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這張照片是很眼熟?
是不是覺得在很多電視劇裡都看到過他但就是想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
他是《一腳定江山》裡憨厚可愛的張俊,是《梧桐雨》裡的身世悽慘的腹黑少爺謝家樹,是《阮玲玉》女主角阮玲玉的初戀張達民,還是《徽娘宛心》裡善良豁達的吳慧祥,更是《還君明珠》裡一片痴心的林志文以及《春去春又回》命途多舛的張來福……當年,李宗翰不僅是是和任泉、陸毅、李亞鵬齊名的內地「四大小生」,還被觀眾親封為「民國第一小生」。
但可能因為他合作了太多的港臺演員,很多觀眾一直以為他也不是內地的演員。對此李宗翰還特意發文解釋過這件事:「我不是港臺演員,找我拍戲不需要報批的。」
其實李宗翰的祖上是姓「愛新覺羅」的正黃旗皇室後裔,後來因為家道中落,所以改入了梨園行。李宗翰的爺爺、姥姥、姥爺都是梨園弟子,他的父親是裘派戲曲演員,母親是程派戲曲演員。李宗翰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對戲曲十分感興趣。李宗翰第一次登臺演出時,只是個六歲的小孩子,但他卻絲毫不怯場。9歲那年,李宗翰演了李法曾版《諸葛亮》裡的諸葛瞻,一場靈堂哭戲讓在場的所有大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12歲那年,李宗翰就以專業課第一名的好成績考進中央戲曲學院少兒班,和袁泉成了同學。
但是當時的學習環境實在是太艱苦了,而且每天4點鐘就要起床練功。兩個月後,李宗翰實在是受不了了,就偷偷跑回了家。十三歲那年,李宗翰又成功地考入了北京舞蹈學院,這次他沒有半途而廢。經過了四年時間的學習,畢業後的李宗翰被分配到了廣州芭蕾舞團。雖然當時每月能拿5000塊的高薪,但是李宗翰是個有藝術追求的人。他發現,舞團裡是一個十分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他的資歷太淺,所以不管他這麼努力都只能做一個伴舞。
後來,李宗翰在座火車時被同車廂的珠影廠副導演看中,於是他開始做起了兼職演員。在拍攝電視劇《香港的故事》時,李宗翰認識了在劇中飾演自己初戀女友的小陶虹,在小陶虹的勸說下,李宗翰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再後來,他就與李冰冰、吳倩蓮、董潔、潘虹、劉曉慶等知名女演員做搭檔,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民國第一小生」。不過現在的李宗翰已經很少接民國戲了,一來是他不想被定型,想要擴寬自己的戲路。二來,是他沒有遇到過合適的劇本。
李宗翰在2011版《水滸》裡飾演了「智多星」吳用。被觀眾稱為「史上最帥」的一版吳用。
2016年,李宗翰在自己的轉型之作《謎砂》裡飾演了緝毒隊隊長齊雁南。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李宗翰特意把自己曬得很黑,還把自己吃胖了很多,而且在整個拍攝過程中,他一次妝也沒化過,為的就是把這個「糙漢子」的形象演繹得更加真實。
後來,李宗翰的父親身患重病,為了能夠更好地陪伴父親和照顧父親,李宗翰只接3天以內能殺青的戲。其實這對一個需要靠曝光量來維持熱度的演員來講,是非常不利的。但李宗翰表示:「我可以為了家庭放棄事業。」李父去世後,李宗翰在接戲這件事上依然十分的佛系,他每年只接一兩部戲,多一部都不接。因為他覺得這樣對保持演戲的熱情比較有幫助。李宗翰說:「其實他對這個行業已經沒什麼熱愛了,僅僅只是熱愛演員這個職業。」
李宗翰不僅在影視劇方面戰績頗豐,在話劇上他也取得過十分優秀的成績。2008年,他憑藉話劇《紅與黑》中的於連一角,成功拿下了當年的白玉蘭戲劇獎表演藝術主角獎。
自打出道以來,李宗翰就是個十分低調的人,從來沒有出過亂七八糟的緋聞。他身上唯一的黑點大概就是他太敬業了,他拍戲從不遲到,也幾乎不用替身,臺詞方面更是從不敷衍。
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也拿這套標準要求跟他對戲的女演員們。
「如果對手女演員戴著美瞳,他會覺得是跟一堵牆對戲,沒有一點兒神採。拍抗戰戲,女演員戴著厚厚的假睫毛,他直接就問是不是在演《西遊記》的盤絲洞。」
長此以往,李宗翰就成為了圈裡出名的「難搞對象」,一次跟他演對手戲的演員因為太緊張,拍了二十多條都沒過」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你喜歡這個敬業的李宗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