔比達到5.1%。從投資總量來看,2019年以色列金融科技創企累計獲得18億美元資金支持,較上年增長超過100%。
  • 金融數位化進階之路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在疫情之前,金融科技創新大多聚焦於C端,而在疫情爆發後,金融科技創新更加重視B端,更加重視以供應鏈、貿易鏈和產業鏈為基礎推進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對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等需求起到了更好的支持作用。全國工商聯會同銀行業協會等推出的「非接觸式貸款」小額援助計劃,吸引了100多家銀行的迅速聚集加入,貸款範圍涵蓋十大行業,預計半年之內可支持全國約1000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恢復生產。
  •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動態解讀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最近有垂直化專注P2P股票配資領域米牛獲風險投資,A輪4980萬人民幣,投資方為華映資本。而華映資本的合伙人-江南憤青,真名陳宇,前輩,正是國內網際網路金融的大神級人物。筆者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細分領域,垂直化,小而美。
  • 未央海外遊學計劃-英國金融科技之旅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開放思想的社會,也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沃土。英國不僅是P2P網貸的發源地,近年來也不斷湧現出眾多優秀的金融科技公司。今年6月,我們將赴英國開啟學習遊覽之旅,探訪當地的優秀企業,走訪這裡的世界一流大學,遊覽這裡的歷史文明沉澱。
  • 信用卡代償是個小市場?為何騰訊也在大舉殺入
    國慶長假前,主打信用卡代償產品的金融科技公司——小贏科技和薩摩耶金融,一個在紐交所正式敲鐘,一個緊隨其後披露了招股書。如果再算上在港上市的維信金科,在信用卡代償這個細分市場中份額佔比前三的公司都在今年齊聚資本市場。
  • 從大數據視角看銀行數位化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圖1:商業銀行大數據應用案例目前,大數據應用已滲透銀行各大業務板塊,既包括公司存貸款、普惠金融、交易銀行業務,也包括個人存貸款、財富管理、信用卡業務4、創新產品應用銀行大數據除了提高經營效率、優化風險管控水平外,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改造傳統銀行產品、創新業務模式和服務流程,也成為銀行突破業務瓶頸、增強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 P2P之死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這是一個縮影,曾經資本熱捧的明星企業,代表著商業模式創新、高盈利預期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監管、風險裡一步步被摧殘,最終資本出逃,走向兌付困難的境地。誰那時狂熱不羈、誰此時一敗塗地?風投和網際網路金融這對歡喜冤家是最好的註腳。
  • 楽天集團宣布進軍歐洲銀行市場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日,日本電商巨頭、金融科技投資機構楽天集團宣布,將在盧森堡分部推出歐洲地區商業銀行服務。初期階段,楽天歐洲銀行將藉助法國PriceMinister的電商平臺提供商業支付、存款和貸款服務,之後計劃將此類銀行服務推廣到整個歐洲地區的金融科技領域。
  • 如何定義一家科技公司?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其實,所有的質疑都可以集中到一個問題上:究竟它是屬「科技」,還是「金融」?說到底,一個核心的命題是:我們如何定義一家科技公司?1. Ben Thompson的5個標準「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科技公司的定義,也有無數種解讀方式。
  • Simple:化繁為簡的數字銀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4年2月,Simple被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以1.17億美元收購,實現了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的資源融合,也推動了Simple業務的國際化進程。【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 金融科技課題組 文:葉子  編輯:謝彬彬 】Part 1 公司概述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6年4月出臺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未經批准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在這裡,債權轉讓仍是籠統的概念。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這份白皮書基於向100多個涉及在線借貸的機構和專家個人提出了諮詢問卷,涵蓋在線借貸平臺(如Lending Club,Prosper, SoFi),投資人,商會,中小企業促進團隊,學術界,以及傳統金融機構等。數據翔實,觀點全面,對研究網絡借貸和網際網路金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下面結合三年來我對國內在線借貸市場的研究以及道口貸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 DeFi價值發現的四要素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幾個月以來,大家都有種感覺,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突然紅火。圍繞著DeFi有各種議論,比如有人說Bitshare、MakeDao是DeFi的先驅;有人說DeFi會和P2P金融一樣,迅速火爆又迅速退出舞臺;也有人說DeFi是新金融的急先鋒,必將徹底改變傳統金融模式。
  • Carta:讓私有公司的股權流動起來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導讀成立於2012年的Carta坐落於美國舊金山灣區,這家金融科技公司通過提供可實時更新追蹤的股權結構表切入股權交易平臺市場,由點到面,走上簡化股權管理之路。公司目標是使在線發行、購買或出售初創企業的股權變得像股票交易一樣簡單,讓更多人享受初創公司股權交易的收益。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以信用卡為代表的傳統電子支付創新,以及金融機構電子錢包的出現,實際上都屬於貨幣的形態和體現發生了變化,但沒有跳出央行信用直接或間接的覆蓋範疇,也沒有帶來新的貨幣創新,更多是貨幣的「形態」轉為電子化。在此意義上看,「電子貨幣」所含範圍極廣,如信用卡、儲蓄卡、借記卡、IC卡、消費卡、電話卡、煤氣卡、電子支票、電子錢包、網絡貨幣、智慧卡等,幾乎包括了所有與資金有關的電子化的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其二,非銀行機構的電子貨幣。
  • 量子計算的金融應用:急不得、慢不得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家如果說在之前的採集社會、遊牧社會和農耕社會,科技還只是發揮工具作用,那在工業社會及以後的現代文明中,科技則雄踞經濟金融舞臺的中央,其作用已然超越於「器」而進階為「道」,不但是生產的推動力量,而且是經濟的組織力量,這在數次科技革命的波浪式推進中也可窺見一斑。
  • 德國數字銀行N26登陸美國市場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目前,N26正專注於海外市場擴展,第一站為美國,而巴西也在其考慮範圍之內。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