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開篇對「分工」的定義,奠定了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經濟學的基石。
如同一些美國知名學者所言,如果說美國的發展是一個奇蹟,那麼奇蹟的源泉之一就是這部著作。
對自由市場的追求,讓美國在形成全球大市場、國際大分工的歷史進程中脫穎而出;對公平競爭的堅持,向來是美國引以為傲的價值坐標。
但時至今日,美國的一些政客似乎早已忘記了自己的來路,或者明明知道何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正途,卻為一己之私利不顧一切要擋住別人的路。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正在被華盛頓那雙「霸道的手」束縛。
亞當·斯密用制釘工人論證分工的意義,但在美國的一些政客那裡,手握著錘子就看著什麼都是釘子。
美方情報官員頻頻炒作一些莫須有的在華經營風險,美國政府部門以「國家安全」名義對中國企業圍追堵截,甚至四處對盟友施壓企圖限制中國企業……開放自由理念不再,公平競爭價值不存,美方一些政客的種種異動,徹頭徹尾毀掉了自詡的「公平競爭捍衛者」形象。甚至連一些美國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相關推薦
人民日報批茅臺說了什麼?貴州茅臺(600519.SH)大跌7.9%
人民日報發文《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貴州茅臺股價大跌
吳尊友:秋冬疫情防控三大策略:圍堵策略、檢測策略、疫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