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是哪兒來的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地球上的水是哪兒來的

2018-03-20 17:13  來源: 解放日報

 

水是生命之源。本周四,我們將迎來「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保護綠水青山)。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近兩年,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又有新發現……

 

彗星撞、太陽風吹還是自帶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說」和「自源說」。

所謂「外源說」,顧名思義,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地球外部。而外來水源的候選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

被譽為「髒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際塵埃,彗星撞擊地球會帶來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為隕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可達10%以上。正因如此,一些科學家認為,正是彗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體撞擊地球時,將其中冰封的水資源帶入了地球環境中。

然而,研究發現,大多數彗星水的化學成分與地球水並不匹配。此外,地幔中的同位素水平和隕石中的同位素水平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科學家據此表示,這證明,如果水確實是由彗星或小行星帶到地球上的,則其來到地球上的時間並不是地球的形成期,而是地球演化到形成地殼和地幔之後的時期。但並不排除另一種情況,即水最開始其實是星際塵埃的組成部分,而地球正是由星際塵埃所組成的。

外來水源的另一個候選者是太陽風。

太陽風是指從太陽日冕向行星際空間輻射的連續的等離子體粒子流,是典型的電離原子,由大約90%的質子(氫核)、7%的α粒子(氦核)和極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組成。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太陽風的傑作。

首先提出這一觀點的科學家是託維利,他認為,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地球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噸這種「宇宙水」。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氫與氚含量之比為6700:1,這與太陽表面的氫氚比十分接近。因此託維利認為,這可以充分說明地球水來自太陽風。但太陽風在地球45億年生命史中,也不過形成了67.5億噸水,與現今地球表面的水貯量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與「外源說」相對的是「自源說」,「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氣體和塵埃經過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凝聚後的這些星子繼續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後進一步增大生長,形成原始地球。

地球起源時,形成地球的物質裡面就含有水。在地球形成時溫度很高,水或在高壓下存在於地殼、地幔中,或以氣態存在於地球大氣中。後來隨著溫度的降低,地球大氣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巖漿中的水也隨著火山爆發和地質活動不斷釋放到大氣、降落到地表。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地球形成的最初階段,其內部曾包含有非常豐富的氫元素,它們後來與地幔中的氧發生了反應並最終形成了水。

 

你喝的水可能比太陽還古老

 

 

關於地球水的來源,地球科學家認為來源於地球自身演化過程中的巖漿水等,天文學家更傾向於是彗星等撞擊地球帶來的水。目前,兩種觀點誰也沒能說服誰。近兩年一些有趣的發現更是激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比如,你日常喝的水也許比太陽還要古老……

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天文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存在地球、隕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約46億歲的太陽系還「老」。這意味著現存於太陽系中的水,有部分來自於太陽系形成前的星際介質。

參與研究的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生克裡夫斯表示:「太陽系誕生初期的環境條件並不適合水分子的合成。而在這種情況下,水就只可能來自於富含化學元素的外部星雲。引人矚目的是,這些水成功地在太陽系誕生的過程中倖存了下來。」

為了探明水的「年齡」,研究人員決定從氫的同位素「氘」身上入手。氘,舊稱「重氫」,常用於熱核反應,在能源領域具有良好的前景,它們通常微量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水中,並且很難自然形成。

研究人員構建了專門的計算機模型,比對了彗星、行星、隕石及地球海洋水中氘的豐度。結果發現,這些樣本的比率均高於正常情況下太陽系中氘的比率,也就意味著多出來的氘可能並不來源於太陽系。超出比率的氘可能來自氘豐度(相對含量)更高的寒冷星際空間,比太陽系更加「年長」。

但並不是說我們周圍的水都是太陽系的「長輩」,真正早於太陽系形成的水在其中的比例目前並不明確,不過其數量可能很可觀。

這一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每天可能在喝著來自遙遠星際空間的水,還意味著宇宙中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太陽系的系統,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這將有助於人類對行星系統的研究,人們或許將有更大機會找到另一個孕育生命的「地球」。

 

地球水的「第四種形態」

 

其實,絕大多數地球上的水並不是以我們所熟知的冰、水、氣3種形式存在。水還有另外一種存在形式,這種形式異乎尋常——那就是封存在巖石中的水。

可以說,這些巖石像一個巨大的水庫,它的含水量至少與地球上所有河流、海洋和冰川中的水量加起來一樣多,或許還是海洋水量的4倍、6倍甚至10倍,但它們一直被深埋在我們腳下410千米處。

