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生育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1歲嬰兒的家庭每個月提供30萬韓元(約1800元RMB)的育兒補貼,並且在2025年逐步上調到50萬韓元。此外,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而對於中國,我們已經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了,就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還放開了二胎政策,現在還有專家建議開放三胎。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解決老齡化的問題,世界各國也都在千方百計地鼓勵著多生育。但是,這真地就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最佳方式嗎,難道不覺得這世界上的人口已經飽和了嗎?
來看一組數據
截止至2020年12月,世界人口總數已經達到76億。
根據韓國人口保健福祉協會發布的2020年韓國總和生育率預計為1.1,遠低於全球平均值2.4,在198個國家和地區中處於最低水平。
也就是說,韓國如果要維持目前的人口總數,韓國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
但是,我們國家就不同了,2020年的人口普查初級統計出,中國人口為13億7千萬,如果再放開三胎政策,可想而知那將是多少人口,哪怕增加一點點,我都覺得到處是人。
韓國的生育率為何如此低呢?
很多年輕人覺得結婚和生育已經不是人生的必要選擇,且超過三成的韓國人覺得結婚後沒必要生孩子,因為韓國的育兒成本過高、育兒設施不足、女性生育後在職場受到不平等待遇等,使得很多的已婚家庭在生育和養育孩子問題上面臨困難。
來看一下網友們是如何看到補助生育
網友1:政府只不過是補貼0-1歲嬰兒家庭,孩子後續上幼兒園才是高支出。
網友2:韓國重男輕女那麼嚴重,女人不愛生孩子很正常,現在女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養活自己。
網友3:韓國年輕人有文化,想糊弄他們生孩子沒這麼容易。
網友4:生一個孩子,女性就要耽誤工作;生兩個孩子,女性基本失業。如果這時候離婚,對於女人來說就沒有退路了,所以生孩子還不如工作好。
網友5: 社會越富裕,女性經濟獨立人數就越多,生育率就越低,這是常識,補貼再多也沒用。
其實,從理論上來講,人口越多確實是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但實際情況是剛好相反的,受益於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已經家駒明顯,給現在的資源帶來巨大壓力。然後,為維持老齡化所帶來的成本,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就越來越高,通常一對夫妻面臨養育2對父母、1雙兒女,甚至還有爺爺輩的要贍養。
大家也察覺到了,現在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但壓力卻只增無減,隨著生活成本的提高,掙得再多都不夠消耗的,未婚的為房子、彩禮發愁;已婚的為更好的生活發愁;家裡有孩子的更為孩子的教育和長遠發愁,這一切都取決於經濟基礎。
雖然現在我國的生育率也有所下降,但總體還是增加不少,特別是二胎政策放開後,身邊大部分的人都已經生有二胎或者三胎了。如果單從數據上看鼓勵生育有必要,但我們到學校周邊、火車站、商場去看看,你就會感受到,人真的太多了。
所以,想體驗做父母的感覺,生一個孩子足夠,那些二胎、三胎的事情就讓給家裡有皇位繼承的家庭吧。