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股權融資效率以及成功率,在尋找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資源時,需要精準對接投資人。那麼如何來尋找合適的投資人呢?本文列舉了4個角度可供創業者參考:
尋找相匹配的投資領域和投資需求
融資市場一直是個封閉的市場,個性化程度較高,各個投資機構都有自己的專注的投資行業,比如:網際網路、TMT(科技、媒體和通信)、消費、醫療、科技智造等,也有專門投資傳統行業的,如:先進位造,物流供應鏈等。
企業在尋找投資人時,需要有針對性地去了解與項目所在行業匹配的投資機構,尋找感興趣並且對自身業務模式有了解的投資人。
尋找相匹配的融資輪次和金額大小
在企業實現IPO之前,要經歷數個不同的股權融資階段,一般分為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Pre-IPO輪等不同輪次。企業在各個階段的發展重點不同,對應的融資需求、投資人、基金規模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
種子輪,對應的是項目啟動階段,融資規模較小,金額在十幾萬至百萬元不等。
天使輪,屬於早期項目的融資,金額相較於種子輪會多些,百萬至千萬不等,一般用於團隊組建和日常運營。資本市場上有專門的天使投資機構關注初創期的項目,一些VC、PE的投資階段也會涵蓋項目早期。
A輪關注的是初顯成熟,具有相對完整的商業模式的項目,要求項目已經正式運營一段時間並有了一定數據的支撐。A輪的融資金額根據項目類型不同差異較大,千萬元到億元不等。VC、PE和一些政府母基金都會關注相應領域內的A輪項目。
B輪關注的是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的公司,融資目的通常是出於擴大業務規模或者建立行業壁壘。B輪的融資金額較大,少則1-2億,多則10億。資金來源一般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或者有新的VC、PE加入。
C輪關注的是已經成熟的項目,企業已經建立起行業壁壘並具有頭部優勢。本輪融資除了拓展新業務,也有補全商業閉環、寫好故事準備IPO的打算。C輪融資金額在10億元以上,主要來源於PE,之前的VC也會選擇跟投。
尋找相匹配的投資人的類型
投資人通常被分為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兩者有明顯的不同。財務投資者是為了謀求短期、直接資本回報或高風險下的資本增值,一般持有較少股份,不參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僅在財務、資本運作方面提供建議,以上市、掛牌、回購、股份轉讓等方式擇機退出。戰略投資者是與被投資者的產業背景關聯較為緊密,致力於長期投資合作並積極參與被投資者的公司治理,納入投資者整體戰略規劃,謀求可持續發展,一般持股比例相對較高,中長期穩定持有股份。
創業者們需要結合企業需求選擇匹配的投資機構。一般來說,大多數早期創業的企業家需要的是企業家投資人,而不是專業投資人。因為企業家投資人都是經歷過企業初創、成長、發展等階段的人,他們對於企業發展、團隊管理、項目運營等環節往往有著自己獨到的模式和見解,這是專業投資人所不能媲美的。但是當企業進入快速擴張期和成熟期,需要大量資金來擴張市場、團隊和建立行業壁壘時,就會接受擁有更強資本的大機構了。
了解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實力
目前國內有超過1.4萬家PE/VC投資機構,但實力參差不齊。評判投資人的實力,需要結合股權投資機構業務的「募投管退」全流程來進行判斷,即:募集、投資、管理、退出。
募集主要是看股權投資基金的募集能力,是後續環節的基礎。現有的PE/VC投資機構中募資超過5億元的有164家,超過10億元的有94家。
投資主要看投資機構的投資規模和過往投資項目,了解其投資偏好,2017年投資金額在5億元以上的有95家,超過20億元的有18家,超過100億的有6家,分別是阿里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軟銀中國資本、招商銀行、融創中國和紅杉資本中國。
管理是投後管理,投資機構對被投企業的戰略規劃支持、企業治理結構完善、後續融資支持、資本市場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管理事項。
退出是股權投資退出方式,常見的有上市或掛牌、股東回購或者是對外轉讓股份、併購以及清算3種退出方式,上市或掛牌是投資機構和被投企業最喜聞樂見的退出方式。
梧桐e路作為前海股交控股旗下中早期股權融資輔導平臺,利用自建創投大數據信息系統和專業化投行團隊,專注為創業企業提供高效的投行服務和金融類綜合諮詢服務。公司主營業務有:股權投資基金和財務顧問業務。專注企業服務,物流&供應鏈,科技&智造和醫療健康等行業。2020年已完成交易項目:代碼星球,梧桐數據,微藍智能,啟玄科技,i黑密等。如果您有財務顧問服務或專項諮詢方面的需求,歡迎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