這種奇特的「第四種形態」的水,還可能隱匿在你家的廚房中。如果你家廚房的綠石灶臺是用蛇紋石做成的,假設這塊蛇紋石的灶臺面板重約90千克,在這塊石頭中,就有約10千克水,即石頭中可能融入了10升水。但是,這種融合併不像把雞蛋攪在稀麵糊中那樣,而是水融進礦石的每個分子中,即裹在構成蛇紋石的鎂、矽和氧原子的點陣結構中。幾乎地下410千米深處的礦石大都以這樣的方式融進了水——在410千米厚的巖石疊加在一起所產生的重力,以及約1093.33攝氏度高溫加熱的共同作用下,一個氫原子會離開水分子,留下一個羥基,而這個氫原子會融入礦石分子。科學家把這種融入水的礦石稱為「水合礦物質」,即「水巖」。

可以這樣形象地解釋: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某種礦石的確將水吸入其分子結構中,就像海綿吸水一樣。而水分子進入礦石就會分解,分解為一個氫原子和一個羥基。所以礦石中絕對有水。

而且科學家至少從三方面得出了結論:水巖確實比沒有水合狀態時更柔韌,更易變形;科學家能用紅外線分光鏡測量出礦石分子結構中的水分子;最重要的是,當礦石承受的壓力和溫度以適當的方式被去除時,氫原子和羥基就會從礦石中脫離,以水的形式從礦石中流出。

科學家認為,這種水巖遍布地下400-650千米的深處,厚達240千米,比地球表面的水層還要厚。即使這種礦石的含水量只有1%,其水量也很大,相當於地球海洋水量的幾倍。

(本文綜合自《科技日報》《中國氣象報》等)

 

作者: 雷冊淵   [責任編輯: 童植]

相關焦點

  • 一分鐘告訴你,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關於地球水的來源有許多各不相同的認識,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於科學家們收集更多的客觀證據,以揭開這個謎。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近日,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問題又有新發現。
  • 地球上的水是哪裡來的?
    昨天講了太陽系眾多天體中只有地球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自身具備「金鎖鏈條件」——充足的液態水、適宜的溫度和比較厚的大氣層。那麼,地球上的水是哪裡來的呢?有小朋友可能會說:「地球上的水是天上掉下來的」。那「天上的水」又是哪裡來的呢?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源源不斷?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大海,湖泊,河流,這些水域面積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0%之多。水是人類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在地球演化過程中,水起到了化學反應劑和潤滑劑的作用,直接促進了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形成時間,決定了地球演化的方向和生命起源的時間。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了不起的自然氣象#地球的水到底在哪?地球是八大行星當中,唯一一個表面有大量液態水的行星,但實際上地球的水儲量並不算豐富,即便如此水佔地球表面也差不多達到了71%左右。那麼,這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的儲量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地球表面的水只佔據地球總水量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這些水絕大多數都在地幔當中,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這就要從水的起源說起。
  • 地球上的水會用完嗎?地球的水還能用多少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很多資源都是有限的,比如說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都是地球後天形成的,一共就有那麼多,用完了就沒了,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有一天這些東西用沒了,人類就沒有資源可用,人類社會就會回歸原始時代,那麼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也有用完的一天,要知道水可是生命之源,要是沒水了,別說是人類了
  •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水,唯獨地球才有海洋?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時,是一片混亂。起初,地球根本沒有水,因為整個表面在地形、巖石和土壤上基本上像火星。水是生命的起點。因為地球開始時沒有水,這也表明地球開始時沒有生命。地球有了水之後,生命出現了。它剛剛出現。
  • 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這個行星是地球的搬運工,網友:真神奇!
    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這個行星是地球的搬運工,網友:真神奇!我們現在都知道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而在地球上有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足以證明水對我們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重要,我們的人體也是需要水分的,可見水對我們多麼重要,但是問題就來了地球上的水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地球在剛剛誕生的時候,星球上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元素,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
  • 人類對水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減少?
    在地球上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體內70%的物質都是由水組成的,由此可見,水對生命有多麼的重要。根據科學家研究,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出現了大量的水存在,那麼這些水到底是從哪來的?對於這樣的問題,科學家直至現在都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科學家一致認為地球存在水資源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來自太空,一種是來自地球的本身。
  • 小科普:你知道地球上的水(海水及淡水)是從哪裡來的嗎?
    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不同,地球表面70%被液態水覆蓋。雖然水對生命是有用,但它的出現是很奇怪的。如果我們對其它行星形成的方式和時間有所了解,那麼你一定會覺得地球的表面應該是乾燥的才對。有人提出: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冰凍水形式的,冰凍水附著在我們星球的周圍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水。答:早期的太陽系內部對於冷凍水來說太熱了,任何水蒸氣都會被太陽風暴吹走。
  • 童話世界裡的冰雪王國哪兒去了?地球變暖,那是它的眼淚
    地球變暖,那是它無奈的眼淚。在雪地裡狂奔,即使摔個大馬趴,你樂得合不攏嘴,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或是站在一片空白雪地上,突然躺下,再慢慢起來,盯著自己雪中的影子更是開心得要命,在雪地裡可不止這些,能玩出很多花樣呢!
  • 磁鐵為什麼有吸力,地球為什麼有磁場,它們的能量從哪兒來?
    磁鐵是我們常見的東西,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就利用磁鐵製成的,大家都知道,磁鐵對鐵有吸引力,這是為什麼呢,它的能量是從哪兒來?這要從微觀世界說起,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任何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核外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動,於是產生了磁矩,所以單個原子是有磁性的,因此,萬物都是有磁性的,只不過一般物質的原子排列雜亂無章,磁性相互抵消,所以其外在的表現沒有磁性。
  • 地球上的水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其來源讓人意想不到
    水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樣東西,現在已知的生命形式幾乎都要依賴水,對在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水就是生命之源。而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美麗的蔚藍色星球,海洋佔了這顆星球表面積的71%。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地球上的水是怎樣來的呢?按照大家對宇宙中其他星球的認知,可能會覺得宇宙中像地球這樣充滿水的行星很少,所有地球上的水應該是自己產生的。
  • 地球水的演變歷史
    這表明陸盆上的地勢有高有低,在加裡東造山運動之前(4.4億年前),四川平原的地勢就比美國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區的地勢高出5000米。而海盆的平均水深要大於陸盆約2000米。所以,39億年前,海水的深度大約在7000米和14000米之間,海水的平均水深大約為1萬米。我們就用1萬米的平均水深來估算地球水的總量。
  • 地球上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蛇紋石告訴你,水正在向太空逃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中學課本就已經告訴我們,地球上的水會通過水汽循環重複利用,它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水會越來越少的話,那讓生命情何以堪?但事實上可能與各位想像有些許出入,下面來簡單了解下。
  • 地球上的液態水從哪裡而來?有一天會不會用完?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很多年。雖然這與地球的年齡相比不值得一提,但人類沒有必要與地球相比。當人們想到這一點時,他們會記得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不幸的是,它們仍然沒有產生文明,最終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然而,人類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地球存在的宇宙只有500萬年左右。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彗星的冰又是如何產生的?
    彗星與柯伊伯帶一種成熟的理論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太陽系外圍眾多的彗星,它們在與早期地球撞擊的過程中將攜帶的大量水留在了這裡。我們肉眼所見的所有彗星都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旅程,它們從距離地球60多億公裡外的柯伊伯帶出發,有些甚至來自更遙遠與寒冷的奧爾特雲,沿著橢圓形軌道來到太陽附近,然後再次回到寒冷的太陽系外圍,如此往復,直到墜落到太陽上,或者與途中的某顆行星相撞而滅亡。舒梅克列維9號彗星就是在運行的過程中被木星吸引、被強大的潮汐力撕成碎片,然後墜落到木星上的。
  • 地球上的水一天天增多還是減少?科學計算:地球每秒損失3千克的氫!
    眾所周知,地球是個「水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之水哪裡來卻始終沒有定論。不過在網上有個簡單而有趣的問題:地球的總水量是保持一直不變的嗎?相比100萬年前,地球的總水量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保持不變。
  • 地球上的水一天天增多還是減少?科學計算:地球每秒損失3千克氫
    眾所周知,地球是個「水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之水哪裡來卻始終沒有定論。不過在網上有個簡單而有趣的問題:地球的總水量是保持一直不變的嗎?相比100萬年前,地球的總水量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保持不變。
  • 人是從哪兒來的?宣化上人:光音天
    這世界上各大宗教,包括各個民族的神話,都說人是神造的。只有佛教說人不是神造的,那不是神造的,是從哪兒來的呢?這個在佛理上講得通嗎?上人答:人是從光音天來的,這個來源不只七億兆年,恐怕七億億兆年以前就有這種情形。光音天的天人來到人間,並非怎麼完整,而是已失去智慧。為什麼?就等於我們人投胎另去託生一樣。當初這世界沒有人類,未開化,混沌一片,如雞蛋似的。天人好像蒼蠅飛到這世界來,以為有什麼好吃。從光音天到地球來,恐怕也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到達。
  • 專家:地球的水來自彗星撞擊 每分鐘新增兩千噸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  核心提示  近期,美國研究人員對阿波羅11號、16號和17號飛船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其中所含有的氫氧基中的氫原子,其同位素比例等特徵與太陽風中的氫原子相似,並據此推斷,月球上的水可能部分來自太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